甲流的中医治疗方案
甲流的中医治疗方案
2009年11月06日 星期五 21:29
重庆商报公布的重庆市中心编印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与控制技术>>中的治疗甲流的药方,希望对大家有用,也希望能消除大家对HINI的恐惧心理。 1、病名 热毒壅肺为危重症辩证治疗方案主症: 高热,咳嗽咯痰,痰黄,喘促气短或心发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舌脉: 舌质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治法: 清热泻肺,解毒散瘀基本药方: 灸麻黄10g 生石膏(先煎)30g 杏仁10g 知母10g 鱼腥草15g 葶苈子10g 金荞麦10g 黄芩10g 浙贝母10g 生大黄 10g 丹皮10g 青蒿15g煎服法: 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以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200毫升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抽搐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腹胀便结加枳实,元明粉常用中成药: 喜炎平,痰热清,清开灵注射液.
2、病名:气营两燔为危重症辩证治疗方案主症: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咳嗽或咯血,胸闷憋气气短舌脉: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治法:清气凉血基本药方:水牛角30g 生地15g 赤芍10g 银花 15g 丹参12g 连翘15g 麦冬10g 竹叶6g 瓜蒌30g 生石膏(先煎)30g 桅子12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以日服2剂,每6小时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便秘加大黄,高热肢体抽搐加羚羊角粉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血必净,醒脑静注射液等3、病名: 甲流初起(风热犯卫)主症: 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回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基本药方: 银花15g 连翘15g桑叶10g 杭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 煎服法 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以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200毫升加减: 舌厚腻加广霍香,佩兰,咳嗽重加杏仁,楷杷叶,腹泻加川黄莲,广木香,咽重加锦灯笼.常用中成药: 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莲口服制剂,霍香正气,葛根芩连类 4、甲流初起(热毒袭肺)病名: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基本药方:炙麻黄3g 杏仁10g 生甘草10 g 生石膏(先煎)30g 知母10g 浙贝母10 g 桔梗15 g黄芩15 g 柴胡15 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以日服2剂,每6小时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便秘加生大黄,持续高热加青蒿,丹皮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北京中医局公布儿童防甲流中医治疗方儿童清感2号方的组成和使用说明
药物组成:炙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先下)15克、知母6克、金银花10克、牛蒡子6克、浙贝母6克、黄芩9克、芦根15克、青蒿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口服。每剂水煎200毫升,每次口服100毫升。病情重者每日两付,每6小时一次。学龄前儿童减半。
煎服法:将药材先行浸泡30分钟,加水量以浸过药面3至4厘米。先煎石膏15分钟,纳入先行浸泡好的药材,共同煎煮20分钟后,再放入青蒿共煎10分钟后,过滤取汁,待稍冷后口服。所谓甲流,据世卫的资料即“甲型H1N1”流感,最先称为猪流感,由几种猪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4%)。后因菌株的变异,由猪及人的交叉传染,再由人与人之间的传染,遂成今日之势。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惫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世卫)。
从世卫宣布的资料,类似中医的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疫疠等症候,外感症候与疫疠最大的区别在于发热能否汗解,不管外感风热、外感风寒,如用发汗之剂即能解热,而疫疠则用发表之剂也不能解热,我没治疗过甲流,未知能否汗解,故暂将甲流列入中医的疫疠与外感风寒与风热之范畴。
下面我们就从疫疠的辩证施治来进行论证:
疫疠,又名瘟疫。是由感染疫疠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疠者,恶疾也,疫者,民皆病也。这是指疫疠的发病特点。瘟疫者,发病急,病情重,有较强的传染性,其病毒性质偏于温热者,是为温毒,发病即为温疫;其病毒性质偏于严寒者,发病即为寒疫。《诸病候源论。疫疠病诸候》:“其病与时气温热相博,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不明,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少长,率皆相似”。《老子》说:“凶年之后,必有瘟疫”。
疫疠非外感表邪,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68.甲流.冠状病毒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