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方证对应角度剖析葛根汤治杂病思路

 了然3z5ctoaa2w 2023-03-06 发布于广西
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中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方证学者,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
       葛根汤是熟悉《伤寒论》的同道再熟悉不过的方子了,但初学者往往认为此方用于治疗发热、恶寒、无汗、项背强痛这样的病症,在治疗内伤杂病时往往不会有意识地去运用本方,这是刚开始都会出现的问题,笔者想通过一则案例说明剖析。
       一位中年女性来诊,主诉自己贫血多年,血红蛋白非常低,面色自然也不太好,头晕头痛,多年来吃了不知道多少补气血的药物,疗效甚微。刻下见:头痛头晕,平时比较怕冷,颈部肩膀部不舒服,不怎么容易出汗,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而有力。处方:
       葛根8g、桂枝15g、白芍20g、葛根30g、川芎20g、甘草15g大枣3枚
        7剂后,头晕头痛消失了,14付后面色变得红润,贫血消失。
        为什么葛根汤可以治疗贫血?这是门外汉才会研究的问题,我们经方医生脑海里要清醒的意识到,因为患者身上出现怕冷、无汗、项背不适、脉浮有力的葛根汤证,所以才会用葛根汤,至于他具体是是什么病,在方证非常明确的前提下,可以暂时不去处理。娄绍昆讲的“经方可以治万病”就是应用了这个原理,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也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就是方证对应,用了某张处方后,虽然解决了本方对应的症状,但主诉并未解决,就比如此案可能也会用了葛根汤,虽然怕冷、无汗、项背不适改善,但贫血和头晕还是无变化,这时候就不能偏执于“方证对应治万病”的思路了,要及时运用辨病论治或者别的治则,这才是对患家最大的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