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山美社:西方“丧尸片”的意象浅析

 空山茶话 2023-03-06 发布于河北

美国的“丧尸片”源于一部经典恐怖游戏——《生化危机》系列,其中前两部《Resident Evil》跟《BIOHAZARD 2》最为经典。抛开主角与故事线不谈,其中经常出其不意窜出来吓人的“丧尸”给玩家留下了梦魇般的深刻印象!很久以前我还为《生化危机》游戏里的情节、角色进行过意象解读,而鉴于画面过于R级不适宜饮茶时欣赏就不上图了。

游戏的确精彩,当年专挑半夜玩儿,真真儿的游戏两小时噩梦一整宿!尤其是游戏里频频出现的开门音效,待老妈真打开门时的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这还不是主要的,要知道在此之后便出现了“丧尸”题材的游戏、影片大爆发,甚至连少儿益智类游戏都开始蹭起了“丧尸”的热度,——《植物大战僵尸

也不要认为“丧尸片”只在美国有,日本、韩国、欧洲也都紧随其后。这里先解释一下为啥是“丧尸”而不是“僵尸”,两者有啥区别?

港台爱拍“僵尸片”,简单说就是“诈尸”。而“丧尸”则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类似于僵尸的行为状态,以抓咬传染病毒,身体甚至残体都具有行动能力,它们可能还活着也可能已经死亡。

感觉“丧尸”恐怖,但何以恐怖呢?是腐烂残破、露骨扭曲的肢体,还是阴森痛苦的哀嚎,或是啃噬的危险?都对,但都不准确。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来自地狱于是也就明白了西方人“丧尸的迷恋与恐惧本质是就是对“地狱”的迷恋与恐惧。但此前“地狱”题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数,比如来自地狱的“吸血鬼”(丧尸啃噬行为的原型就来自吸血鬼),但都没有“丧尸”接受度这么高。那是因为加入了“病毒感染”这一设定使丧尸的出现要比“地狱使者的出现在逻辑上更可信,也更具科技感(了不起的编剧)。而其底色还是宗教性

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解释“丧尸”为何能够成为一种类型片,似乎所有人都默认了丧尸是未来末日的一种可能,——对了,末日主义在当代西方很流行。

回想游戏《生化 1》里更多是孤独地体验恐怖,而《生化 2》发展为杀戮、刺激、恐怖,再到根据游戏改编的电影《生化危机》系列也不过是些迎合“丧粉”的商业爽片,除了秀一秀造型特效外,没啥可说的。但之后也不乏优秀作品,如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以及游戏《最后生还者》,都是以丧尸爆为故事背景。其中甚至发展出被感染者都有了思想。这是什么含义?——准备与地狱来者共存、和解么?

除了丧尸之外,类似的恐怖设定还有机器人、人造人、人工智能,而大部分作品只是借其来营造一种末世、孤独、悲观、绝望的基调,再于其上搭建一些作者的经历与思考,——这是主流。

知道,主流影片就是在反映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禁要问一句,——西方这是怎么了?

你若掺进些宗教思想,讲个受难、救赎、末世啥的倒还能理解,一个自我定位“世界警察”的国家怎么会有这么灰色的主流价值观呢?

莫非发生了些什么,改变了些什么?

世界形势分析我就不做了,但能从近几年的美国影视作品中看到些端倪,孤独绝望的气氛弥漫。你可以试想,身边各个角落尽是些随时可能出现的恶意与危险,那你会得出怎样的一个判断?——人间不值得。也不知这是对宇宙、世界、生命更深的体悟结果,还是潜意识层面的彻底绝望。总之看到那些影视工作者在费尽心力、精雕细刻制作出这样一些影片后,能看出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创作,但我的心挺疼的。

另外,要知道最初《生化危机》系列可是日本CAPCOM游戏公司出品,其中那些恐怖的BGM音乐都是出自日本作曲家,——日本可是有着悠久的恐怖文化。也不知是谁给谁种下了怎样的种子,结出了这样的果实……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相    关    链    接
空山物语:认真做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