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我们活在虚拟世界.....

 大科技杂志社 2023-03-06 发布于海南

      课本?把它们统统扔掉,在这个世界,没有人靠它们学习。上班?戴上头盔就行,在这个时代,不需要走出家门。

  学历史太无聊,让时间倒流两千年,亲自当一回西汉的将军;枪战玩累了,穿过一扇门,在海面上睡个午觉;从地球飘到天王星,只需挥动一下手臂。这些事情在现实里不可能发生,但在虚拟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2023年,VR(虚拟现实)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有人预测,未来人类将打造逼真的虚拟世界。到那时,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虚幻的森林课堂

  鸟鸣回荡在森林里,树叶窸窣作响,一只鹿抬起头,警惕随时可能蹦出的捕食者。你和同学们就站在它面前,但它毫无察觉,转转耳朵就继续喝水,栗色的毛在晨光下清晰可见。

  “白尾鹿是美洲分布最广的野生有蹄类动物,特殊的多腔胃使它们能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杂草、嫩枝、水果等,甚至还有鸟类和田鼠……”AI(人工智能)老师边走边说,大家认真观察,也有人开小差,蹲在树脚看鲜艳的蘑菇。

  “同学们,今天的自然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老师、同学、动物与花草树木变成了蓝色光点,消失得无影无踪。

  “您已连续在线活动超过三小时。请尽快休息,补充水分与食物。”柔和的电子声响起,你摘下头盔,将意识拉回自己的房间里。别说去森林了,你和同学们甚至没在现实里碰过面,刚才的一切都是虚拟影像。

  进入元宇宙

  未来,由于普及了高度发达的VR技术,人类的生活被彻底地改变,人们几乎不需要出门就能实现包括学习、工作、购物、社交、娱乐在内的各种需求,于是,许多人选择在虚拟世界享受人生。这种包罗万象的虚拟世界被称为“元宇宙”。

  学校消失了

  闹钟响起,你该去上学了。距离上课还有5分钟,你慢悠悠地从沙发上爬起来,一点都不急——抵达教室只需要30秒,因为你上的是虚拟学校。戴上VR头盔,登陆学生账号,9点一到,AI老师准时闪现,几颗巨大的圆球取代了教室墙壁,在星空里缓缓转动。

  “同学们,今天这节物理课我将带大家认识太阳系。”

  目前的网课大多是老师讲或文字演示,枯燥乏味、很难让人集中注意力。在未来的虚拟学校,你可以进入森林、沙漠甚至外星球等虚拟环境学习,又或在虚拟实验室里捣鼓各种器械和化学试剂;医学院的学生可以在模拟手术中练习给病人开刀;飞行学员则能在模拟程序里练习驾驶客机、战斗机……

  远程海底大扫除

  课程到周五上午就结束了,下午你们有个特别的作业要做,那就是前往深海清扫垃圾。

  人类曾经生产、丢弃了大量的塑料制品,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至今仍在伤害海洋生物。科学家设计出了可在海底活动的清洁机器人,通过VR设备,你可以看到机器人摄像头实时传输的图像,远程操控机器人捡拾垃圾。

  这份作业的主要贡献并非清理垃圾,而是让学生学到人与自然的知识,同时让机器人更加聪明。机器人的AI程序目前还不太能分清哪些是垃圾,哪些是普通的泥沙或生物,而在你接管控制时,AI会向你学习,最终实现机器人全天自动清洁。

  选择你的化身

  上课时,学生们会穿“校服”,那是自动生成的虚拟形象,与他们的真实样貌相同;而到了游戏区,人人都会换上“化身”,或者说“皮肤”。

比目前游戏中的皮肤更酷的是,虚拟世界中化身可以高度模仿你身体的动作,练家子们可以在虚拟擂台上凭真实的手脚功夫一较高下,普通人也可以安全地与人对打;挂在脖子上的表情捕捉器还会实时扫描你的面部肌肉运动,让化身也做出相同的表情。

  在家上班成为日常

  许多人不出门就能上班。比如,工程师控制机器人爬上铁塔,维修高压线路;建筑师与科学家在虚拟火星边漫步边开会,讨论火星基地的建设;画家对着空气张牙舞爪,用虚拟画笔勾勒出美轮美奂的立体城堡。

连演员都不用到电影拍摄现场了,他们换上钢铁侠、蜘蛛侠等角色的化身,在虚拟世界中表演。

  真枪实弹的游戏

  有了VR技术的加持,游戏也将更加真实。开启全向跑步机和牵引绳,穿好体感服,进入《使命召唤VR版》,你瞬间坐到了一艘气垫船上,跑步机缓缓晃动,让你感觉自己在随海浪一起沉浮。

  登陆海滩,敌军很快就出现了,你开始在跑步机上狂奔,让化身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掩体。掏出步枪射击,牵引绳会根据枪的重量把你的手臂往下拉;被敌人攻击时,体感服的对应位置也发出冲击和热量,好像你真的被子弹击中了一样。当你们终于取得胜利,你也大汗淋漓,不亚于跑了好几圈操场。

  越玩游戏越健康

  VR设备普及之后,电脑和手机游戏变成了“怀旧经典”。与那些游戏相比,VR游戏的互动方式要丰富且刺激得多。比如除了射击游戏之外,你还可以来到《指环王》的中土世界与邪恶怪物对战,一边持剑斩击,一边咏唱咒文放出魔法;或者穿上旱冰鞋,在布满机关道具的赛道中竞速滑行;又或是去往太空,驾驶飞船四处躲闪,穿越小行星激流。

  而且,手机、电脑游戏只要坐着不动、点击屏幕或键盘鼠标就能游玩,沉迷游戏可能会危害健康。但在VR游戏里,要想跑得更远、攻击更快,就得锻炼全身肌肉,这会让人勤于运动,一个游戏高手就像运动员一样强壮。

  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美食是不同时代的人共同的追求,但很多美食含有大量的盐、糖类、脂肪等等,吃多了不利于健康。未来的厨师则能让食物美味又健康,他们也许不是厨艺最好的人,但一定是最佳的味觉信号设计师。

  味觉模拟器是一种贴在脸上的设备,可以发出事先设计好的电信号,刺激使用者的脸颊与舌头,使人感受到美味。比如一盘寡淡的土豆泥在你戴上VR头盔、贴好味觉模拟器后品尝,就变成了香甜的冰激凌。

  小房子,大空间

  很多人梦想坐拥豪宅,但在未来,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人们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虚拟世界度过,大房子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经济拮据的人或许会用大部分存款购买工作软件、游戏道具,现实中的房间则只有床铺、卫生间和一小块用于放置全向跑步机的空地。而当他存够钱以后,或许也不会搬进更宽敞的屋子里,而选择在虚拟世界买一片宽阔的海滩。

  “天堂”服务器

  从前,活着的人只能通过照片、录像或文字来追忆过世的人,但在未来,一个人死去后,人们能把逝者的真实形象与化身上传到虚拟世界的“天堂”服务器里,并由AI程序根据他(她)生前留下的视频、聊天记录等信息塑造最接近逝者的人格,当人们想念亲人时便能与逝者的化身见面、聊天。

  虚拟监狱

  伤害他人的罪犯会被关进监狱,他们哪怕蹲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牢房,出狱后仍可能屡教不改,再次伤人。

但在未来,罪犯不仅要在现实的监狱里服刑,还要遭受精神惩罚——以受害者的视角体验被人伤害的痛苦。比如某个人曾经对妻儿拳脚相向,到了监狱里,他就得戴上VR头盔、穿上体感服,在虚拟世界被AI殴打。

  真假难辨的世界

  逼真的虚拟世界给人们带来了无穷乐趣,但有时也会使人陷入混乱。

例如,有人在现实里约会,他们挥挥手想调出虚拟菜单截图保存,却意识到现实里没有虚拟菜单;有人偶然出了一趟门,面对快速驶来的汽车,他竟然站在原地毫不躲闪,因为在虚拟世界,汽车会直接穿过他的化身……或许在现实的高楼里,窗户和走廊上还会挂着“此为现实,请勿翻越”的提示呢!

  零污染的瞬时旅行

  地球拥有各种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美景,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但这些地方非常危险,前往这些地方是对人们毅力、体能乃至财力等方面的多重考验,一不留神还可能丧命。除此之外,游客在所经之地往往留下大量垃圾,破坏了生态。

  当VR技术高度发展后,VR工程师们可以利用环境扫描、3D建模等技术,搭建出虚拟自然博物馆,其拥有包括珠峰在内的各种景观,以及当地的动植物。这样,人们不必再辛苦跋涉,就能站在世界之巅俯瞰连绵的山脊;三秒后,就能抵达相隔甚远的非洲撒哈拉沙漠,骑着骆驼在黄沙中漫步。

  也有少数人坚持要在现实的自然景点旅行,但他们必须支付高昂的费用,用于修复被他们影响的生态环境。

  把地球还给自然

  人类曾向地球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导致了剧烈的温室效应,使得气候异常、冰川融化、山火不断。而当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享受生活后,出远门的人越来越少了,偏远的无人地带建起许多核电站,足以生产充沛的电力,基本取代了接近枯竭的化石能源。碳排放降低,再加上有人持续在荒漠地带种植树木,人类给地球造成的伤疤正在慢慢愈合。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前文的构想看起来很美好,回到现实,你可能在商场里试用过十几分钟的VR头盔,游戏画面算不上很逼真,头盔上连着许多线缆,非常不方便。我们离元宇宙还有多远呢?

       中国深圳一家公司开发的VR外骨骼手套。它具有力反馈的功能,即当使用者抓住某个虚拟物体时,智能程序会根据物体形状计算出手指应该受到的力,让手套通过机械结构拉动手指,使人产生碰到物体的错觉。

  天价的设备

  商场里提供试玩的基本都是2016年推出的早期VR头盔,如今,升级版头盔、全向跑步机、控制手套、体感服已陆续问世,基本可以实现前文想象里的功能,制作最精良的VR游戏也几乎能以假乱真。

特斯拉体感服,可以为手臂、腹部、腿部等位置提供触觉反馈,售价将近6万元。

  然而,这些游戏往往要靠高性能电脑才能运行,各种穿戴设备更是价格高昂,普通人要获得一套完美的VR设备简直难上加难;没有玩家就没有市场,游戏公司不愿花重金开发VR游戏,因此优秀的VR游戏也屈指可数。

  电脑太迟钝

  就像你无法用爷爷奶奶的老人机玩《和平精英》、无法用手机玩电脑大型单机游戏一样,游戏画面越精致,对机器的内存与运算能力要求就越高。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特效画面其实是由电脑事先渲染好的,每一帧都得渲染几十个小时;而在实时游戏里,这种耗时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如果VR游戏要做到极度写实,单独一部电脑将无法满足需求,而要用多台电脑同时渲染才能支撑游戏运行。有计算机专家估计,如果有10亿人同时玩这种游戏,全球电脑的计算效率就得提高1000倍,超大流量的数据传输又将使网络不堪重负……总之,我们可能要到2045年,才可能创造理想的虚拟世界。

  更远的未来

  有人想象,在更遥远的未来,人们不需要活动身体,仅凭意识就能进入虚拟世界。

  这一构想在现实中也有依据。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名为“脑机接口”的技术,即在人的大脑中植入芯片,以此为桥梁,在大脑与电子设备之间传输信号。

  但是,要怎么发送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的信号?要怎么分辨大脑发出的指令是抬起左手还是大喊一声?这项研究持续了30多年,已在实验里为盲人创造简单的明暗视觉、让瘫痪者简单地操作游戏,但由于神经信号太复杂,“截获”健康人的运动信号来控制电子设备,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

  不断更新升级的世界

  哪怕未来人类在虚拟世界几乎无所不能,也还是有一件事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实现,那就是探索未知。在现实里,森林、海洋中一定还有人类没发现的物种,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不清楚, 辽阔的宇宙有一大片人类未抵达的深空。

  虚拟世界里的一切都是基于已知的信息建立的,它无法模拟出未被记录的现象,因此,就像手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系统升级一样,虚拟世界也需要经常更新。通过VR,每个人都有了畅游人类知识宝库的机会,但当你对世界有更多的好奇时,还是要在现实中探索。

  你觉得当人类进入虚拟世界的那天来临时,生活还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你期望那一天到来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