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国画中的神韵——势

 新用户9217fFpA 2023-03-07 发布于河南

潘海霞 /文

一、势在中国画中的发展与完善

“势”的理念最早产生于书法中,汉代蔡邕的《九势》中讲到书法的九种形势.态势与笔势,并将九种笔法归结为“九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循其九势,即造妙境。“势”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之一,在西方绘画中,我们找不到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概念。

书论中,讲到了如何取势,以及造势的方法和书画同源的理论。

在继书论之后的画论中,东晋绘画理论家顾恺之把“势”最早的运用到了绘画中,还提出“置陈布势”的要求,他注重“势”的运用,并注重把握其各自“势”的不同,“势”作为一个论画的思路贯穿于整个历史,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画论术语。之后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也提到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等,这里虽然没直言讲势,但提到了要在绘画中注重这种无形韵势。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保存了东晋南北朝以来绘画理论家有关势的看法,书中提到了画家对势的认识的进步,“势”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势”在画论中得到完善,赵左的《画论》全以得势为宗旨,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明确提到“取势”并指出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就指“势”而言。正因不为形象而形象,通过感情以求心中之“势”,才使前辈们创造出这么多传世名画。

浅谈国画中的神韵——势

二、“势”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在中国画中“势”有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被理解成为一种运动着的力,或含蓄或开放,势的不同表现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感受,所以“势”在画面中的运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缺少了“势”的存在,画面就丧失了绘画感,更丧失了画中的神韵。艺术活动关注的是人的心灵世界,尤其是艺术家的心灵世界,艾布拉姆斯指出:“艺术本质上是内心激情外射的结果,是艺术家的感觉,情思的整合、外化。”艺术的题材和源泉反映的是艺术家自己的精神特征和活动,国画创作更是如此。中国画的创作就是要通过画面表现这种世界,及“置陈布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章法和布局。好的章法布局对审美者能产生很强的心理效应,这是艺术家追求“势”的重要原因。

(一)“势”在山水画中

山水画虽然不是最早产生的画种,但“势”却在山水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被称为山水画中的龙“脉”。

明代赵左论画《画学心印》中写到;“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山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串;林木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石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及平常亦不为庸;山坡得势,虽交错而自不繁乱。何则?以其理然也。”

论古代较优秀的作品,无论是画“华岳千寻”还是“江山万里”总是让人感到气魄,正是因为取势、布势、写势的成功。也就是说,在构图的时候,必须注意“势”在形象变化上的作用。

在山水画中,这种“势”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画面的构图来表现画面的态势,表现出画面整体的趋势和韵势。还可以通过用笔的走势线条的流向来表现面的神韵,表现画面气韵不断的“势”,或崇高或流动。

宋代郭熙《早春图》中,“势”的存在使一幅山水画有了灵性有了神韵,线条的蜿蜒向上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给人一种整体延绵的“势”。郭熙云:“画亦有起讫、先后、自然之开合以成局。”讲究“错综起至之势”这就是把握云气烟岚的整体意向,突出了无形的势。

清代“四王”的某些山水,画面虽然层峦叠嶂重山复水,但使人感到板涩无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气势。

(二)“势”在人物画中

在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早进入成熟时期的就要数人物画了,它比其他画种产生的都要早。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有其独特的传神方法,通常是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所以在中国画论上又把人物画称为“传神”。在一幅成功的人物画中包含了好多重要的因素,“势”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之一,由于人物画传神的的表现手法,使势在人物画中又有新的诠释,它不仅用来表现画面整体的韵势和动势,而且更在于注重表现作者的心理和画的气韵生动。在人物画中,这种“势”能够吸引、控制、激动、强化欣赏者的感情思维活动,它不是理智判断出来的,也不是想像出来的,是用眼睛感知的。“势”在人物画中的表现手法同样体现在构图和用线中,然而不同的是这种线又区别于山水花鸟画中无形的线,它是实实在在的带有韵势、动势的线条。

五代顾宏中《夜宴图》中的第一段“听琵琶演奏”,描绘的是韩熙载正与宾客们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气氛凝注的一刹那。整幅画以山水为界,右边的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不论身体动态还是神态整体上都给人一种向左的“势”,而弹琵琶的女人,使“势”一转。整个画面贯通一气,形成一种回拢的“势”,无形的“势”的存在使画面形成一种安逸的气氛。这就是说“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力量,是一种心理的力的体现,诱导运动的产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一幅明朝成化帝朱见深绘制的《一团和气图》,它正是体现了在人物画中线所带来的“势”,画面用线恰到好处,整个动势如八卦一样回旋于画面,使画面团结紧凑,结合当是时代背景,整幅画体现群臣万众一心的期望,恰如其氛地表现了作者的想法,用“线”体现了人物画的“传神”的特点。

(三)“势”在花鸟画中

我国绘画史上,花鸟画虽然起源较早,然而从零星的点缀到自成体系却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清代王概等《芥子园画谱》《花卉布置点缀得势总说》中古人云:“画花卉全以得势为主,枝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串;花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叶得势虽疏密交错而不紊乱,何则?以其理然也,而着色象其形采、渲染得其神气,又在乎理势之中。至于点缀蜂蝶草虫,寻艳采香,缘枝坠叶,全在想其形势之可安。”

花鸟中人们总在寻求物态中这种灵动之势,及画的情趣,然而体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的是运动中的“势”,这种“势”更以构图型势和线条的和方向来表现。

宋代李迪的《枫鹰雉鸡图》画面作对角线构图,雄鹰置于左上角,俯首下视,紧盯着右下角的锦雉。雏鸡正向草丛中窜逃。斜线的呼应以及动态的表现,使画面有一种极具向下的“势”,营造出扣人心弦的、强烈的紧张气氛,正是因为这种无形的“势”的存在,使雄鹰雏鸡动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画面灵动栩栩如生,整个画面讲究了气脉连贯首尾呼应。“势”对作品起了一种提纲携领的作用,正体现“构图对势的重要作用”。

浅谈国画中的神韵——势

三、势在创作中的应用

国画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所强调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在于融化物我,创制意境,从而实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特点。自觉地与人的意识和审美情趣联系起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这种无形的东西的体现在国画中显得尤为重要;造型上注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国画构图上,讲求经营,并以灵活的方式来打破时空的限制,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营造一种“势”,通过这种无形的“势”从而夸大所要塑造表现的,构造出画家心中境界。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以在国画中“势”与“造势”是非常重要的。

“势”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来源于中国的悠久历史,我们今天对“势”的研究,不仅是在发掘历史,更在于沿用学习历史,通过对“势”的研究,摒弃克服现代绘画中平板、不生动、无韵味的弊病,传承并借以创造出更多的带有时代气息的好的作品。

(孟云飞转自《大众文艺》 2011年第2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