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么奇怪?并不是每一个受过宠幸的丫鬟,都能做姨娘的。如果这么理想,邢夫人说嫁鸳鸯时,为什么会用“一收进去了,进门就开了脸,就封你姨娘,又体面,又尊贵”来诱惑?显然还有很多丫鬟虽被收用,却不开脸、不封姨娘、没有体面尊贵的。 碧痕就是这样。别说碧痕了,就是袭人,也不可能靠宝玉的一时情好,就功成名就、地位稳固。 袭人在第六回就与宝玉“初试云雨情”了,但是到第三十一回,晴雯还讽刺她:“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 “姑娘”在《红楼梦》里含义很多,有时是对年轻女子的客气称呼,有时是叫主子小姐,有时是“姑姑”、“姑母”的意思,有时是指自己的女儿,也有时是指“少主妾”,公子少爷们的通房丫头。 公子少爷的通房丫头,还没混到“姨娘”或“姨奶奶”的称呼,却领着与“姨娘”、“姨奶奶”一样的的月钱,只是称呼上有所区别。小厮们叫平儿为“平姑娘”,夏金桂的丫鬟小舍儿叫香菱为“菱姑娘”,都是这个意思。晴雯在这里说的“ 袭人也好,碧痕也好,怡红院里的其他丫鬟也好(没有明写,但是可能有),和宝玉发生关系,不过是私底下的事。不管事后宝玉是不是更加喜欢她们,她们的身份地位并不会因此有所提升。 要想获得提拔,那还需要贾母、贾政、或者王夫人这些长辈的首肯。 所以晴雯讽刺袭人“连个姑娘还没 袭人、碧痕与宝玉要好,彩霞也与贾环要好。好到哪种程度,我们读者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没有长辈做主,将来有一天,袭人、碧痕也完全可能像王夫人的彩霞一样,被打发“出来,等父母择人”。贾环对彩霞的态度是“不大甚在意,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遂迁延住不说,意思便丢开手”。 宝玉对袭人的感情似乎深得多。但是等到过几年,袭人青春渐老,自然又有年轻美貌的丫鬟出现。到时候宝玉还能维持从前的热情吗?彩霞是“家生子儿”,虽然“出去”,还能让妹妹找赵姨娘想办法。袭人却是“外面的”,一旦“出去”,就再没办法可想了。 这才有了第三十四回袭人向王夫人进言。我说是“进言”也好,你说是“进谗”了罢,摒除感情色彩,这是袭人为了稳固地位,不得不采取的有效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