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费降低并非单一的消费场景受阻因素,刺激消费需要综合规划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3-03-07 发布于北京

消费降低并非单一的消费场景受阻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宁吉喆接谈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认为过去三年消费受阻,我的消费大大降低了,被动储蓄增加了。要消除阻碍消费的因素,需要各方面努力。这里当然是指因为消费场景因素影响了消费。
但是消费降低并非消费场景受阻这一因素,实际上消费降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确实有消费场景的影响因素,但这一因素的影响2023年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毕竟这三年很多消费场景的营业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消费难、被动储蓄,一方面消费零售额下降,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受到消费场景影响较大的餐饮收入额43941亿元,下降6.3%;另一方面被动储蓄增加,2022年我国居民储蓄增加约18万亿,无论是增量还是增速都创历史最好水平。但这一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改变,现在日常消费已经常态化,这一因素会很快消除。
其次是老百姓的消费因为就业预期和收入预期的下降而抑制了消费,这一因素要消除相对比较难。
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四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为43.8%,比上季下降3.2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4.4%,比上季下降2.1个百分点。2022年四季度就业感受指数为33.1%,比上季下降2.3个百分点;就业预期指数为43.0%,比上季下降2.4个百分点。
就业预期和收入预期的下降才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原因,只有尽最大可能改善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才能真正解决促进消费和提高消费能力的问题,毕竟无论消费意愿 如何,消费能力才是消费的核心要素。
其三是居民投资收益下降影响消费,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的投资收益才能有效支持消费。
目前无论是股市投资、基金投资、理财投资都已经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人们的投资意愿大幅度下降,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5.5%,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不能投资就没有投资收益,只能增加储蓄存款,而储蓄存款的利率一再下降,导致居民的投资利得能力持续下降,从而严重制约了消费水平甚至导致很多人不敢消费。
因此,拓展居民的投资渠道,修复股市投资功能、提升基金投资回报水平、强化银行理财的稳健特性以及拓展民间直接投资,增加居民资本利得能力才能有效刺激消费的提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