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嘉比拼诸葛亮

 书柜茶室 2023-03-07 发布于上海

后人对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位谋臣,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即“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究竟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呢?

《三国演义》中,展现了诸葛亮许多智力。像七擒孟获、空城计等,诸葛亮受到无数人推崇。从《三国演义》前期而言,人们的确挑不出诸葛亮的任何毛病。

可到了后期,诸葛亮犯下了许多错误。

首先,是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蜀国全线溃败,这是诸葛亮用人失察的问题。

街亭作为蜀军粮草运输的咽喉之地,实在太重要,诸葛亮完全可以亲自前去防守。

倘若街亭没有丢失,当魏国大军被牵制在东面战线时,诸葛亮完全能趁虚而入、乘胜追击。形势就不一样了。

其次,是诸葛亮在此次用错马谡后,变得谨小慎微。无论任何事情,诸葛亮都会亲自操劳。

为帅者劳累过度,没能做到疏密有致,以至最后病死五丈原。

反观郭嘉。

其一,郭嘉能够主观判断谁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

原本在袁绍手下做官的郭嘉,看清袁绍志大才疏的本质后,果断离开,毫不脱离带水。

其二,是袁绍北击公孙瓒时,郭嘉建议曹操东击吕布。

而三战三胜、众多谋臣将领希望引军退还时,郭嘉又建议急攻勿缓,最终擒获吕布。

其三,郭嘉在和袁绍进行官渡之战的前期、中期与后期,对彼时诸侯的分析,称得上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郭嘉对几个关键人物分析得入木三分。说孙策轻狂傲慢,势必会死于刺客之手。

郭嘉建议曹操借招贤纳俊之名,不要放纵刘备领军而去。

说刘表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人。郭嘉一次又一次判断,成功奠定曹操北方雄主的实力。

致命的是曹操未听郭嘉之言,放了刘备这个老虎归山。如果反之,《三国演义》要改写了。

毛主席认为,如果没有郭嘉的战略建议,即便曹操真能统一中国北方,那也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