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历史」重读“刺宋”案,管窥民初政治辛秘(五)

 新用户8926AVU2 2023-03-07 发布于北京

第三次反转:赵秉钧杀宋存在明显漏洞,洪述祖嫌疑浮出水面

孤儿出身的国务总理赵秉钧,先是被南方国民党死死咬定为凶手,后又遭北洋系主动抛弃,作为弃车保帅的弃子,俨然已经成为政治上的孤儿。

我们设身处地为赵氏孤儿盘算,这个时候,他该怎么办?前篇说过,赵秉钧激烈请辞本兼职务,要到上海法庭与国民党对质,以证清白。我们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

文章图片1

假使其一,赵确受袁之命杀宋,那袁方面应该对此事早有预案,不至于被南方逼到惊慌失措,要匆忙抛弃赵以自保。从袁的应对失据判断,袁可能并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赵的南下之举亦显得突兀。

假使其二,赵是自身起意杀宋,作为一项处心积虑的政治投机行为,赵应立即向袁秉明原委,以获取回报,只有如此他才能保住自身性命和政治前途。而不是公开与袁冲突,执意南下对质,这样一来,之前的投机就失去价值。并且,我们常说做贼心虚,赵何以敢南下,又何以保证自己能全身而退呢?

综上两点,不妨大胆地推测,此案另有隐情,赵可能不是凶手。为了佐证这一论断,先从目前为止,“刺宋”案最重量级的两个人物,赵秉钧和宋教仁之间的关系入手。

首先,赵秉钧入阁拜相,并非如外界所说处心积虑,而是赶鸭子上架,是袁世凯的仓促权宜之举。袁政府首任总理唐绍仪,才智超群,在朝鲜时即协助袁世凯帮办政务外交,深得袁器重。武昌首义后,又主导南北和谈,时人多以“管仲、乐毅”赞誉。但唐出身清末留美学童,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熏陶,骨子里极为反感君君臣臣那一套,时日不久,即与袁世凯分道扬镳。唐去职后,袁任命外交总长陆征祥接任,陆也是一个有着政治洁癖的知识分子,个人清誉重于政治前途,干了没俩月就坚辞不就。临时抱佛脚的袁世凯,只好矮子里面拔将军,让一向言听计从的赵秉钧顶上。

文章图片2

客观地说,赵秉钧并非宰辅之才,难以驾驭民初混乱的政治局面,加之身有固疾,总理当得很吃力。作为一个技术型官员,他个人更倾向于业务而不是管理岗,当时的局面,真要有人愿意接过总理这个烫手山芋,赵只会感谢而不是打黑枪。

其次,宋教仁组建国民党之初,赵即受袁指派,主动要求加入国民党,意在打入敌人内部,掌握对方动向,这是赵的老本行,自然不在话下。当时国民党内集体反对赵秉钧加入,原因很简单,你成份太高,我们这座小庙装不下你这么大的金佛。但宋教仁力排众议,亲自做了赵秉钧的入党介绍人,有人说宋的政治格局高,也有人说此举充分暴露了宋的政治天真。但不管怎么说,宋跟赵从此迅速坠入“爱河”,难舍难分。

宋居京期间,一有闲暇,必至赵宅私谈,聊政治聊革命聊理想。据赵家佣人描叙,时常兴尽误归,即留宿赵宅。赵为了获取信任,经袁颔首,主动透露了大量北洋政府机要给宋,而宋为了拉拢赵,亦将党内大事毫不相瞒。

文章图片3

据赵的家人讲,宋遇刺的消息传来,赵大为惊骇。至宋死时,赵闭门谢客,终日悲怮几欲昏阙,下人送来的饭食一口未动,只捡出宋平日所赠一张小照,抚玩良久,见者无不落泪。

我们抛开赵家人讲述这一情节的动机不谈,仅就常理推断,赵原来也是一名热血军人,收复新疆于国有大功。后来投靠袁世凯,虽然做了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但终究没有恶意害过人。赵与宋同出于贫寒,起于微末,而今共掌乾坤之轮,亦难免惺惺相惜,宋的鸿鹄之志,必然感染到赵,使赵的立场有所松动,故宋死后,赵与主子袁世凯公开发生冲突,不再俯首帖耳,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以此推断,赵没有杀宋的动机和必要。

最后,从司法程序来看,租界公廨的审讯笔录上存在一个明显漏洞。即“川电”虽然是赵秉钧送予应夔丞的,但“川电”本身是内务部的公务密电码,应夔丞受任内务部下属江苏驻沪巡查长,以“川电”接受指令开展工作,本属常理。所以,“川电”本及其往来电文只能证明北京政府内务部涉案,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内务部长赵秉钧是主谋。

文章图片4

赵秉钧身兼国务总理和内务部长,日理万机,不可能事无巨细查验所有往来电文。一般来说,下级工作电文多由秘书发送签收,根据涉及工作内容不同,交各职能部门长批阅。

这里就明显牵扯出一个人,即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洪完全有可能在赵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利用“川电”与应夔丞联络。收发电文是秘书的本职工作,在部门内不容易引起怀疑,并且洪与应之间还有另一部密电码,此即“应电”,足见两人之间除了工作关系还有非同寻常的私交往来。

我们假设洪述祖利用“川电”发文,指示应夔丞刺杀宋教仁,应必然相信这是内务部的指令,那就肯定是赵总理甚至袁大总统授意。“毁宋酬勋位”,这个意思很明显,是赤裸裸的交易,应作为下属首先不能违抗上级命令,其次这种政治投靠的机会对于名位低微的应夔丞来说千载难逢,应岂能放过?

那么,问题来了,洪述祖为什么要杀宋?一个小小的内务部秘书,为什么要策划如此惊天大案?无论是冒用政府公函,还是刺杀政治名人,都是死罪一条,洪与宋,又有什么私人恩怨?

文章图片5

洪最早在清政府驻朝鲜电报局工作,与时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朝鲜太上皇”袁世凯多有交往,洪以才思敏捷,政务干练,受到袁的青睐。后洪归国述职,经袁保荐,因其驻外履历,转任各处洋务交涉职务,洪的行事风格与早期的袁世凯极为相似,心急胆妄,好大喜功,洋务办得不错,私下油水捞得更多,累遭同僚弹劾。经多方重金疏通,朝廷念其办事勤勉,只革去职务功名,发还归乡。洪述祖老实了一段时间,后袁起复为内阁总理大臣,洪感到机会来了,屡向袁氏上书,建言献策,尤以代拟“清室退位诏书”而深受袁的嘉许。

但袁氏幕僚,以洪人格卑劣,素有恶习为由,不欲使袁重用之。说白了就是洪述祖这人手脚不干净,袁本性多疑,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只打发了洪述祖一个小小的内务部秘书职位,遂令洪极为愤懑。

洪向来心气极高,自命不凡,连顶头上司赵秉钧亦不放在眼里,早晚必欲取而代之。故在收服共进会首领应夔丞的事情上,洪留了个心眼,私下以“应电”本密授应夔丞,洪在应面前夸夸其谈,大肆宣扬其与袁大总统的私交渊源,遂令没见过世面的应夔丞深信不疑,两人即引为知交。

文章图片6

在处理宋教仁这件事情上,袁世凯恐国民党坐大,甚为忌惮,多次找赵秉钧商讨对策。但赵此时立场有些转变,在领导面前装傻充愣,支支吾吾不肯表态,袁对赵之不满已经挂在脸上,一旁伺候的洪秘书看在眼里,知道机会来了,此番若能替袁渡过难关,将来荣华富贵岂肯相负?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内务部忍辱负重的洪述祖,终于等来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