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下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作文怎么写?3个方法+1篇例文

 高分写作余老师 2023-03-08 发布于浙江

点击国民写作进入后台

再点右上角的“...”(星标)

不再错过你想看的内容

  查看作文课,请到文末

三下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该怎么写?

先说说书本上的要求和提示:

第一,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该怎么选?尽量选择你熟悉或者喜欢的一个节日,这样你才能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写出真情实感。

比如,你最喜欢春节,你可以围绕“春节”,写一写自己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大年三十拿红包、放鞭炮,还是因为穿新衣、拜大年?

第二,可以写过节日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发生的故事。

这一点,其实就是要求你把节日写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你眼中的传统节日多么丰富多彩、多么充满趣味。

要写好这篇作文,我有3个建议:

(1)引用诗句开头,体现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

(2)写一写有关的故事,点出节日的历史由来;

(3)抒发真情,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下面这篇例文供你参考,希望你能举一反三,写出更精彩的作文。

有滋有味,五月端阳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的这句诗,是不是让你闻到了大街小巷“艾叶飘香”的端午气息?它不仅指出端午节的时间,还道出了一个习俗——插艾草。

端午节,为啥大家要在门口插上艾草呢?

除了除虫辟邪,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相传唐朝某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甚多。当黄巢军攻到河南邓州城下,黄巢见到一名妇人一手拉着年纪小的男孩,怀里抱着年纪大的孩子,急急忙忙逃出来。

黄巢上前询问,这位妇人一五一十地说:“怀里抱着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着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万一情况紧急,我宁可丢下自家孩子,也要保全大伯家的独苗。”

黄巢十分感动,于是告诉妇人,回城后可在家门口插上菖蒲、艾草,可保性命无忧。

没想到,这位妇人把消息传遍全城。黄巢进城后,发现家家户户门口,不是挂着菖蒲,就是挂着艾草。为遵守诺言,黄巢只能领兵离去。全城百姓幸免于难。

为纪念此事,端午节插菖蒲河艾叶的习俗,流传至今。

过端午节,最有意思的就是包粽子。

别看我小,我总喜欢在外婆包粽子时,横插一手。你看,我又围着外婆哀求了:“外婆,我也要包粽子。”外婆笑眯眯地说:“算了吧,你还是别浪费粮食,你就只管老老实实等着吃呗。”“不行,外婆。我已经长大了,要学会做家务……”外婆见拗不过我,只好答应。

先把青绿色的粽叶弯成漏洞状,舀一勺糯米,均匀地铺在粽叶里。然后,夹起一块瘦肉窝在糯米中间,分别在两头埋一颗红枣。哇!看着就挺好吃的。最难的就是绑绳子,一不小心把糯米散在地上,那可就全功尽弃,外婆会忍不住念叨:“瞧瞧,小祖宗,别踩了糯米。”

几次三番地折腾,我的三不像粽子终于可以下锅煮了。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水蒸气慢悠悠地上来。一股粽叶的清香,和着肉香,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我的口水就要来了。“能吃了吧?”我迫不及待想要揭开锅。“再等10分钟!”外婆笑着拦住我。

熬过这漫长的十分钟,锅盖打开了。真香呀!

吃上一口软糯鲜美的粽子,别提有多满足了!

中华传统节日真不少。有哪一个节日,能像端午节这样,令我回味无穷呢?

【简要讲解】

怎么样,读完,有没有感觉自己也要好好品味今年的端午节了?

作者是如何写得有滋有味的?

首先,开头,引用文天祥的诗句,把我们带到了端午节“艾叶飘香”的氛围中。

其次,中间部分,先由艾叶引出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

原来,这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竟然有如此感动人心的故事啊。那位妇人先人后己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日益繁荣的的一种内在动力吗?

最后,作者描述自己如何“横插一手”,包粽子。

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不是等待粽子出锅的时刻?

对了,这就是过节日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有体会的美好瞬间,值得写。

结尾,用反问句,表达对端午节的回味。

你学会了吗?

学会就点个赞吧。也希望你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祝你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