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带你全面了解:叙事语言治疗的10大原则

 长沙7喜 2023-03-08 发布于湖南
作者 / 李朝阳
编辑 / 教研院

图片

图片

孤独症&沟通障碍言语语言治疗国际提升课

火热招生中

WELFARE
图片





国内的儿童语言治疗重心常集中在学龄前儿童的词汇语法等方面,忽视掉对后期阅读能力具有预测作用的叙事能力。这种能力对于5-18岁的大龄特殊儿童来说十分重要。通常叙事治疗所针对的人群为有儿童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儿童。叙事干预治疗有10条原则,即建立故事结构、使用多重范例教学、促进积极参与、重组故事、使用视觉提示、及时给予反馈、使用恰当提示、个别化教学、提供泛化计划和生动教学。下面就来具体谈谈。

PART 01

在学习词汇和复杂性语言之前

建立好故事结构


如果一个孩子还不能完整地讲述或复述一个故事,那就可以考虑进行叙事治疗了。教孩子能够讲述和复述基本的故事,有助于孩子学习词汇和语法,也有助于认知、阅读等其他技能的发展。一旦孩子建立了讲故事的能力,这些孩子就可以复述一个完整的情节,而其他语言复杂性目标也逐渐融入到这些治疗当中。对嵌入的其他语言治疗目标来说,为了干预而精心设计的故事比已出版的故事书更好一些。叙事治疗的教学目的,包括促进语法、故事衔接、偏正短语、心理状态动词、对话、推理、心理理论、词汇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等等。


图片

▲图片来自《孤独症&沟通障碍国际教育提升课》

PART 02

使用多重范例教学以促进

元语言和泛化能力


多重范例教学是促进高阶概念泛化的系统过程。对于言语治疗师来说,就是在叙事干预的时候,用几个不同的故事,但是用相同的故事语法结构来教授。如果干预的目标是让孩子讲或复述一个特定的故事,那么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同一个故事会很有效。但是这样孩子依然学不会如何讲故事,也不太了解用故事语法如何泛化到其他故事中。

通过向孩子们展示概念的不同例子,孩子们很快就知道,故事的内容并不是突出的特征,重要的是故事语法的图式模式。这种模式和描述故事的能力(即命名人物、问题、人物情感、行动和结尾)是元语言的。儿童通过叙事干预能够成功地讲述或复述故事是泛化和元语言能力发展的证据。

PART 03

促进积极参与

研究表明,积极参与会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保持轻快的教学节奏可以增加孩子反应的机会,减少行为问题。听故事可以提高对故事的理解,但要提高孩子讲故事和复述故事的能力,他们需要有足够的机会来讲述或复述故事。

在小组活动中,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时间说话,但通过轮流和积极的回应,孩子们也可以学习成为更好的倾听者,甚至可以被鼓励扮演共同教师的角色。学生们也很喜欢他们在故事中扮演突出角色的互动教学。


图片

▲图片来自《孤独症&沟通障碍国际教育提升课》

PART 04

故事的讲述、分解、重组

讲故事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活动对孩子有意义,这种有意的交流不应该在干预过程中丢失。除教授故事语法元素之外,教故事语法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儿童对叙事的理解。比如如果只让孩子练习表述故事的人物和背景,而不把这个故事的其余部分联系起来,这样讲故事的目的性和交流性就没有了,使这个活动变成了重复句子或图片描述的任务,就失去叙事治疗的本意了。

建议在治疗中使用的故事至少包含一个基本的情节,即包括问题、尝试和结果,一开始的时候完整的呈现整个故事,这样孩子会将这个故事视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了任务的目的和动机。然后再将故事分解成不同的成分,还要鼓励孩子完整地有顺序地复述故事,并尽可能地在因果上和时间上连接各个情节。通过这种整体-部分-整体的框架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叙事能力。


图片

▲图片来自《孤独症&沟通障碍国际教育提升课》

PART 05

使用视觉支持,抽象概念具体化

对孩子来说,故事语法元素这些是抽象的概念,而视觉支持可以将抽象概念更加切实和具体。如果没有视觉支持,那教孩子关于故事语法图式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常见的视觉支持策略包括使用图片、图标、图画、符号、手势、图形组织或表示故事语法元素的玩具。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开始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视觉支持,但在治疗过程中,言语治疗师应考虑逐渐撤销视觉的辅助。比如有的故事书的插图就可以提供部分关于故事的信息,但是太多的视觉辅助会干扰故事语法图式的学习,所以建议先淡化图片和插图,再引入图标等涵盖故事信息量少的视觉辅助,最后再慢慢撤销图标等辅助。


图片

▲图片来自《孤独症&沟通障碍国际教育提升课》

PART 06

及时给予恰当的反馈

反馈是一个强大的教学工具。正面的积极反馈包括倾听、点头、眼神交流和复述等。如果孩子的故事结构或语言表达不符合目标要求,就需要纠正。


有效的纠正反馈有三个主要特征:

  • 关注孩子应该做什么,减少对错误反应的关注。

  • 反馈及时。在儿童出现错误的时候,就立即改正。不要等到故事结束后才提供纠正,治疗师可以因故事中缺失信息而表示困惑。

  • 反馈要具体。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少说了什么,例如,治疗师可以说“哎呀,你忘了告诉我们他的感受”然后给孩子模仿的机会。


PART 07

使用恰当提示

在叙事治疗中,我们常采用两步提示法。在孩子出错的时候,我们会先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具体,例如“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需要复述的故事的特定部分。这样还能提高孩子回答关于故事的理解性问题的能力。第二步我们需要向孩子正确示范。如果孩子在几秒钟后还是无法说出正确答案,言语治疗师应提供示范的答案,可以说“他向他妈妈要了绷带。现在该你说了”。


这样的两步提示有很多优点:

  • 可以提高孩子们回答wh问题的能力。

  • 两步提示有助于孩子成功,孩子们不需要多次失败来获得他们需要的帮助。

  • 两步提示的效率高。完成这两个步骤的时间可能不到10秒,可以减少孩子的困难时间。

  • 两步提示也适用于大多数儿童和大多数目标。

  • 两步提示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独立性,减少提示的依赖性,在第一步的时候就让孩子有机会做出独立的反应。


PART 08

扩展和个别化教学

叙事治疗可以是小组治疗或一对一治疗的形式。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叙事治疗的目标可以是使用故事的语法元素、使用更复杂的句子或复杂的词汇、进行视角转换和推理、进行复述、回答问题和提高社交功能等等。言语治疗师应注意在教学中进行个别化的教学。


图片

▲图片来自《孤独症&沟通障碍国际教育提升课》

PART 09

提供泛化机会

为了使干预效果最大化,建议有意地给予学生泛化的机会。言语治疗师可以让课堂老师参与干预。通过让教师参与叙事干预,有可能将学生的泛化机会扩展到其他课堂上。也可以向教师提供图形组织,展示叙事干预中用到的图标或符号,使孩子们更容易看到在治疗中所学习到的技能如何在课堂活动中使用。言语治疗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使用叙事的活动机会,让他们在其他语境中练习与叙事相关的目标,比如让孩子们向家人复述故事。

PART 10

生动教学

讲故事的自然结果是得到听众的关注和认可。如果叙事治疗的活动是好玩有趣的,孩子们就会愿意尝试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那如何让叙事干预变得有趣呢?

  • 言语治疗师可以使用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评论来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听。

  • 可以改述孩子说的话,为他们示范有一定复杂度的语言。

  • 还可以教其他孩子成为积极的专注的倾听者,当他们认真听故事的时候表扬他们。

  • 在治疗的时候加入游戏和竞争,让叙事治疗训练更加好玩。

  • 让孩子参与角色扮演,使用道具、木偶等假装做和故事相关的动作,这样运动与讲故事相结合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叙事干预可以用于3岁到18岁的儿童,提高他们的叙事能力和语言能力。希望言语治疗师们可以使用这些叙事治疗的方法来帮助特殊儿童。更多关于叙事语言治疗的方法可以参考《孤独症&沟通障碍言语语言治疗国际教育课》

图片

//
参考文献


Spencer, T. D., & Petersen, D. B. (2020). Narrative Intervention: Principles to Practice.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51(4), 1081–1096. https:///10.1044/2020_LSHSS-20-00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