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羽和《茶经》,不得不说的故事

 如水138 2023-03-08 发布于河南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播出了《茶经》,精彩演绎了茶圣陆羽一生爱茶、以茶会友并精心撰著《茶经》的故事。

节目中,陆羽又被称为鸿渐,那么你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除了节目中提到的邹夫子、崔国辅、颜真卿之外,陆羽还有哪些好朋友?节目中呈现的陆羽烹茶的道具有何玄机?要了解茶文化,还可以读哪些书?下面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下这些话题。

图片



图片
01
陆羽的身世与生平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的身世颇为传奇,是个“江流儿”。她母亲将他放在木盆中,顺着江水漂走,后来在江边被一位寺庙的僧人捡到,从此就在寺庙中长大。

而据节目中提到的《唐才子传》记载,陆羽的身世跟唐僧有些类似,也是智积禅师在水边捡到的一个婴儿,后来被抚养成人。因为是捡到的孩子,自然也就无从知道其姓名。所以,陆羽长大后,就用《周易》给自己算了一卦,得到的结果是《蹇》卦变为《渐》卦,变爻的爻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说鸿雁飞行渐进于小山顶,它的羽毛可以用来修饰仪容,于是陆羽就给自己取名为陆羽,字鸿渐。

图片


不过,我们都知道,《唐才子传》最喜欢搜集唐代才子的八卦,那么书里关于陆羽名字的记载可信吗?据考察,《唐才子传》里的这个故事,《新唐书·隐逸传》关于陆羽的传记中也提到了,而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李肇的《唐国史补》。大概陆羽在当时已经是传奇性的人物,身世又比较传奇,所以衍生了这样的八卦故事。

节目中陆羽跟撒贝宁明确提到,自己是在三岁时成了孤儿,这又有什么依据呢?原来,陆羽曾经给自己写过一篇自传,就是收录于《全唐文》中的《陆文学自传》。据学者考证,这篇自传,最初刻在陆羽竟陵旧居的井石上,因为陆羽后来被征召担任太子文学,所以后人把这篇文章命名为“陆文学自传”。就是在《陆文学自传》这篇文章中,陆羽提到自己“始,三岁惸(qióng)露”,就是说当初,自己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节目中的说法,就是从这来的。

有趣的是,陆羽在《陆文学自传》这篇文章中,对于自己的名字,似乎也开起了玩笑。先是明确地说“陆子名羽,字鸿渐”,然后又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似的来了一句“不知何许人也”,接着又说“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这就有点摆迷魂阵了。陆羽自己写的传,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呢?或许正是由于陆羽自己关于名字的模糊说法,才衍生了前述那个八卦故事。

图片

节目中,陆羽的老师邹夫子亲切地称陆羽为“羽儿”,似乎是把“羽”当成他的名。因为长辈对晚辈一般直呼其名,如《论语》中孔子赞赏子贡时说“赐也,始可与言《诗》也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赐就是子贡的名。而崔国辅呼唤陆羽去茶山时,则叫他“鸿渐”,则是朋友间称字以示尊重。可是节目中,陆羽又自称“鸿渐”,似乎有违古人自称名而不称字的习惯。或许是觉得陆羽自称“羽”,作为台词,说起来不太顺口吧。不过,按照《陆文学自传》中的说法,节目中陆羽自称“鸿渐”的bug也算可以理解了。

节目中,陆羽的晚年似乎是比较孤独的。实际上,陆羽的交游非常广泛,除了节目中提到的崔国辅、颜真卿二位之外,陆羽跟当时的很多著名诗人,例如孟郊、刘长卿、张志和、戴叔伦、权德舆及诗僧皎然、女诗人李季兰等,都有交往,所以当时人说“天下贤士大夫,半与之游”。而从朋友赠给他的诗文中看,陆羽似乎还有兄弟。据学者考证,戴叔伦《赠陆三》《劝陆三饮酒》诗中的“陆三”就是陆羽。既然排行老三,说明他应该还有兄弟。这样说来,陆羽的名和字或许说不太清,但姓陆还是比较可靠的。

好了,关于陆羽的生平,就说这些吧,接下来再说说《茶经》。

图片
02
关于《茶经》与茶文化

节目中,比较细致地演绎了陆羽烹茶的过程,而这就有赖于《茶经》的相关记载。比如节目中,陆羽用来辇茶的碾子是木制的,不是我们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这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茶经·四之器》中说:“辇,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所以节目中陆羽用的是木碾。

图片

又如斟茶用的茶碗是泛青的青瓷碗,因为《茶经·四之器》中专门比较了当时流行的邢州白瓷和越州青瓷,认为:“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认为越州青瓷像玉器,又能使茶汤呈绿色,比邢州白瓷更适合斟茶,所以节目中用的是青瓷茶碗。

图片


所以,节目中种茶、采茶、烹茶的每个环节,往往都有《茶经》中的依据。不过,要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仅仅读《茶经》还是不够的。正如节目中的邹夫子说:“此书以《茶经》为名,很容易;然当得《茶经》之名,很艰难。”节目中撒贝宁带着陆羽穿越到现代时,见主人泡茶招待他时,感到非常奇怪,问这是什么吃法。可见从陆羽的时代到现在,茶文化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图片

因此,《茶经》之后,又有不少茶学专著出现。到宋代时,精通书画的宋徽宗赵佶对于茶道也很有研究,写了一部《大观茶论》,完整展示、记录了宋代的点茶艺术,去年热播剧《梦华录》中赵盼儿的点茶之法,就参考了《大观茶论》中的有关记载。

图片

到明代时,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权,也是一位茶道爱好者,写了一部《茶谱》,对于品茶的境界提出了更好的期许,认为茶可以助人悟道,因为“茶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而明代另一位茶道爱好者田艺蘅则写了一部《煮泉小品》,专门对烹茶的水做了研究,而且所记各种泉水、井水,都经作者亲自品尝,不同于坐而论道之书。

图片

到了清代,更出现了一部篇幅最大的一部茶学专著,这就是陆廷灿的《续茶经》。从书名来看,陆廷灿显然是在延续陆羽《茶经》的工作。书的结构也跟陆羽《茶经》一致,分为三卷十章,上卷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为“四之器”,下卷为“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另附《茶法》一卷。

图片

与《茶经》相比,《续茶经》一共七万多字,几乎是《茶经》的十倍,因而内容也更为全面丰富。正如《四库全书总目》中评价说:“自唐以来阅数百载,凡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即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灿一一订正补辑,颇切实用,其征引亦颇繁富。”是了解茶文化的一部必读之书。

茶中滋味,或许在读过这些茶文化著作之后,我们能体会得更为深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