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华宅院 | “凤凰巢”桂公府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家,也是隆裕太后的娘家

 十一贝子 2023-03-08 发布于北京

桂公府临街外门(引自网络)

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南方各省,京师震动。清廷调集各路大军围剿,双方连番血战。

清军这边有个重要的将领名叫胜保,苏完瓜尔佳氏,隶满洲镶白旗,举人出身,原本是个文官,当过国子监祭酒和内阁学士。咸丰三年(1853年)赴江北大营帮办军务,投笔从戎,统兵征伐太平军。此人的名字起得很吉利,可是军事才能实在有限,连战连败,被人讥为“败保”。

连环画《陈玉成》中的胜保(左二)形象

不过胜保的运气相当不错。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驾崩,他支持慈禧太后、恭亲王一派,反对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勒兵观望,上书请求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大功。次年又得叛徒苗沛霖之助,抓到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凌迟处死。胜保从此志得意满,骄横跋扈,还捏造战功,欺瞒朝廷,遭到很多大臣弹劾,终于被逮捕进京,于同治二年(1863年)赐死。

胜保生前在东城朝阳门内的方家园胡同(今后芳嘉园胡同净业庵旧址上修造了一组宅第,本人赐死后宅子被抄没,转赐给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

桂祥是官员惠征的儿子,叶赫那拉氏,隶满洲正蓝旗,比姐姐慈禧小十四岁,一辈子碌碌无为。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亲点桂祥的女儿静芬为光绪帝皇后,桂祥成了“国丈”,按例封为承恩公,后来出任兵部右侍郎,曾管理健锐营事务。其宅第遵照“后邸”的规制作了大规模的整修,人称“桂公府”。

隆裕皇后旧照

光绪帝驾崩后,皇后静芬成为隆裕太后。因为桂祥家族连续出了慈禧和隆裕两位太后,桂公府又被民间称为“凤凰巢”。

桂公府2001年平面图

1西一路大门 2西一路一进院正房 3西一路二进院正房 4西一路三进院正房 5中路后厅 6东路前厅 7六角亭 8东路后厅

整座府宅规模很大,共有五路庭院,彼此相连,鼎盛时其屋舍不下二百间,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由于是在原来大臣宅院的基础上改建的,房屋虽多,院落的尺度仍受到一定制约,不及一般王公府邸宽敞。

中路后厅(引自网络)

中路为是此宅的礼仪空间所在,目前只剩下最北面的一座后厅,五间硬山屋顶,轩架高举,上设绿色正脊和吻兽,等级较高,两侧带平顶耳房,被认为是预备皇后归省时驻跸的寝殿。在此殿南侧12米处发现了一口大青砖砌筑的古井,井水甘甜。

西一路正门(引自网络)

西一路一进院正房(引自网络)

西路有三组院落,是主要居住区域,保存相对完整。西一路东南侧有一间临街的外门,门口站着一对小石狮。其内为三间正门,台基前面放置了一对上马石。之后是连续三进院子,各设五间正房,最后应该还有一座后罩房。其中第一进院的正房比较特别,屋顶与东侧的三间北房联为整体。

西二路和西三路分别拥有四进和三进院子,在东南侧各设宅门,格局相对独立,可能是逐步收买的邻家宅院。

东路为此宅的花园所在,共分三进院落。前厅居于一进院北房位置,为五间硬山前出三间抱厦,西侧建有一座六角亭,园中堆叠假山;第二进院原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最北为后厅,七间建筑前出三间抱厦。现在前厅、后厅和二进院东西厢房尚存,其余建筑和假山、花木均失。

隆裕太后与太监在宫中合影

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算是顺应历史潮流,避免生灵涂炭,被孙中山先生赞为“女中尧舜”。桂祥在逊清小朝廷中担任正蓝旗满洲都统。1913222日隆裕太后去世,年底桂祥也亡故了。在遗老们的安排下,七岁的溥仪赏了桂公府一套陀罗经被和五千两银子,给这位名义上的外祖父吊丧。

桂公府穿堂匾额(引自网络)

解放后桂公府一度用作中国科学院的办公场所,后演变为大杂院。近期西一路和中路得到局部重修,还在一间穿堂上悬挂“桂公府”匾额,成为高档餐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