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李平东方明珠 2023-03-08 发布于上海

外国人之所以把中国称作“China”是因为瓷器的英文也叫做“china”,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生产瓷器最早的国家。

我国的瓷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那时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开始烧制白陶器、印纹陶硬陶器等瓷器,早早地走在世界前列。

建盏作为瓷器的一种,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宋代时,建盏就成为了当时人们最常用的茶具之一,而黑釉建盏又是其中最流行的。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原因和黑釉的釉彩特征。

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原因

1.出于实际功用考量

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黑釉,也就是说,至少在那时黑釉就已经出现了。

而黑釉的制作技术大约在东汉时期也已经出现,但是黑釉在长时间内都没能成为瓷器的主流审美。

直到宋代时,黑釉才真正进入到主流审美的视线中。那么,为什么黑釉会突然成为人们偏爱的瓷器釉色呢?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首先,黑釉建盏的流行和宋代饮茶方式的转变有很大关系。在宋代以前,人们还在采用煮茶或是煎茶的方式来喝茶。而到宋代时,人们的喝茶方式变成了点茶。根据蔡襄在《茶录》中的记载可以得知,点茶的茶色是白色的。

我们常说黑白配,是因为相反的颜色可以衬托出彼此的色彩美,黑釉建盏配白色茶汤也是如此。而且对于点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茶汤泛起的乳花。

这乳花本身是白色的,为了让白色的乳花在茶具中显示得更加清楚,所以宋代人就更加偏爱黑色的茶具。

因此,黑釉建盏也就变得流行起来。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而且,宋代的茶文化在唐代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许多,变成了宋代独有的饮茶文化和艺术。在宋代,斗茶也变得流行起来。斗茶者都是茶艺高超之人,一分一厘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况且斗茶最看重的就是乳花的颜色。

总之,出于这些斗茶的实际情况和功用的考虑,斗茶者最终选择了黑色建盏。因为只有用黑色的建盏才能更清晰地展现出自己高超的技艺,减少茶具颜色带给比赛结果的影响。

此外,使用黑釉建盏会让茶汤无法轻易地沾到杯壁上,这也是斗茶者更偏爱黑釉建盏的原因之一。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因为茶汤中本身含有薯蓣等富含淀粉的东西,这就容易使茶汤变得更加浓稠,增加茶汤粘在杯壁上的可能性。而黑釉建盏斥水性较好,在斗茶时,浓稠的茶汤就不容易粘在建盏壁上。而且,茶汤粘在壁上也会影响饮用口感,还会难以清洗。

所以,黑釉建盏就成了宋代人偏爱的茶具。

审美情趣之下的选择

前文已经提到,宋代时饮茶不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而是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和艺术。那么,人们对于饮茶器具的选择也会受到其审美观念的影响。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宋代人更偏爱意蕴之美,这正是黑釉建盏所展现的美感。意蕴就是指在有形的物品背后还蕴藏着无限的风韵和内涵,以小见大,由浅到深。黑色建盏就像一个神秘深邃的宇宙,透过一个小小的器具展现出内在的神韵。

我国古代的文化和黑色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中国的山水画。山水画也是水墨画,而水墨画就是由黑墨画成。水墨画体现的是一种自然恬淡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观念,这从王维的画中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黑色建盏具有其独特的实用功能,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它体现出的是中国文人阶层独有的生命哲学。

此外,宋代理学是宋代的主流哲学,融合儒释道三教为一体,是宋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宋代理学讨论了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万事万物的规则,包含着人性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宋人的观念中,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转化成“理”这一事物,而理中又体现着宇宙和人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宋人还十分崇尚自然,认为这才是最高的美学境界。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这种观念对饮茶文化也产生了影响,人们不再追求那种浮夸的装饰,而是回归自然,追求“天然去雕饰”之美。黑釉是一种单纯而质朴的颜色,与那些五彩斑斓的颜色不同,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神秘而朴素的美。这种美汇总蕴含着无限的禅意和清新脱俗的美感。

建盏本身的多边性

建盏的烧制是具有很多意外因素的,这就使建盏的釉色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这些绚烂多变的釉纹正是吸引宋人为之写诗赞颂的原因之一。而且有一些釉纹是比较难烧制的,这就需要工匠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把控。

物以稀为贵,建盏也就成为了宋人追捧的喝茶器具。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1.宋代黑釉建盏的釉彩特征

天成之器

瓷器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分类,这和成器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一个瓷器的烧制和瓷器所用的材料、成分、烧制温度、烧成气氛都有很大的关系。建盏也是如此,建盏的釉色也正是因为上述的这些原因而丰富多变。

因此,要想烧制出黑釉建盏,就要对材料品质、成分、窑温等多个方面进行把控。这是由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一次又一次努力探索而成的,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可以说是天成之器。

首先是对烧制窑温的把控。建盏的烧制温度比其他瓷器要高很多,一般是在1300摄氏度以上。据实践表明,1350摄氏度的时候釉中的物理化学反应尤为剧烈。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其次是釉料的配方。釉料配方的不同也会影响到釉的烧制温度,从而产生粘度差异。这些差异就会使建盏产生不同的纹路,形成不同的建盏。

我们经常提到的四种建盏中的三种都是通过它们纹路的具体形状来命名的。鹧鸪斑得名于其纹路像鹧鸪鸟,兔毫盏也是如此。顾名思义,兔毫盏的纹路就像是纤细的兔毛。此外,油滴盏的纹路则像是点状的油滴。

只有曜变盏的命名比较特别一些,是难得的真品。这是因为曜变盏的烧制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在光下仔细看去,曜变盏的釉会折射出晕状的光斑,如梦似幻。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2.成器的多样性

建窑是福建著名烧制黑釉建盏的场所,它属于民窑,也就是民间组织生产的。除了民窑之外,当时也存在烧制黑釉建盏的官窑。官窑和民窑不同,它的烧制成本更高,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

在这种情况下,民窑烧制出的黑釉建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工匠也可以在烧制的过程中进行自由发挥,这些都给建盏的烧制带来了很多活跃因子。也正因为如此,建盏成器才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盏的种类就变得十分丰富了。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其实,很难想象,多彩绚烂的建盏在入窑前都是相同或是类似的颜色。由于每批釉石的成分不同,这就导致烧制出来的建盏纹路斑点也各不相同。即便是相同的配方也是如此。

而且,窑中的温度也并不是一样的,不同位置的窑温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别。别看这些差别非常小,但是最后都会对釉纹产生影响。因此,建盏的釉纹才具有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

前文已经提到过,建盏常见的花色品种有四种,分别是兔毫盏、鹧鸪斑、油滴盏和曜变盏。

其中,兔毫盏是最常见的,使用范围最广、影响也最深远。兔毫又分为金兔毫和银兔毫两种。兔毫盏常常出现在宋代文人的诗句中,苏东坡就在诗词中提到了好几次。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鹧鸪斑也是比较名贵的一个品种,源自福建,在当时的斗茶家中十分流行。黄庭坚曾在始终提到过一种“金缕鹧鸪斑”,也就是金色纹路和白色斑点相结合的样子。这种建盏无疑是非常珍贵的,对技术要求极高,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运气。

曜变盏是极其珍贵的,世界上仅存三件,都收藏在日本,被日本人视作“国宝”。从公布的照片来看,这三个曜变盏都含有大大小小的圆形、椭圆形釉斑,有点像豹纹。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斑点周围的膜会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此外,曜变盏在光下会因为内反射会散发出宝光或是佛光。如果是黛绿色的光,那么在转动建盏的时候会时不时出现小珠状包裹体;如果是蓝紫色的光,就会时强时弱地闪动;如果是暗棕色的光,就会偶尔看到金色结晶。

论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宋代是我国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这宋代人对建盏的偏爱可以窥探到宋人审美观念的一角。

建盏不再仅仅是一种喝茶的器具,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不然,宋代的文人们也会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提到描写建盏、赞美建盏。

后来到明代时,由于茶叶冲泡的方式发生改变,建盏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建盏工艺才得以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