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原《楚辞;天问》诗解2大禹治水墬东南倾东流不溢羿焉彃日

 琴诗书画情 2023-03-08 发布于山东

屈原《楚辞天问》诗解2大禹治水墬东南倾东流不溢羿焉彃日

题文诗:
不任汩鸿,师何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行?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羽山,不施?伯禹,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续初继业,何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共工,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措?

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

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昆仑县圃,

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

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

烛龙何照?羲和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

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

负熊以游?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

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一蛇吞象,

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

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

乌焉解羽?真情自神,不神而神,不得不神.

【原文】
 
不任汩鸿[1],师何以尚之[2]?
佥曰何忧[3]?何不课而行之[4]?
鸱龟曳衔[5],鲧何听焉[6]?
顺欲成功[7],帝何刑焉[8]?
永遏在羽山[9],夫何三年不施[10]?
伯禹愎鲧[11],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12],遂成考功[13]。
何续初继业[14],而厥谋不同[15]?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16]?
地方九则[17],何以坟之[18]?
河海应龙[19],何尽何历[20]?
鲧何所营[21]?禹何所成[22]?
康回冯怒[23],墬何故以东南倾[24]?
九州安错[25]?川谷何洿[26]?
东流不溢[27],孰知其故[28]?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29]?
南北顺椭[30],其衍几何[31]?
昆仑县圃[32],其凥安在[33]?
增城九重[34],其高几里[35]?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36]?
西北辟启[37],何气通焉[38]?
日安不到[39],烛龙何照[40]?
羲和之未扬[41],若华何光[42]?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43]?
焉有石林[44]?何兽能言[45]?
焉有虬龙[46],负熊以游[47]?
雄虺九首[48],倏忽焉在[49]?
何所不死[50]?长人何守[51]?
靡蓱九衢[52],枲华安居[53]?
一蛇吞象[54],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55],三危安在[56]?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57]?鬿堆焉处[58]?
羿焉日[59]?乌焉解羽[60]?
 
【注释】
 
[1]汩(gǔ):治理洪水。鸿:同“洪”,洪水。
[2]师:众人。尚:推举,推荐。
[3]佥(qiān):全,都。
[4]课:考核,考试。行:用。
[5]鸱(chī)龟:一种神龟。曳(yè)衔:拉扯。
[6]听:通“圣”,圣德的意思。
[7]顺欲:顺从愿望。
[8]帝:上帝。刑:惩治,惩罚。
[9]永:长久。遏(è):幽闭,囚禁。羽山:神话中的山名,传说在东海海滨。
[10]三年:多年。三,虚数,表示多。施:施刑,判罪。
[11]伯禹:即夏禹,又叫大禹、帝禹。愎:通“腹”,这里指从腹中出来。
[12]纂(zuǎn):继续,继承。前绪:前业。
[13]遂:终于。考:死去的父亲。功:事业。
[14]续初:继续鲧的事业。
[15]厥谋:指禹治水的方法。厥,指禹。
[16]窴(tián):同“填”,填塞。
[17]方:区分。九则:九等。据《尚书·禹贡》记载,禹治水后将全国土地按质量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不同等级的土地征收赋税不一样。
[18]坟:区分,划分。
[19]应龙: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翼能飞的龙。
[20]历:经过,流过。
[21]营:营造,经营。
[22]成:完成,成功。
[23]康回:指共工。传说共工与颛顼争帝,败后盛怒,用头撞坏西北天柱周山,周山因而改称不周山,大地也因而向东南倾斜。冯(píng):通“凭”,满,盛。
[24]墬(dì):同“地”。倾:塌下。
[25]九州:传说禹治平洪水后把天下分为九州。安:什么地方。错:通“措”,设置,安排。
[26]洿(wū):凹坑,这里作动词用,使之成为凹坑。
[27]溢:满。
[28]孰:疑问代词,谁。故:原故。
[29]修:长度。古代历算家凭推测,有的说南北距离比东西距离短,有的说南北距离比东西距离长,很不一致,但都没有科学根据。所以屈原提出诘难。
[30]椭(tuǒ):狭长。
[31]衍:多余。
[32]昆仑:神话传说中的一座神山,为天帝和神人所居。县圃:神话中的山峰,在昆仑山上。
[33]凥(kāo):即“尻”,本指脊椎尾骨,或指臀部,引申为山之尾麓,山脊尽处。
[34]增城:即层城,神话中的地名,在昆仑山上。九重:九层。
[35]其高几里:据《淮南子·地形训》说昆仑山上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九寸”。
[36]从:由,出入。
[37]西北:指西北方的门。辟启:敞开。
[38]气:风。传说昆仑西北有“不周之山”,昆仑的“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淮南子·地形训》)。
[39]安:怎么。
[40]烛龙:古代神话中一种能照明的神物。
[41]羲和:神话传说中为太阳神驾车的人。扬:扬鞭。
[42]若华:若木的花。若木是神话中长在西方日落处的大树,据说太阳落在若木之下,若木的花就发出光芒。
[43]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这是针对昆仑山而问。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是冬暖夏凉、四季常青的仙境。
[44]石林:即“玉林”,昆仑山上有玉石树林。
[45]何兽能言:指为昆仑山守门的“开明兽”。《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46]虬(qiú)龙:古代传说中无角的龙。
[47]负:背,驮着。
[48]虺(huǐ):传说中一种有九个头的毒蛇。
[49]倏(shū)忽:极快地,忽然。
[50]不死:《山海经·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交胫国)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吕氏春秋·求人篇》说禹“南至……不死之乡”。
[51]长人:即长寿之人。一说指身材高大之人。守:一说守卫,一说指操守。
[52]靡蓱:分枝众多的浮萍。衢(qú):本指分岔的道路,这里指分岔的树枝。九衢,意即分枝众多,引申为枝叶交叠的样子。
[53]枲(xǐ)华:麻的花。
[54]蛇吞象:《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55]黑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在昆仑山。玄趾:疑为“交趾”,古地名,泛指五岭南。
[56]三危:神话中山名,据说在黑水之南,传说是座“不死山”。《淮南子·时则训》:“三危之国吗,石室金城,饮气之民,不死之野。”[57]鲮鱼:神话中的一种怪鱼,古书记载颇多,说法不一。《山海经·海内北经》:“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58]鬿(qí)堆:魁堆,大雀。鬿,同“魁”。
[59]羿: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善射。日:射日。bi,射
[60]乌:金乌,神话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脚神鸟。解羽:羽毛脱落。指鸟死。传说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羿奉尧命射落九日,日中金乌羽毛飘零,都被射死。
 
【译文】

如果鲧不能胜任治理洪水,众人为什么一致将他推举?都说不必担心,为什么不让他试着去做?鸱龟一个个牵引相衔,鲧有什么神圣德行?治理洪水将要大功告成,尧帝为何要惩罚他?把他长久流放在羽山,为什么那么多年还不放他?大禹从鲧腹中生出,怎么会有这种变化?禹接手父亲鲧未竟的事业,终于取得了成功。为什么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禹所用的方法却不相同?洪水如渊深不见底,禹是怎样将它填塞的?天下土地分为九等,禹根据什么来划分?应龙如何用尾巴划地?河海如何流通顺利?鲧经营了哪些事业?禹又为什么能治水成功?水神共工勃然大怒,为什么会使东南大地侧倾?九州大地如何安置?河流溪谷是怎样挖成?东流之水总不满溢,谁知这是什么原因?东西南北四方土地,哪边更长哪边更多?南北顺量比较狭长,又能比东西长出多少?昆仑山上县圃仙境,它的边际又在哪里?山中最上层的九层增城,它到底有多少里的高度?昆仑山的四面门户,什么人从那里通过?西北两面的大门敞开,什么气息从那里通过?太阳怎么会有照不到的地方?烛龙又能照耀何方?太阳没有升起之前,若木之花为何能照亮大地?什么地方冬天温暖?什么地方夏天寒冷?什么地方有岩石成林?什么野兽能说人话?哪里有独角虬龙,驮着黄熊游来游去?九个头的毒蛇来往迅疾,现在飘忽到了哪里?什么地方是不死之国?长寿的人掌握了什么秘方?蔓生的浮萍分枝极多,花寄生在什么地方?一口能吞下大象的长蛇,它的身子又有多大?黑水、交趾、三危在什么地方?延年益寿以求不死,寿命活到几时终止?传说中的鲮鱼生活在什么地方?怪鸟魁堆又在哪里?后羿怎样射下九日?金乌的羽毛又散落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