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教授:换个角度观红楼|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第一期纪要

 dy_xhui 2023-03-08 发布于贵州

图片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第一期纪要




2020年9月20日上午9:30-11:30,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辑部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文系、艺术学系倾情协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第一期在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直播平台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研究员担任学术主持,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南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陈洪教授,主题为“换个角度观红楼”,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孙伟科教授负责学术总结。本期论坛不仅受到红学领域研究者与爱好者的热切关注,还吸引了院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注意,超过3000人通过腾讯会议、哔哩哔哩直播平台在线同步参与,后续通过网络重播,观看者还在不断增加。

论坛开场,主持人张庆善研究员首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随后表达了对主讲嘉宾陈洪教授的恳切感谢,并热烈欢迎在线参与的老师与同学。在介绍陈教授时,张老师强调陈先生的博学多才在学界是有口皆碑的,是他非常敬佩的学者和兄长。陈洪老师是南开大学的“南开讲席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曾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现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天津市政府首席督学。学术建树方面,陈先生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佛学与文学关系,以及金圣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方面的研究都卓有成就,主要著作有《红楼内外看稗田》《结缘:文学与宗教》《中国小说理论史》《中国文化导论》《周易与人生智慧》《金圣叹传》等。张老师还指出,陈先生近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发表了很多重要见解,本次所讲主题“换个角度观红楼”更是令人期待,而对于究竟是何种角度,他本人也表示十分好奇,由此请出陈教授进行精彩的讲演呈现。

通过网络与同仁、朋友们进行红学交流,陈洪教授表示诚惶诚恐。在他看来,红学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且深不可测,故他谦虚地自称“槛外人”,并表明应邀来此分享心得,是希望在交流中听到批评意见,继续进步。随后,陈洪就“换个角度观红楼”的主题予以解释,他承认如此命题有点“取巧”的意思,因为在不换角度的情况下,“大家”已有诸多论著,所以不得不换个角度观察。在对其“角度”进行阐述时,所谓“红楼隔雨不分明”,陈洪认为红学的深不可测不仅体现在学问本身积累的丰厚内容,还有其区别于一般学术对象的独特性:

第一,曾经的政治风雨。陈老师提到,《红楼梦》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一度相当密切,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出现过“不读红楼只能算半个中国人”的案例,再如20世纪50年代初的“小人物事件”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红楼梦》比喻等。陈教授强调,以上所举虽不完全是学术性问题,但对学术研究并非没有影响。

第二,学术界的“两军对垒”。陈洪认为,这种对峙首先表现在索隐(旧红学)与考据(新红学)方面,新与旧的相互对立非常明显;其次是红楼(《红楼梦》)与石头(《石头记》),120回的程甲本或程乙本均用《红楼梦》,抄本则用《石头记》,两者的观点对立在近年来较为尖锐。

第三,“民科”的奇谈怪论。陈洪关注到,《红楼梦》的民间科学家有非常多的奇怪论调,如上世纪80年代发明出的“八卦红楼”一度有相当影响。

图片

紧接着,陈教授分别对两位文化大家俞平伯先生和赵朴初先生的红学观点进行了解读,认为俞平伯先生是与胡适几乎同时开辟新红学的学者,两人的研究是相互呼应的,但在其晚年的文章《漫谈红学》中,俞先生已表现出对两大红学派别(索隐与考证)研究路径的否定,认为当以小说观之,不必做实;赵朴初先生学养甚为丰厚,曾于读《红楼梦》后作诗,感叹“人情僧梦虎,世事疠怜王……稗官原是史,尽信亦何妨”,陈教授认为此观点看似与俞先生相反,但实际上是相通的,读了《红楼梦》,就知道世事反复无常,赵先生的意思是《红楼梦》所写虽非实事,然其中意味却反映了历史上最精华、最深刻的人情世事。

根据以上现象及主张的引证,陈洪教授进一步抛出他的问题:《红楼梦》中所写,是真实的事情吗?以此为引,他对自己观红楼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即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时,不妨试试别样路。陈老师是从具体对象出发来对其所转换的思路进行说明的,他指出,就《红楼梦》读者尤其是一般读者而言,他们首先关注的人物是林黛玉;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即,林黛玉由何而来?对此,陈教授首先分别数点了新、旧红学的观点:旧红学有林黛玉是董小宛、朱彝尊、“甄嬛”等说法,新红学则认为《红楼梦》所写乃曹氏一门真事,林黛玉为曹雪芹的表妹或情人。在陈洪看来,此类观点要么没有依据、要么大煞风景,无法接受和认同;他认为,换一种思路(即一般文艺学的ABC问题),完全可以弄清楚林黛玉从何而来的问题。

陈洪指出,小说人物形象是作者心营意造的结果,然心营意造是需要材料的,而材料不排除历史人物或亲身经历过而受到的某种启发。但陈教授更强调“采得百花酿蜜后”,肯定“酿蜜”在于心营意造,并指出除历史人物、人生经历启发外,心营意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来源,这就需要从文本出发进行揭示。此处,他以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一段为引,尤其突出林黛玉与薛宝钗二人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陈洪认为,此段话中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其中涉及三个问题:

一、写的是谁?答案很明显,写的是林、薛二人。

二、何以“合二而一”?册页中其他人均是单判,一人对应一首诗和一幅图,为何反而两个最重要的人合用了一幅图和一首20字的诗?

三、从典故的阐释入手。陈洪指出,此首小诗中包含两个典故,典故中的文化血脉可以带来很多启发。上联“德”“才”分举,“停机德”和“咏絮才”是典故;下联“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玉带林”颠倒后为林黛玉,“咏絮”指谢道韫,这一典故记载于《世说新语》中,以谢道韫比林黛玉,说明林与谢一样是才女。“停机德”出自《后汉书·列女传》,是贤妻的代名词。“停机德”与“金簪雪里埋”对应,“咏絮才”则同“玉带林中挂”相关。单就“咏絮才”与“玉带林”言,作者将谢道韫与林黛玉相比拟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进一步解读,陈洪提出这首诗将谢、林并举的前提是“才”,其原因有二:一、已明显说出是“咏絮才”;二、与前面“停机德”对应,区别于一般的“德才兼备”,此处乃是“德才分殊”:将“德”给了薛宝钗,将之比作乐羊子妻;把“才”给了林黛玉,使其与谢道韫作比。

更进一步,陈教授继续发问:将林黛玉比作谢道韫,是仅仅着眼于才吗?或者说,除才女身份外,谢道韫还有其他文化内涵吗?他认为这需要回到《世说新语》的另一典故,济尼评谢道韫与张玄之妹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世说新语·贤媛》)。据此,陈洪注意到,谢道韫在历史文化中兼备双重身份,即“咏絮才”(才女)与“林下”(率情任性);并认为这两种文化身份均表现在林黛玉(“咏絮才”之“才”与“林下”之“林”)身上。同时,“林下”与“闺房”亦是相对的,“闺房”指女性、贤妻的活动空间及约束,“林下”所要挣脱的正是这种约束,两者对照,一指才情、个性、真率,一指德行、修养、礼教。为说明“林下”具有超越少男少女恋情的文化内涵,陈教授还对其本义、特征及相关人物事迹、文学表达等进行了引证分析,点明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本质(“名教”强调人顺应社会的一面,“会做人”,具体表现为稳重、敬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与之相对,“自然”则强调放任情性,重自我,表现为潇洒、通脱,多数情况下处于社会边缘)。随后,陈洪老师由浅入深地继续探讨“林下”与林黛玉的关系:

两者间有由浅入深的关联。第一,“林下”与姓氏之“林”;第二,与“德”对举之“才”;第三,黛玉在大观园的居所“潇湘馆”,别号“潇湘妃子”,喜爱“竹林”;第四,描写黛玉、尤其是与宝钗对照描写时,其性格中“纯任自然”“率情任性”的一面特别突出;第五,“孤标傲世”的精神气质,与嵇康、阮籍相呼应;第六,与“薛”对峙的人际关系,恰与历史文化中“闺房之秀”同“林下风气”的对比相呼应。根据以上六点,陈老师认为,作者是有意识地把历史文化传统中的“林下风气”和“才女”血脉赋予林黛玉。由此,还连带出一个难题,即小说钗黛关系的两种解读:从文本看,“德”与“才”、“闺房”和“林下”是同构关系(“闺房”强调“德”,“林下”强调“才”);从文本出典(“停机”与“咏絮”、“林下”与“闺房”)看,林与薛的关系是对峙而非对立、偏爱而非并重,陈洪指出,这种微妙关系的描写,浸透了作品的矛盾倾向,正是其艺术张力所在。

图片

基于以上分析所得,陈洪教授进一步尝试从文化血脉角度出发考察传统,并分别进行了举例论证和说明。

首先,“林下”意象与“闺房”意象的关系变迁。

《世说新语》中,两者是对比、对峙而非对立冲突的,对两者都是予以肯定但又是有所偏爱的。陈洪指出,将两种意象搁置在一起来解释超出女性评价范围的做法,在文化传统中不乏其例。譬如,明代中后期文坛领袖王世贞在《跋赵子昂枯树赋真迹》时,将赵孟頫的书法和褚遂良的进行对比,说“褚妙在取态,赵贵主藏锋;褚风韵遒逸飞动,真所谓'夫人有林下之风’;赵则结构精密骨肉匀和,'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他把“闺房之秀”“林下风气”用于书法评价领域,变成普世的审美类型,一种强调“遒逸飞动”,一种强调“结构精密”,两者并重。再如,《红楼梦》写作的乾隆年代社会稳定、国势强盛,比较注重文化建设,除《四库全书》外,还编订有《石渠宝笈》(书画著录文献),其中《碧琅庵图跋》曰:“天地灵敏之气,钟于文士者非奇;而天地灵敏之气,钟于闺秀者为奇。管氏道升,赵魏公之内君也。贞静幽闲,笔墨灵异,披兹图,捧兹记,真闺中之秀。”据此段引述,陈洪有以下结论:

第一,其中“天地之气所钟”亦是《红楼梦》中语,陈洪指出,虽无法证明《红楼梦》中话语源自于此,但至少表明这一思维方式在当时是可以互文参照的。第二,就世人理想言,既希望是“闺中之秀”,又追求“飘飘乎有林下风气”,也是两种审美风格的合一。第三,“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成为一种趋势。此外,又如明末叶绍袁《午梦堂集》中的《鹂吹集序》言:“吾姊之为人,天资高明,真有林下风气。古来女史,桓孟不闻文藻,甄蔡未娴礼法,惟姊兼而有之……独赋性多愁,洞明禅理不能自解免……良由禀情特甚,触绪兴思,动成悲惋。”其中涵义,陈老师认为有二:一、更倾向“林下风气”,而说“兼而有之”;二、姐姐的形象性格与黛玉对禅理的洞明相通。最后,林语堂的“双姝”模式,也是两种风格的合体,诸如《京华烟云》《红牡丹》《赖伯英》,均是替代《红楼梦》而生的。基于此,陈洪结论如下: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林下”与“闺房”意象是不绝如缕、影响极深且有所发展变化的。

其次,与《午梦堂集》的另外关联。

陈洪提到,《午梦堂集》中九次提及“无叶堂”,是天界“女儿的世外桃源”,不允许男子出入,有似于《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再如叶小鸾妙才、体弱、成亲前暴卒的形象与遭遇,以及书稿的流传与影响,至少能与《红楼梦》构成一种相互映照的互文性关系。

至于索隐派、考据派的研究观点,陈老师认为也不必因噎废食。他引入纳兰性德的《摊破浣溪沙》一词,其中以“冷雨葬名花”“林下道韫家”关联,纳入一首词中,其语词、意象或营造的氛围确实是令人深思,联想到林黛玉的命运也并不牵强。借此,他想说明的是,接近的时代、相似的情调、以代表性才女的命运抒发人生感慨至少是一致的;而《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名作,所吸纳的营养并非止于一端,或言,灌入其中的文化血脉不止一端。

基于以上论点,陈洪教授所得结论如下:《红楼梦》的成书,吸纳了大量文化传统中的要素,所以,简单将之视为“自传”或是“影射”式的“写实”是违背文学创作常识的。在解读《红楼梦》时,寻绎文化血脉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当然,他也强调,这需要读者、尤其是研究者多多读书。

“林黛玉从何而来”的问题追溯到《世说新语》中“林下”与“闺房”的关系,进而讨论黛玉、宝钗双峰对峙的关系,再关注这对关系在历史文化中的演变,并总结其超越少男少女恋爱的、更有文化意味的文学形象。在此之后,陈教授另举了两例,借以说明用“文化血脉”解读作品,也会有所发现。他认为《红楼梦》的许多解读都与《周易》有关,比如贾宝玉著名的“水”“泥”论,就是《周易·咸卦》中卦辞思想观念的体现。其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以“山”与“泽”两种物象喻少男、少女;第二,“男下女”“感物动情”,在两性关系相处中,男性应该更温柔、谦虚(如贾宝玉)。再如《红楼梦》中的“非木石”及与之相关的“碍语”(与当道不容、犯了忌讳的话),联系雍、乾之际的意识形态大事件对“非木石”(同时也包含与曹家休戚相关的奏章等)的反复强调,陈教授认为,《红楼梦》对官方习用语“木石”的标举(“只念”“偏说”),绝非仅仅与姓名有关,在文化血脉上,它表现的是与社会通行价值相背离的意识观念。结合当时特殊的文化背景,陈洪表示,“非木石”这个词对于理解全书所带有的异端倾向应该有帮助,对于理解《红楼梦》研究批评史中所谓“碍语”至少可备一说。

图片

最后,陈洪教授引用二知道人的原话,“太史公记三十世家,曹雪芹只记一世家。……然雪芹记一世家,能包括千百世家”,认为此句在一般的典型性解读之外,也含有文化血脉的意味:正因为其中注入了非常丰厚的文化血脉,所以表现出的才不是单独、个别的故事,而是对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古代社会文化、文化观念的浓缩,是浓缩之后的艺术表现,然后才具备永恒的生命力,才能打动千万计的人心,也才有说不尽的红楼。

张庆善研究员衷心感谢陈洪先生的精彩讲授,表示自己和在线观众一样获益匪浅、受到很多启发。张老师认为,陈教授从文化血脉角度牵涉到《红楼梦》的成书、解读,正是其博学多才的即时印证,并希望今后还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请陈老师来讲《红楼梦》。随后,在石中琪老师的组织下,陈洪教授与张庆善研究员和在线观众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互动,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耐心回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董梅副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讲收获,她很认同陈教授对《红楼梦》的解读方式,认为他经由对《红楼梦》的文化、文学传统以及切近时代文学文本的爬梳而推导出文本间的互文关系,这种学术态度是值得后学晚辈钦佩并借鉴学习的。董老师还提到,陈教授关于叶小鸾与林黛玉形象关系、《午梦堂集》中“女儿国”与太虚幻境相通的设想与论证是令人信服的,并表示往后会更多关注这方面资源、进行思考。

在学术总结阶段,孙伟科教授这样说到:陈老师此次的讲座是一顿丰盛的学术大餐,为网络上几千观众共飨。本次讲座精彩而热烈,为红学论坛建立了很高的起点,正符合论坛高端、学术、引领的宗旨。孙老师表示,他在学习中最大的感受在于陈洪老师细致具体的讲述中还充满着深刻的学科反思精神,一开始讲俞平伯先生的观点,进一步指出《红楼梦》索隐方法过多地附会历史、考证方法则完全把《红楼梦》看作曹雪芹家事,正是基于这样的偏颇和缺漏,陈老师转换了观红楼的角度,用文学解释文学,践行了“《红楼梦》研究要回归文学本位”的学术理念。孙老师还展望了红学论坛后续的进行,希望大家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张庆善研究员再次感叹陈洪教授观红楼的角度换得好,让人大开眼界,对更深刻地理解《红楼梦》、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大有裨益,最后,他以主持人的身份向陈洪教授致以感谢,随即宣布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石中琪老师邀请陈洪教授向大家告别,与在线观众定下“经常相会于红楼内外”的约定。据石老师透露,下次论坛暂定于9月30日上午9:00-11:30,期待再次与红学爱好者相会于红学盛宴中!




















主讲嘉宾




















图片

陈洪,南开大学“南开讲席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入选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原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曾任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兼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天津市政府首席督学;兼任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人民大学国学院学术委员等;担任《文学遗产》、《天津社会科学》等报刊编委,《文学与文化》杂志主编。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与宗教等诸多方面,著作主要有《红楼内外看稗田》《结缘:文学与宗教》《中国小说理论史》《中国小说通史》《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化导论》《周易与人生智慧》《金圣叹传》《六大名著导读》《亦侠亦盗说水浒》《国学讲演录》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