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名作家王朔:这辈子最对不起前妻和女儿,但我死后遗产归徐静蕾

 心灵牧场书馆 2023-03-08 发布于河南

有这么一个作家,他用撒泼式的语言和百分百的诚意,满身非议地与被众人拥趸的伪崇高较量。

他笔下的人物没有英雄主义,说其中大多是毫无社会价值的流氓观点,也毫不夸张。

文章图片1

王朔

爱他作品的人爱死了他,讨厌他作品的人又对其厌恶至极。

他是王朔,在文艺界掀起了风浪,在生活中肆意张扬。

即便已经过了六十耳顺的年纪,身上那股子混不吝的气息,还未完全褪去。

王朔是典型的“北京大院子弟”,良好的家世并没有将其培养成中规中矩的模样,反倒令其野蛮生长、肆意张扬。

有人称他为“流氓作家”,他作品里的市井气扑鼻,与主流意识形态激烈碰撞,毫不相让。

然而,满腹才华的浪子,终究还是在感情上犯了错。

文章图片2

前妻沈旭佳,前女友徐静蕾,都是王朔绕也绕不过的曾经。

大院子弟成长史

虽说王朔是典型的“北京大院子弟”,根上却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王朔的家世,无疑是令很多人所羡慕的。

1958年8月23日,王朔出生了,父亲是解放战争出来的团级干部,母亲在朝鲜战争时是一名随军军医。

按说,如此军人世家长大的王朔,该是个一身正气、规规矩矩的人物才是,偏偏他却生性热爱自由,即便严格的家教,也无法将其左右。

文章图片3

王朔

在王朔尚且没有什么记忆的时候,一家人便从南京搬到了北京,一家人理所当然地住进了军区大院生活。

由于父母时常公务在身,能够陪伴王朔的时间少之又少,经常是几个星期才会去幼儿园接一次王朔回家。

童年的记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自由惯了的王朔,直到成年甚至步入老年,也同样没有学会如何收敛自己的不羁。

他的文字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隐隐带着他的影子。

就因为小学有个叫王岩的女孩子与自己同名,王朔便死活央求着父母给自己改了名字。

说到底,这人身上打小就有着一股子大男子主义。

文章图片4

王朔当兵

王朔的学习称不上拔尖,但也顺利念完了高中,只是,彼时尚未恢复全国高考,学业被迫中断后,王朔被家里送到了部队去当兵。

都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在部队的年月里,王朔的个人风格愈发强烈。

当所有人都在演讲会上陈词滥调、千篇一律的重复观点时,王朔充分发挥了大院子弟的“贫”,言语幽默却不失犀利,一口京腔儿之下,带起的是掌声一片。

从那时起,王朔便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优势,王朔不想糟践了自己的那份文采。

考大学对于王朔而言,是个渴望实现的念想,偏就不巧,他入伍的这一年,高考恢复了。

周遭的战友都在躁动着想要参加高考,王朔自然也不甘落后。

文章图片5

《解放军文艺》杂志

适逢海军整编,被分到仓库工作的王朔有了更多的个人空间,于是他一头扎进了高考备考中。

备考的日子里,王朔开始提笔写作,不料这大学梦虽未实现,作家路倒是走得不错。

《等待》是王朔创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那是1978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稿的王朔没有想到,第一次投稿,便被《解放军文艺》刊物发表了。

报社寄回来的稿费令王朔感到开心,但更开心的是,他的文采被认可的感觉。

从此爱好变成了事业,王朔靠着写作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然而,1983年,25岁的王朔开始不安于现状。

他同几个朋友一起张罗着经商,结果是之前攒下的稿费被赔了个所剩无几。

文章图片6

随后王朔想着,既然自己没有经商的才能,倒不如充分发挥优势,将写作进行到底。

正式确立了人生方向,王朔确信自己未来可期。

1991年,王朔的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收获好评无数,自此,王朔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他不仅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还有很多作品被改编成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由宁静、夏雨、陶虹、耿乐等主演的电视剧《阳光灿烂的日子》,便是由王朔的《动物勇猛》改编而来;而由叶京执导,佟大为、白百何领衔主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则是由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改编而来;就连90年代大热的《编辑部的故事》,王朔也曾参与过策划与编辑工作。

此外红极一时的综艺栏目《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等,也都是由王朔参与编剧、策划等工作的。

文章图片7

王朔的才华显而易见,有的是人乐得为其才华买单。

然而,都说才子总多情,王朔也没能逃过这个魔咒。

白月光与蚊子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王朔自然也不能免俗。

1984年,王朔同着好友马未都去往北京舞蹈学院找朋友,就是不经意的一眼,王朔便爱上了那个名叫沈旭佳的姑娘。

此时的沈旭佳已经快要毕业了,在校期间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还曾获得过华东地区舞蹈比赛的奖项,是个名副其实的才女。

彼时的王朔,还没有在文坛崭露头角,满腔年轻人的热忱也未能完全打动沈旭佳的心。

文章图片8

好在,王朔从来不是个半途而废的人,有才华、有样貌又有性格的姑娘,对于王朔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王朔的风趣幽默,和一股子大院子弟特有的“京味儿”,都使得他看起来十分有魅力。

二人的关系一直悬而未定,直到沈旭佳毕业进入了歌舞团,才慢慢了解了自己的心意。

为了跨过二人之间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沈旭佳主动邀请了王朔来观看自己参演的舞蹈剧《屈原》。

爱情的火花终于成了燎原之势,二人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就此确定了恋人关系。

骨子里带着文艺的王朔,曾在作品《浮出水面》中,记录了二人的感情生活。

文章图片9

大家都以为二人会越来越好,会携手相伴到老,就连他们自己也是如此认为的。

恋爱过程甜蜜非常,沈旭佳也一度确信,王朔就是自己想要共度此生的男人。

时间转眼来到了1986年,这一年,凭借着《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王朔迅速爆火。

与名气一同袭来的,还有令旁人咂舌的巨额稿费。

1987年,王朔和沈旭佳结束了近四年的爱情长跑,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当时二人婚礼的费用,用的就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稿费。

文章图片10

王朔和女儿

一切顺风顺水,二人的感情尚未因婚姻而转冷,次年出生的女儿更是使得这个家更加完整。

然而,当沈旭佳一心投在了丈夫和女儿身上时,她与王朔之间的距离却渐行渐远。

白月光也好,朱砂痣也罢,随着岁月的磋磨,都变成了米饭粒和蚊子血。

到了1988年,王朔的事业已经到达了一个小高峰,在影视圈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四部小说被翻拍成影视剧,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无疑是一件极尽利好的事情。

一方面,王朔的作品被更多人所熟知和喜爱,另一方面,又说明了王朔的作品是具备极高商业价值的。

写作或许是出于情怀,但是作品变现,才是每个作家都无比渴求的事情。

文章图片11

于他人而言艰难万分的事情,于王朔而言似乎轻而易举、水到渠成。

王朔不仅仅是作家,同时还是一名编剧,这样的人才在当时的影视圈,受到的是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一个家庭中,当一个人大步向前,而另一个人留在原地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厌倦感。

王朔渐渐开始厌倦曾经的白月光,厌倦了自己曾经费尽心力追求过的沈旭佳。

这种心思一旦萌芽就很难压制,距离二人婚姻的崩坏只差最后一根稻草了,而这根稻草就是随后出现的徐静蕾。

有才华、有相貌、有个性,徐静蕾代替沈旭佳,重新成为了王朔心中的红玫瑰。

文章图片12

徐静蕾

此时的王朔还不知道,这一生,他最愧对的三个女人便是后来的前妻沈旭佳、女儿和前女友徐静蕾。

一地鸡毛

幸福的三口之家多出了第四个人,平静的生活顿时变成一地鸡毛。

1994年,36岁的王朔遇到了20岁的徐静蕾,16岁的差距非但不是隔阂,反倒将二者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彼时的徐静蕾张扬肆意,清冷的气质和她酷飒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很难有人不对其着迷。

无论是极佳的外形条件,还是充分的人格魅力,都使得徐静蕾拥有众多的追求者。

文章图片13

王朔和徐静蕾

只不过,许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人,都难逃一个通病,她们往往更注重感觉。

这个“感觉”就很玄妙,无关外形、无关经济,甚至不在乎是否突破了道德底线,她们更多的是在乎所谓的灵魂相吸。

因此,当王朔被徐静蕾所吸引的时候,徐静蕾也不出意外地被王朔所吸引了。

对于王朔已婚有女儿这件事,徐静蕾是清楚的,但是,她并不在乎。

她喜欢与王朔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二人之间总是能迸现出灵感的火花来。

有时或许只是一个眼神,半句未能讲完的话,都能让对方清楚自己的心意,这便令二者产生了对方才是自己灵魂伴侣的幻觉。

文章图片14

王朔忘记了家中的妻子,也不顾及尚且年幼的女儿,就这么一股脑扎进了这场不道德的恋爱当中。

太多人都在打着爱情的名义耍流氓,这两个人亦是如此。

同床共枕的妻子怎么会感受不到丈夫的变化,沈旭佳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沈旭佳是绝望的,曾经的美好还历历在目,她想不通为什么丈夫会走上了岔路。

但是,她并不想放弃这段婚姻,她曾陪伴着王朔从默默无闻到声名显赫,是她陪着王朔吃了那么多的苦,也是她亲眼见证了王朔的成功,她不甘心这样的硕果,就要拱手他人。

于是,沈旭佳自欺欺人地包容着、等待着,等待王朔能够及时醒悟,等待王朔能够重归家庭。

可惜的是,无底线的容忍换来的是王朔的肆意践踏。

文章图片15

此时的王朔已经不在意沈旭佳的感受了,他自顾自地提出了要搬到酒店去住,说这样更有利于他的创作。

从始至终,王朔都没有安慰过不安的妻子,于他而言,日子就这样得过且过最好,白月光和朱砂痣他都不想放弃。

人总是这样贪心不足,他喜欢徐静蕾带给自己的激情,又知道自己需要沈旭佳来为自己操持家事。

尽管对于王朔,沈旭佳已经失望至极,但她仍抱着一丝浪子能回头的幻想。

她想着,王朔总归会处理了与徐静蕾之间见不得光的恋情,却没想到那二人完全不懂得低调为何物。

这段恋情于王朔和徐静蕾而言,无疑是一段黑历史。

文章图片16

徐静蕾

说什么真爱至上、敢爱敢恨,不过就是一个出了轨的男人,和一个与有家室的男人厮混的女人之间的艳事罢了。

王朔对于徐静蕾而言,与其说是宠爱倒不如说是放纵,他甚至允许徐静蕾以第三者的身份登堂入室。

对于沈旭佳而言,这无疑是兜头而来的羞辱,是忍无可忍的事情。

沈旭佳对王朔最后一点爱意与期望终于分崩离析,1996年,沈旭佳正式提出离婚,而王朔没有说不的权力。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被王朔亲手拆散了,而王朔也并没有伤春悲秋,毕竟,徐静蕾还在他的身边。

因为这段背德之恋,王朔在编剧圈声名狼藉,只是,无论是王朔还是徐静蕾,都不曾去在意外界的评论。

文章图片17

借着王朔的东风,徐静蕾在演艺圈风生水起。

凭借由赵宝刚执导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饰演女主角的徐静蕾成功跻身“四旦双冰”之中。

之后,又是靠着王朔搭线,徐静蕾靠着《来往楚天的地铁》,斩获“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之后,王朔多次亲自“操刀”,只为能够为徐静蕾量身打造她想要的角色。

这样高调的作风,甚至一度使得部分人开始怀疑,当初抨击他们的恋情是不是错了。

不过,之后两个人却没有如当初一般爱的惊天动地,反倒是渐行渐远,最终和平分手成了朋友。

就像徐静蕾所说的那般,王朔是她事业上的贵人,也是她生活中的贵人,但是他们都不是彼此对的人。

文章图片18

此时的王朔,再次想起了自己的前妻沈旭佳,想要同其复婚,重获家庭的温暖。

但是,沈旭佳早已对王朔失望至极,果断拒绝了王朔想要复婚的想法。

就连多年后女儿的婚礼,自知亏欠良多的王朔都没有出席,或许在潜意识里,他是知道的,他从来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而在王朔最落魄的时候,徐静蕾曾经出手相助,直接买了一套别墅送给他。

也因着这份恩情,王朔曾公开表示,尽管这辈子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妻子和女儿,但是死后的财产归徐静蕾所有。

而同样,王朔也曾说过:“我对不起女儿,对不起沈旭佳,我是她俩的奴隶。”

文章图片19

然而,这些话早已没有了意义。

只能说,那些曾打着爱情旗号上的头,终究不过是一地鸡毛,不得善果罢了。

就像王朔曾经说的那般,人生这场戏,他演砸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