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乡血案为民请命却蒙冤的袁廷蛟

 bookyls 2023-03-08 发布于广西

       ●《东乡血案》爆发


     同治十一年(1872),虾耙口(时属南坪乡,今属厂溪镇梨子村)打铁为生的农民袁廷蛟(?—1879年),不满县衙局绅浮加赋税,与堂父李经良赴京控告,却因不识门路误投到北京步军统领衙门,被押解回成都训办。四川提督吴棠不问青红皂白,给李、袁二人扣上“违例上控”(越级上访)的罪名,将李经良杖责一百大板,戴枷示众一月,袁廷蛟减一等,杖责九十,戴枷示众二十五天。

     初进京告状就这样以失败告终。袁廷蛟等人虽然受尽枷号责杖之苦,但斗志不减,不屈不挠,定要等待时机,改进策略,为人民伸冤诉屈。

      光绪元年(1875),袁廷蛟等人率领700余农民聚集于东乡县(今宣汉县东乡镇)城南州河对岸观音岩,竖起“粮清民安”大旗,要求清算粮帐。附近乡民纷纷响应,不数日,人数很快增至二三千人,声势日渐浩大。东乡县令孙定杨禀告绥定府(今达州市)请兵“戡乱”。知府易荫芝于是亲自带兵来到东乡,密谋用计诱捕袁等农民领袖。许愿明年按袁的要求,以钱二千五百文完粮一两,然后叫民众派代表赴绥定府核算历年粮账。袁廷蛟派邓洪熙等八名代表到绥定府对质算账。但到知府后,代表被扣押,官府并以此要挟。袁廷蛟得知消息后遂带乡民数千人到知府衙门,要求释放八名代表。易荫芝被迫暂时释放八名代表。袁廷蛟见贪官污吏言而无信,于是率领乡民继续驻扎观音岩,决计不达算清粮税目的,绝不收兵。孙定杨再次夸大事实上报袁等聚众谋反,易荫芝随即上报成都请兵。四川总督文恪决定派兵镇压,命提督李有恒带兵四千五百到东乡清剿

     光绪二年(1876)3月3日,驻官渡场(今新华镇)李部前营官兵,向老百姓强取食物,又逼奸赵姓妇人,捕去王英祥,杀死其岳父郭某,数百乡民汇聚场后大梁子要求释放王英祥。下午,清军抄袭,人群逃散。当晚,清兵烧毁高磴子、王家坪、廖家山等处民房数十间。数千武装兵勇,血冼普光、黄金、厂溪、官渡、虾耙口等场,将一村一寨不分善恶、男女、老幼而尽杀之,“举无数无辜之老弱妇孺而屠戮之”。至4月17日,烧毁民房千余间,杀戮一千数百余名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孺,血流中河,染红一江清水,酿成惨绝人寰的“东乡血案”。

    ●袁廷蛟告状及朝廷判决

    清兵镇压的当晚,袁廷蛟和其儿子袁能柏侥幸逃脱。袁得知绥定府白衣(今属平昌县)人吴镇时任广西道御史,能秉公办事,其母住于绥定府。袁辗转潜入吴家,向吴母哭诉东乡冤情,央求吴母函告吴御史代奏。吴母令袁廷蛟改装更名,扮作吴府仆役随其进京,向时任浙江、广东、广西监察御史吴镇具呈实情,由吴镇向朝廷奏报了“东乡血案”真相,一场大血案就此暴露在世人面前。

    光绪帝降旨“令文恪一并查奏”,四川总督文恪却极力为李有恒辩护,奏称袁廷蛟煽动乡民叛逆朝廷与清兵对抗。文恪奏折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于是朝廷下旨将绥定知府易荫芝降职,将袁廷蛟从北京解回成都关押。当年秋,朝廷调湖广总督李翰章(李鸿章之兄)督川,令李翰章和文恪共理此案。

     光绪三年(1877)正月,清廷忽又调李翰章回湖广任上,文恪调离四川任山东巡抚,原山东巡抚丁宝祯改调任四川总督。丁宝祯督川后对“东乡血案”基本上维持文恪观点,诬袁廷蛟“聚众谋叛”,“拟斩”。

    陕西道监察御史李延萧奉旨稽查,认为地方官员上报案情不实,处理欠妥,便联合翰林院侍讲学士张佩纶(李翰章女婿)再次复查。慈禧太后便令曾任两江总督的开县人李宗羲“就近前往,确切查明,据实具奏。”

    最终,慈禧太后采纳了李宗羲的调查和张之洞的奏疏。光绪四年(1878)10月10日,刑部审结全案。判定:袁廷蛟并非叛逆,众寨民自非叛党;孙定扬、李有恒斩立决;雷玉春等革职;涉案“局绅”发配边省服苦役。这个时候,袁廷蛟及其子能柏还关在成都狱中。可是四川总督丁宝祯暗令手下在狱中将袁氏父子密杀,然后以“病死”上报。朝廷再铸“永不加赋”的铁碑立于东乡县衙前,以抚民心。

●为民伸冤的袁廷蛟却冤死及乡民哀挽

     袁廷蛟之妻艾氏在亲邻资助下去成都领尸,回乡所过场镇,群众自发焚香烧纸悼祭,到达东乡县境后抬柩遍游20余场,乡民跪拜哀挽。

       为此,同县人吴德澐撰《东乡哀》以祭之:

吁嗟噫嘻哀哉!太守之政猛于虎,将军之令毒于虺,不留余地,酿成祸胎。曾记频年催租吏,暮夜村中捉人去。駴闻县官坐堂上,钳网高张堂下惧。惨矣乎,民可哭,昊天不吊,沃土不熟。今岁无麦,明岁无谷,质妻鬻子,补疮剜肉。正供奚能免,差役突来如,云是吾皇征薄海,胡为邻邑迥不符,街头巷议走相告,大半县官喜渔牟。民曰:诉之长官,长官不察;诉之有北,有北不纳。归来哭城城欲崩,如此怨海可岭人!阴霾匝月竟不开,中有死气泣鬼神,蠢兹编氓计太左,振臂一呼从者夥,谓食墨令之肉寝其皮,谁曰不然皆曰可。吁嗟噫嘻哀哉!县官纷拏白太守,由来兔死狐当悲,太守凭城思脱兔,辞加民罪沟中推。羽书旁午大骚动,连营急于星火来。谢氏之子李将军,残仁从此判人禽。谢军空化猿鹤去,天阴雨湿饥枭鸣。于时令下,扫境锄根,毋教漏网,玉石俱焚,法重心骇,命贱威尊,敢当昼晦,荼毒生灵。须臾尽扫众峰出,杀人如草不闻声,父兄子弟变为鬼,肝脑涂地万家毁。魂兮魂兮去匪遥,妇女伤心他人毁,求死不得怨奈何,谁教夫婿空贻悔。至今田庐等丘墟,碧磷白骨长累累。独恨李将军,城门失火池鱼惊。布告连驿夸奏凯,群丑洗净潢池清。余曰:当今为官皆为暴,养寇胜养兵,文臣虐酷武臣喜,不畏泉台牒诉纷。我今散发狂歌欲斫地,聊酒一副热泪当招魂。

      袁廷蛟不惧生死,仗义京控,为民伸冤却冤死,可歌可泣,值得东乡人民永世纪念

●后世纪念


雕像背后的碑文是:袁公廷蛟,本县虾耙口场农民铁匠,生年不详。清同治年间,县中官绅勾结,浮派爆敛,民不聊生。袁领衔府控省控京控,求减重负,然官府上下相护,反加袁刑杖。光绪元年(1875年)5月19日,袁率七八百人聚城南,旗书“粮清民安”,仍求清账减赋。知县孙定扬污叛请剿,提督李有恒挥兵烧杀三月,黄金、厂溪、官渡、虾耙口等场,村社为墟,数千农民血漫中河,举国为之震惊。袁公刀丛脱身,乔装再次上京诉冤。慈禧摄于朝野责难,于五年十月,判斩孙李。虽定袁非叛逆,却暗杀于成都狱中。虽铸铁碑永不加赋,而实加派如常。封建专制草菅人命,前人已为:东乡哀,今人又做:巴山秀才。千古血案,永志人民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