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达探域立殊功

 青诗白话 2023-03-09 发布于北京

       王小谟院士是我的长辈校友,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他一辈子从事雷达技术研究,是我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2023年3月7日凌晨一点,从微信朋友圈中,我突然看到讣告“沉痛哀悼王小谟院士”,感动十分震惊;悲恸之余,往事在脑海中一桩桩浮现。
       1993年,时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研究所所长的王小谟,从偏远的贵州调到北京,就任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并兼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不久,时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同为雷达技术专家的王越院士登门拜访,欲聘请王小谟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我那时在校长办公室工作,有幸陪王越校长一同前往。王小谟院长表示自己一直在科研一线工作,对教学并不熟悉,受聘兼职教授恐力不从心,有辱使命。第一次见面,王小谟长辈学者谦逊、诚恳的态度,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5年上半年,学校开始筹备55周年校庆及成立校董事会等重大事宜,我和校友会办公室主任高德惠同志陪同时任常务副校长焦文俊教授,又一次拜访了王小谟院长。这一次,王院长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将出席校庆盛典并担任校董事会董事,同时答应将力促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成为董事单位,爱校、助校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年,王小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连续两年出席王越校长组织举办的院士新春联谊会,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作为联谊会具体操办人,我有幸多次目睹王小谟院士风采,聆听他的教诲。

       王小谟院士自谦:“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并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他领衔研制的“空警2000”预警机,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奖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王小谟院士遂从全部500万元奖金中拿出450万元,又通过各方努力共筹措得2000万元,设立了雷达创新奖励基金,每年奖励3名在雷达和预警探测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或有重大创新的年轻学者。
       1998年离开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岗位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王小谟院士。没想到20多年后,我又和这位杰出的前辈学长续上了缘分。2020年,中国科技馆联合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共同策划实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项目,花了近半年时间逐一采集全部健在获奖科学家的手模。这一年的7月29日下午,馆里派人专门到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采集王小谟院士手模。我时任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非常想带队前往,再次拜见前辈校友,因临时要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而未能如愿。事后,听这个项目策划人欧亚戈副研究员介绍,王小谟院士对项目组人员十分热情,一见面就夸赞我们馆:“中国科技馆建得特别好,我经常带小孙子到那里去玩。”为勉励青少年热爱科学、报效祖国,他按要求专门为青少年录制了寄语视频,并欣然题词“掌握核心技术,必须从基础做起。”

       一个多月后,也即2020年9月19日上午,我在北京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终于又见到了王小谟院士。他特意告诉我,当天下午还要赶到中国科技馆,出席在我们馆举行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揭幕仪式。在校庆纪念大会上,王小谟院士代表毕业校友讲话,声称在母校“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的熏陶和培养下,“红色国防工程师”成为自己一生的写照。他勉励母校青年学子珍惜在校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把母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那天下午的揭幕仪式上,作为健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两位科学家,王小谟院士和著名低温与超导研究专家赵忠贤院士代表获奖者,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揭幕。我见王小谟院士腿脚行动有点不便,遂靠近询问他是否需要搀扶,他连连摆手谢绝。揭幕仪式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观众尤其是小朋友观众纷纷挤过来,想要与自己所崇拜的大科学家合影,王小谟院士欣然同意,坚持站立,一一满足各位观众要求,令人十分感动。

       闻讯噩耗时,我正在家乡长沙。这一天,星城倒春寒,阴云密布,冷雨淅沥。有感于科学巨星从此陨落,不禁悲从心起,遂填《鹧鸪天》词一首,以表对王小谟院士的沉痛哀悼、深切怀念之情。
    巨星陨落泪眼朦,科林技海恸悲同。樱花飞谢冷风浸,预警电波失慧聪。
    千里眼,卫长空,雷达探域立殊功。创新奖励基金设,夙愿才兴国运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