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建筑(二)

 迷人的三道茶 2023-03-09 发布于云南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南滨海而西北深入大陆内部,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地形是西部和北部高,向东部、南部逐渐低下,其中有世界最高的康藏高原和峭壁深谷的西南横断山脉,有坡陀起伏的丘陵地区,有面积辽阔的沙漠和草原,也有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还有河流如织的水乡。

图片

       中国的气候从南到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一般东南多雨,夏秋之间常有台风来袭,而北方冬春二季为强烈的西北风所控制,比较干旱。但在同一纬度上的各地,因地形差别而气候不同,内陆高原往往寒暑相差较大,沿海地区则温差较小但富于变化。

图片

       在这些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内,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创造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黄河中游一带,由于肥沃的黄土层既厚且松,能用简陋的工具从事耕种,因而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发展农业,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当时这一带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湿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木材逐渐成为中国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

图片

       为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并使用火炕与较厚的外墙和屋顶,建筑外观厚重庄严。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的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墙壁薄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疏透,与北方建筑成鲜明对比。而在石料丰富的山区,用石块、石条和石板建造房,屋森林地区则使用井干式璧体。为防御野兽侵袭,也有使用干阑式构造的,这些差别说明在同一民族的建筑中,因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特点。

图片

       中国境内,在距今约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到旧石券时代后期,距今约五万年前,中国原始社会开始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形成聚落。

图片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朝——夏。中国的奴隶社会从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经过西周到春秋时代结束为止,前后约计一千六百年。建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它的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和当时奴隶居住的穴居对照,强烈地表现了阶级对立的情况。

图片

       西周以后,春秋时代统治阶级营建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原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建筑上也出现了等级制度,并有了以管理工程为专职的“司空”,后来各朝代在这基础上发展为中国特有的工官制度。

图片

       中国大致在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铁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时的工农业、商业和文化发展,从而使战国时代的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中,还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的许多重要建筑制度,如王城规划思想以及版筑、道路、门墙和主要宫室内部的标准尺度,记录了工程测量的技术。

图片

       秦灭六国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朝,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等,不久农民革命摧毁了秦朝,继起的西汉建都长安,高台建筑仍然盛行,可是东汉的洛阳宫室已很少使用这种建筑了。从文献和其他遗物可以看出,东汉建筑取得了很多进展,如当时已经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棋,木构楼阁也逐步增多,砖石建筑也发展起来,砖券结构有了较大发展。汉末建造邺城,在城市分区方面比长安、洛阳也有所改进。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已经基本上形成。

图片

       从晋朝的建立和东晋南迁,到南北朝结束为止的316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充满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的时代。晋初黄河流域战争频繁,破坏了农业生产,但长江流域保持比较安静的局面,生产和文化不断上升。这个时期的建筑有不少新的发展。

图片

       北魏洛阳都城规划的布局原则在汉末邺城的传统上逐步推进,作为都城中心的皇宫,其位置偏向北移,并在城外设立东西二市。这时统治阶级利用道教和佛教作为精神统治工具,因而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大量兴建,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寺、 塔、石窟和精美雕塑与壁画。这些作品是当时工匠在中国原有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一定的外来影响而创造的辉煌成就。

       隋朝统一全国后,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以后千余年间中国南北地区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影响到以后几个朝代首都地址的选择。隋朝首都大兴城,依据详密的规划进行建设,它的规模宏巨、分区明确与街道整齐都超过了前代的都城。由于农业和各种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商业与文化艺术,并扩大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促成许多内陆与沿海城市的繁荣。

图片

       唐朝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而长安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时期遗存下来的陵墓、木构殿堂、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不但显示唐代建筑是中国封建前期建筑的高峰,并证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了。

图片

       宋朝最初和契丹族的辽对峙于华北北部,到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族的金灭辽,进而压迫宋朝退到淮河以南,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宋朝居于先进地位。宋初期扩大耕种面积,改进水利灌溉,手工业的分工更加细密,国内商业和国际贸易相当活跃,中等城市的数量比前增多,城市生活较前更为繁荣。

       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需要,在晚唐以后改变了汉以来历代都城采用的封闭式里坊制度,改为沿街设店的方式。宫殿寺庙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建筑群在布局上出现若干新手法,艺术形象趋向于柔和绚丽。装修、彩画和家具经过改进已基本定型,室内布置也开辟了新途径。这时期的木、砖、石结构也有不少新发展,并制订出以“材”为标准的模数制,使木构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格化,公元十二世纪初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总结这些经验的重要文献。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重要时期,影响以后元、明、清二朝的建筑。

图片

       忽必烈灭宋,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元朝的首都——大都虽然是按着汉族传统都城的布局建造起来的,但是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到全国各地,中亚各族的工匠也为工艺美术带来很多外来因素,使汉族工匠在宋、金传统上创造的宫殿、寺、塔和雕塑等呈现着若干新的趋向。

图片

       明朝和清朝,专制政治制度更加严密,可是资本主义在明朝后期已经萌芽,到清朝,经过曲折的道路,有了缓慢的发展,中国封建制度开始由停滞逐步走向解体的阶段。明朝由于制砖手工业的发展,除了增建规模宏大的长城和南北二京以外及中都,其它县城也都用砖包砌,民间建筑也多使用砖瓦。这时期的官式建筑已完全程式化和定型化,建筑装饰上琐碎繁褥,但某些组群建筑的布局与形象也颇富于变化,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较前加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各民族的建筑也有了发展。同时,皇家和私人的园林在传统基础上创造一些新手法,留下若干优秀作品。因此明清建筑继汉、 唐、宋建筑之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