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王珠有①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3-03-09 发布于浙江

主编按语:《游子》报创刊十周年重点作品展示栏目推出的第六部作品是王红国先生的《我的父亲——王珠有》。在这部作品中,王红国先生以他父亲的日记为主线,夹叙夹议,讲述了他父亲光荣而平凡的一生。并以小见大,反映了在上世纪的火红年代,祖国的核军工人崇高的觉悟、优良的品德,让人感慨不已。这部作品是王红国先生倾注强烈感情的上乘之作,也是《游子》报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从即日起,《游子报》微信公众号将连续七期予以隆重推出,请矿友们关注——

我的父亲王珠有①
■作者:王红国
  前言:
  在中国核工业事业迎来六十周年之际,谨以此回忆录,献给我的父亲,献给721矿,以及那些为了新中国核工业建设奋斗了一生的国防军工前辈们。

  曾经,
  你是一棵参天的大树,
  你是一座伟岸的高山,
  你是一片深邃的海洋。
  现在,
  你是一片飘忽的落叶,
  你是一朵悠闲的祥云,
  你是一纹荡漾的水波。

  2018年,是中国核工业事业迈入的第六十个年头。在这六十年里,无数核军工人在祖国的大山深处、科研院所、沙漠戈壁、地下厂房和矿山井下,默默无闻地挥洒青春热血,有的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核工业的六十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六十年。核工业的六十年,是大力协同、风雨兼程的六十年。核工业的六十年,是爱国奉献、公而忘私的六十年。核工业的六十年,是敢为人先、以身许国的六十年。
  六十年一甲子。中国的核工业从零起步,到如今已是核武器与原子能发电并举,为祖国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国防盾牌,也向敌人举起了震慑的中华神剑。
  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充满了光荣与自豪。回首往昔,内心又会有多少的感慨?
  我们的第一代核工业人,如今都已白发苍苍,有的业已作古。他们那一代人为国家核武器事业从无到有立下了汗马功劳。
  共和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核工业的开创者老前辈们!
  我的父亲,就是一位核军工人。父亲的一生,说普通也普通,说不普通也不普通。要说普通,和其他人的经历也比较相似,上学、当兵、工作、退休。要说不普通,工作在不为外人所知的国防战线,和企业一样隐姓埋名了几十年,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核武器军事工业。父亲也为新中国波澜壮阔社会主义建设的美丽画卷描上了浓重的一笔。
  为了写这篇回忆录,我准备了一年多时间。整理物品,收集资料,回忆往事,构思文章,理清思路。终于写成了这部八万四千字的回忆录。为了求证一个准确时间和事件过程,我花费了大量精力把历史资料与回忆谈话相结合。有时候写到某段感慨之处,不禁热泪盈眶,不得不停笔休息平复一下情绪。
  因为,我爱我的父亲,爱那些矿里的邻居,爱矿区的山水。也景仰父辈们那一段不朽丰碑般的创业史诗。把父亲的经历写下来,让人们走进父亲、走进721矿、走进核工业人,去重温和缅怀老一代军工人的荣光。

  我的父亲,名叫王珠有(也写成王朱友、王朱有)。他已经离我们而去,就在2017年的夏天。
  在人世间辛勤耕耘了78个春秋,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以后,应老天爷的恩召,驾着一只五彩的瑞鹤,一路向西而去,去往那个娑婆极乐世界了。
  父亲这一辈子用一句老话来说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父亲的青壮年时期,正是新中国建设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时代。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又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中国人民从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做了国家的主人。
  父亲生活的那个年代是意气风发的、团结进取的。新中国接手的是腐败的国民党政权扔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绝大多数工业消费品都要从外国进口,火柴叫洋火,汽油叫洋油。就是在这样一个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农业国之上,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以百倍的热情和创造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这个国家不再是官僚、地主资本家和土豪劣绅的天下,农民和工人成了国家的领导阶级,这绝不是一句挂在嘴上的空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也不再是受资本家剥削压迫靠出卖廉价劳动力生存的弱势群体。
  父亲有幸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一员。
  新中国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几年就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配套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在国防军工方面,从旧中国的一颗螺丝钉都不能生产到迈步进入世界核大国行列,与美国、苏联互为鼎足之势,成为世界的第三极,让世界列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
  一个人看似人高马大身材魁梧,但不一定就是个厉害的人,也许就是个“纸老虎”。一个国家也一样,我们要的是强大,而不是肥大。要的是自信,而不是自负。
  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绝不仅仅是指生产技术和武器方面的落后,它更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在精、气、神方面的落后。中国自汉代以来的近2000年一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就是到了腐朽的清朝,经济总量也还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大清王朝的北洋水师拥有的那么多艘铁甲舰也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可结果又如何呢?腐败没落的官僚体制和民心涣散的社会,最终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一顿炮火之下灰飞烟灭。而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却用极为落后的小米加步枪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武器决定成败是站不住脚的,只有发挥人的先进性和能动性,才能取得胜利。
  父亲那一代人深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热爱集体、公而忘私、工作勤奋、热情助人,爱党爱国,是那一代人真实的精神面貌的写照。
  父亲是个老实忠厚的人,正因为他的老实和肯干,从而走上了领导岗位。那个时代有句座右铭非常有名——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后来是瞧不起老实人的,老实的人就等同于没有出息没有能耐,都说“人要学聪明一点”,人无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父亲出生在浙江金华地区的一个农村。祖辈是山西太原人,因做官迁到了江南。我的爷爷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个头不高,一米六几,因为有一手木匠活的好手艺,十里八乡的人都称他为“木匠师傅”。农闲季节就走街串巷给人家打家具,挣得几个辛苦钱养育儿女。奶奶的个头倒是挺高,有一米七几。
  爷爷奶奶一共生了八个子女。老大在一岁多时夭折了,父亲便成为了事实上的老大,下面还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
  要养活七个孩子也真不容易。那时候小日本经常抓一些壮劳力去充当民夫筑碉堡、挖沟渠、修公路,爷爷为了躲小日本鬼子,也经常不在家。当时金华地区活跃着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浙东抗日游击第八大队,我的外公就是游击队员。周恩来同志在视察江南新四军的时候还专门在金华召开过江南抗日武装领导人会议,然后又回绍兴老家祭祖。抗战时期,金华的永康县也是浙江省政府的临时省会驻地。
  父亲见过日本鬼子,据回忆,小鬼子还会给小孩糖吃。但凶起来可是杀人不眨眼,金华乡下许多房子都被鬼子一把火烧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就在金华进行过大规模的细菌战实验,用活人做鼠疫菌人体解剖,有几个村的人都死绝了。日本人的细菌试验场所就离父亲所在的村庄十几公里。如今那里建有不忘国耻细菌战纪念馆。
  日本鬼子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又杀了回来。抗战时,国民党军消极抗战,从1937年到1941年打了许多会战,却是节节败退丢盔弃甲。日本战败后就借助美国的空、海军把龟缩在大西南的主力都投送到沿海抢夺胜利果实,还自诩“国军”才是抗日正面战场的中流砥柱,污蔑“共军”游而不击。那些曾在抗战中与日本人有过一拼的国民党军转过身来又开始把屠刀对向了老百姓和共产党部队。人民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直到1949年9月份,金华得到了解放。父亲那年10岁,在家帮着大人种地。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家里分到了田地,日子逐渐好了起来。父亲只在村里的私塾读过两年小学,算是一个半文盲,直到当兵入伍之后在部队学了不少文化,这也为以后当国家干部时写文件稿子作报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家里装修,家里的东西都经过了整理。在整理父亲留下的遗物时,我发现了一些父亲原来工作时用的各种记录本,其中竟然还有两本日记本,仔细翻看了一下,时间跨度从1961年到1972年,基本上就是父亲在部队当兵到转业到721矿工作的那一段时间,断断续续记录了近百篇日记。因为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所以对回忆父亲写点什么来说,这第一手资料就显得格外的珍贵。
  父亲在其他笔记本里还列了表,详细记录了他的人生履历以及在部队和单位获得过的各种奖励。还保存下来一些毛主席像章、奖状、军功章,以及奖章和证书。
  在721矿工作的头三年,父亲甚至还详细记录了每个月的生活收支情况。这对研究当时721矿的工作状况和生活情况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也可以算是比较珍贵的史料了。如果721矿史展览纪念馆的需要这些物品的话,那么父亲的这些东西可以作为721矿历史发展的文物见证,也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一个缩影。

  下面列一下我父亲的履历:
  1939.2.18,出生于金华。
  1946.1~1948.11,在本村小学读书。
  1948.11~1957.12,在家务农。
  1956.4,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8.1~1958.3,参军入伍在新兵团。
  1958.3~1960.2,在解放军9204部队普陀守备营120炮连,战士。
  1960.2~1961.3,在解放军9244部队炮连,班长。
  1960.7.16,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1961.3~1961.12,调往南京军区第一文化学校学习。
  1961.7.16,转正为中共党员。
  1961.12~1962.6,在解放军上饶通信学校通讯专业学习。
  1962.6~1964.3.4,在福州军区6597部队271团2营炮连,班长。
  1964.3.4~1964.3.28,在福州军区6600部队退伍。
  1964.4~1966.2.28,转业至第二机械工业部国营721矿基建科,修公路。
  1966.3~1969.5,在721矿山南工区第二工区,工人(见证人:徐部玉)。
  1969.5~1971.2,在721矿山南分矿二工区井下生产队,队长。
  1971.2~1972.12,在721矿山南营第二指挥部,副连长(见证人:张振团)。
  1972.12~1981.12,在山南分矿二工区,党委书记兼区长(正科级)(见证人:甘兴德)。
  1981.12~1985.5在山南分矿知青办公室,党委书记(见证人:曾宪则)。
  1985.5~1987.3,在山南分矿劳动服务站,站长(见证人:吕章明)。
  1987.3~1989.3,在山南分矿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
  1989.3~1990.2,在山南分矿生产生活维修队,书记兼队长。
  1990.2~1992.4,在山南分矿工地生产调度室,主任调度员。
  1992.5,提前退休。
  1992.8,回故乡养老。
  2017.7.22,因病去世。

  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只在小学读过两年书,应该也算个半文盲吧。在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哪里读得起书啊?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在全国各地都办了扫盲班,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的妇女。经过几年下来,扫除了许多文盲半文盲。
  父亲参军入伍之后在部队通过两年的集中学习,终于达到了高小文化水平。由于父亲表现出色,多次受到部队嘉奖,部队就送父亲到南京军区第一文化学校学习知识。经过一年的学习,父亲的文化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之后父亲又被派往江西上饶解放军通信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学习。
  父亲当兵六年(1958~1964),其中有两年是在军队院校度过的,从一个半文盲达到了高中毕业水平。在解放军上饶通信学校毕业之后,由南京军区的舟山调往福州军区的漳州炮兵部队。
  福州军区当时是解放军对台作战的前线部队。父亲被调往福建之后,很快就接到上级命令,他们团开拔到厦门前沿阵地,参加了炮轰国民党军的战斗,把蒋匪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蒋介石妄想反攻大陆的计划在1962年又一次破产。
  父亲也在战斗中负了伤,右大腿根部被国民党军队打过来的炮弹爆炸的弹片崩到,留下了一条挺大的疤,这也成为了父亲参加对台炮战永久的“军功章”。
  父亲当兵时穿的是1955年起配发全军的制式军服,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领章上有军兵种符号和军衔等级标识。
  父亲1958年开始当兵,2年中从一个新兵做到班长,又在部队入了党。部队里认真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各级指战员们的思想、觉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备战备荒为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是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军民关系是一片鱼水情深。
  从父亲的日记里也可以看出,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听党的话,听从祖国的召唤,坚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都显得纯洁而高尚。
  721矿的工人们绝大多数都是退伍转业军人。这些中国第一代的核工业建设者们基本上也都经历了和我父亲类似的军旅经历。从这些50多年前的日记里可以看出,老一辈的军工人是如何为祖国的国防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的,这是不能忘却的纪念。
  以下是我从父亲笔记本和日记里选取的一些篇章,基本上是全文照搬,除了个别错别字和不通的语句我做了修改。

  1963.5.1
  力量从团结来,
  智慧从劳动来,
  行动从思想来,
  荣誉从集体来,
  我们要永远戒骄戒躁,不断前进。

  这篇日记,简洁扼要。估计是开民主生活会时写的思想总结。

  1963.6.13
  去年6月5日的一天,情况很突然,我们正在紧张的学习中,校党委指示停课,进行上前线的动员。当听到我们要上前线时,大家都说不出的高兴。6月10日上午,在校首长和战友们的送别下,坐上了火车,12日上午到达了福建省漳州市车站。13日去前沿阵地。我们去的目的是,敌人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全部、彻底、干净的消灭在前沿阵地,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保卫革命果实。这场战斗,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三个月的紧急战备,敌人反攻大陆计划被我们打破了,他的目的未得逞。我们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由紧急战备转为持久的战备,回到了营房。

  这篇日记说的是1962年6月份发生在福建前线与国民党军队战斗的事情。父亲过了一年才把它记下来,应该算是回忆吧。
  父亲当时正在江西上饶学校学习,接到命令后立即开拔赶赴福建前线作战。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1958年8月份开始的那场金门炮战,打击了蒋介石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台湾方面变得老实了一些。但是,祖国大陆这几年经过了一些事情,经济上比较困难。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加上后面三年的自然灾害。英国、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又在背后鼓动西藏闹独立,中国被迫进行中印自卫反击战。经过这几年,国内的形势比较困难。蒋介石又看到了机会,他又想着反攻大陆复国的计划。1962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全面进行动员,反攻复国。三月份,台湾方面开始征兵动员。四月份,通过了《国防特别预算法案》。五月份,台行政院长陈诚宣布成立“大陆逃港难胞专案小组”,大陆东南沿海的形势一片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决定再给台湾国民党军队一次教训,于是组织了这场战役。

  1963.6.13雨天
  今天啊!今天!今天是我来福迠(建)前线整整一周年的一天。忆起一年来在工作中忎(感)到惭愧和高兴。高兴的是,在党的培养教育,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多次的政治学习,使我站稳了无产阶级立场,认清了国内外形式,分清是非,提高阶级觉悟,提高警惕性,更加仇恨敌人。
  为了保卫祖国,来前线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为人民多干一点工作,感到幸衭(福)。在军事技术上,一年来经过大家的帮助,懂得了一般的八二炮的使用。战术方面以及领导方法也有了提高,为此感到高兴!
  惭愧的是,一年来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如服役态度还不够端正,认为自己体力差,工作干不了。生活的紧张,在工作中还有怕困难的思想等缺点。
  我回忆起一年以前母校的生活,那是多么的幸福和高兴啊!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学习文化,吃、穿、用、住都不要管,还专门有教员给我们上课。每天的生活也过得相当好,娱乐活动也都很活跃。
  我原来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党为了培养我,把我送到第一文化学校,后来又转为通信学校学习文化。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由文盲程度提高到高小程度,并从各方面都有了大大的提高。学校的生活真使我多么高兴啊!

  看到这篇日记,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雷锋同志的日记。那个年代的人们思想上觉悟上都向党和组织靠拢,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断地改造自己在思想方面的错误和缺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切都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现在的人再也不会写这种日记了。如果要写的话,也是今天赚了多少钱、和谁又产生矛盾了。邻里之间几年下来都互不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十分冷漠。

  1963.7.1风雨天
  两点钟时我起来站岗,心里的感觉与以往不同,因为今天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42周年的一天。在这42年当中,我们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与敌人、右、左思想进行了多次的斗争,都取得胜利。1934年起走过了世界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从而我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壮大成长。
  党还领导了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国内推翻了三大敌人,消灭了蒋介石800万军队,并进行着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各个时期的总路线,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未来的共产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上岗时还想到了任务与以前站岗不同。以前只是防止敌人的袭击,房子周围到处走,也没有受到什么东西阻挡,今天风大雨大,不光是防止敌人破坏,还要防止房子被大风刮倒。上岗时虽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我下岗后两个多小时也没有睡着,风雨的袭击,营房外的一切物体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人民的心感到不安,风一直刮到午后一点才停,但雨在第二天还照样下着!

  部队的营房外都有哨兵站岗,放哨可不管天气好坏,就是下雪刮风也不耽误。曾看过一些图片,比如红其拉甫边防哨所的战士站岗时,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连眉毛上都结了冰。但我们的战士仍不怕苦和累。这也是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要不怎么能打败国民党和美苏军队?
  父亲在党的生日这天值哨,心里应该想了不少,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伟大的领袖……可能是当天风雨太大,又担心房子会不会被刮倒,唯独没有想自己被大雨淋湿是啥样的难受。

  1963.7.24
  1963年7月17日下午5时,营首长拉起了紧急集合的警报,全营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就出发了。这一天是我长大以来也没有碰到过的一天,边走边下起狂风暴雨,每个战士的所有装备都湿透了,还是斗志昂扬大踏步地向战斗的目的地奔去,一直走到19号早晨6点半左右才到六鳌,第一天走了130里,第二天走了60里,从家到达作战地方200多里。装备也较重,每人平均60斤左右。19号早上6点半左右,终于胜利地到达了。接着就是各连实弹射击,成绩良好。第二、三天搞了全营进攻,22号下午5时整返回,24日早晨6点半到家。
  在这几天当中,是从63年后整个部队就是比较苦的一次。狂风暴雨下个不停,使我们每个同志增加疲劳,带来了行军的许多困难。但是在人民子弟兵的面前,什么困难也是吓不倒的,也不能阻挡我们的行军决心,一路上互相鼓励,你追我赶。脚上打了泡,坚持再坚持,不能走爬也要爬到,决不掉队。有的战士脚上打了十多个泡,也是同样的时间到了家。我的脚上也打了八个泡,也不愿落后,紧紧跟在行列里。对我来说,锻炼很大。每个同志也是一样的受到锻炼。
  最麻烦的还是每个班两匹马。一路上很担心,只怕出意外的问题。路远又是有小路,加上下大雨,刮起狂风,雷电闪闪,非常不好搞。在途中人冻得很冷。也要为马匹饲养检查东西,是很辛苦的。
  有的同志坚持性不好,他的东西就加在别人的身上,使他人也搞得很累,回来后,有的人受到营的奖励,也有的受到连的奖励和表扬。还有的个别同志受了处分。

  记得我在外上学时也军训过。有一天晚上教官紧急集合,半夜2点。五个连的学生兵在一片忙乱中跑下楼,不准开灯,漆黑的宿舍楼里传来杂乱的噔噔噔的脚步声,整栋楼都似乎在晃。住最高的要从5楼狂奔到楼外操场上,还要找到自己连所在的队列。我们以为就是下楼集合一下了事,没想到集合完毕,教官说这次是夜晚拉练10公里。
  我的妈呀!
  我慌乱中穿错了鞋,本该穿双球鞋的,却在黑暗中穿了双中筒橡胶雨鞋。有的同学扣子上下扣错了,有的穿了秋裤来不及穿长裤,有的穿了双拖鞋。
  5个连的队伍排成长长的一条龙出了校门上了310国道,在昏暗的路灯指示下一路齐步跑,还不准交头接耳说话。我穿着一双沉重的水鞋踢趿踢趿跟在队伍里,等10公里跑下来,狼狈极了。
  过了几天,又来了一次夜晚紧急集合。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们在2分钟内就全部集合完毕,而且穿戴整齐。其实,大家都长了个心眼,晚上睡觉不脱衣服。
  军训练习队列军姿的第一天就赶上下大雪。大西北的九月份已经有浓浓的寒意了。那天,学校大操场上,朔风呼啸,大雪纷飞,很多同学都冻得上牙直打下牙。而且早上由于食堂粗心大意,只烧了些面条和玉米糊糊,不够吃。结果近一半的同学没吃上早饭,忍饥受冻上了操场。但大家没有退缩,照样正步走训练,还卧倒在冰天雪地练匍匐,把部队派来的那些教官也感动得一塌糊涂。
  当天下午,学校召开全体大会,校领导对同学们不怕苦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也作了检讨,表示后勤工作一定不会再出什么纰漏。
  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大西北的一所学校,碰巧那年所有大学都要开始军训了。现在初中和高中新生也要军训了。在操场上象征性地练上几天,接受一下艰苦锻炼的熏陶。家长们看到孩子嫩白的皮肤晒黑了,都心疼的不得了。
  我们的军训无论如何也不能与部队的训练相比。父亲他们紧急野外长途拉练,一天下来就急行军130里,况且身上还负重60来斤的装备,又是冒着瓢泼大雨。脚上磨出了血泡也绝不掉队,咬牙坚持跟在队伍里。这样顽强的革命意志,如果没有优秀的政治工作教育,也不可能培育出世界上这么让敌人胆寒的军队,也就不会产生出邱少云、雷锋、欧阳海等等好战士。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教育出的人民军队。
  六十年代初期,解放军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行军拉练,这与当时的世界局势有关。苏联不断在中蒙、中苏边境陈兵,战争大有一触即发的可能。美国也在我国东南沿海不断耀武扬威,还鼓动台湾和南越,严重破坏了我国周边的战略安全。毛主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解放军要时刻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因此,军备训练一刻也不能放松。

  1963.8.1
  今天是我军建军36周年的一天,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全军人员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庆祝。
  我军在党的培育和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一支坚强的人民革命军队。建军36年来,我军与全国人民一样,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
  唉,想不到在这个八一节里,我会发生痢疾来,真使人意外。卫生所知道后马上叫我到了卫生队。因为人多,卫生队房子少,我们十多个人就住在团里,洗澡和各方面生活是不差的,就是不能外出。一连住了15天在团里。痢疾痛的原因是由于7月17日至22号这几天在大雨中行军的结果,不然的话是不会的,使我不能和大家一起工作。

  拉痢疾,虽说算不上重病,但是也会造成人体的严重脱水,有时也可能会危及到生命。从父亲的日记来看,前些天的急行军拉练,有不少战士身体都出现了不适。部队对战士的身体健康还是非常关心的。

  1963.8.15
  由卫生队回来,我就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学习。当天晚上参观了漳州市的图片展览,主要内容是张高谦同志的英雄事迹和阶级敌人的复辟。从八月十四日开始动员,然后经过三忆三比、三大民主的检查,一直到8月30日。9月10日开始初评四好五好。

  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我军不同于世界上其他部队,从1927年毛主席“把支部建在连上”之始,部队政工干部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宣传发动、答疑解惑、民主平等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委”和“指导员”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铁道游击队》和《董存瑞》等老电影里党的政工干部的光辉形象至今仍让国人记忆犹新。
  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中国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基本保障。

  1963.11.18
  11日这一天是我们团接受军区行军演习考核开始的一天。在这以前,各级领导和每个同志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从思想上物质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晚上七点钟以前我们做好了一切出发准备。已经到了七点整,连首长接受命令回来,我们就套好马匹出发了。
  在野外一共七天。第一天从7点出发,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两点才到宿营地。这一天是我感到最累的一天,连续19个小时都在爬大山,同时山又高路又难走。走到半夜一点,我连就摔死一头大母驴。对人来说装备又差,所以困难很多。其次就是第七天的回来的路上,我们正好到了华侨农场。天黑了,休息了一下,吃了饭。再出发后天很黑,还要翻过一座大山,并且也碰到下雨,因此一路上摔跤的人很多。
  这一次野营,从11号出发,至18号回来。在这七天当中对我是一次很好的考验和锻炼。我看比这样艰苦的情况是不会多的。在以后如果碰到再艰苦时,就要回忆一下当兵时行军的体会,看看这日记,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人民军队的战士就是这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个年代的军人,学习红军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习董存瑞、黄继光的为国牺牲精神,学习雷锋的爱民奉献精神。正因为有了这样思想上的先进性和高度的组织性,父亲也能正确对待这次长达七天的艰苦行军。长达几百里的急行军,苦不苦?当然苦。累不累?当然累。可是这些与当年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为了把人民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抛头颅洒热血来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训练多出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万恶的旧社会。

  1963.9.12
  五好战士条件
  ①:政治思想好。努力学习政治,认真听课读报。拥护三面红旗。遵守政策纪律。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②:军事技术好。勤学苦练,熟练使用和爱护武器装备,争当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
  ③:三八作风好。服从指挥,遵守条令,团结互助,动作迅速。讲究军容风纪。参加娱乐活动。
  ④:完成任务好。鼓足干劲,多想办法,克服困难。防止事故。坚决完成任务。
  ⑤:锻炼身体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好个人和营区卫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在部队,能够获得五好战士、优秀士兵、突击能手等荣誉称号是十分光荣的。在人们的眼里,一张奖状,一枚奖章,远远胜过金钱的荣誉。也许现在的人无法理解,认为那时的人很傻,直接发奖金多实惠!当一个社会什么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和攀比的时候,道德的力量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1964.2.5
  我们从元月3日出去,到2月4日才返回营区,出去的主要任务是修工事,加强国防建设。
  我们营去了四个连队。3号去,4日下午5时才到达金塘山施工区。与89团住在一起。
  我们的任务是挖外壕,高3.5米,宽3.6米,底宽2米,长100多米。上级要求我们每人一天要挖1.5立方米。时间是40多天。
  经过试验,我们每天平均在3立方米以上,超额完成了上级的指标,提早完成了,只干了21天。特别是我们班,有一天每人平均挖了7.9立方米,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总的这次一个月的施工,我们连的每个同志干劲大,决心大,目的意义明确,因而干的不差。

  那时候的施工缺少大型机械,大部分工程都是靠人力劳动完成的。比、学、赶、帮、带,是人们之间劳动竞赛的主题内容。开小差偷点懒的人是很被人瞧不起的。看看父亲他们挖战壕,争当第一勇夺先进,在劳动中挥洒青春的汗水。
  7.9立方米土方量,可想而知劳动强度多大!可是父亲带领的班就是完成了!这就是铁人王进喜的革命老黄牛精神。

  1964.2.19
  六四年的春节已过去四天了。放假已结束,我们的思想又要从放假转为训练了。对老兵来说,主要是搞一些公差勤务。我对这个春节的感觉很愉快,生活上吃的好,在假期中活动也很好。晚上放电影,连续放了五个晚上,共十个片子。本来今天晚上也有电影的,由于下雨,因而就没有了。我们退伍的老兵今天下大雨也在外面修教训场,这都是为了连队的训练好。所以大家还在下雨情况下锄草。

  在部队服役六年,父亲成了老兵。在陆军91师炮兵271团服役了最后两年,组织上考虑让父亲他们一批人转业到地方上去支援国家建设。
  说来也巧,我二叔的女婿在九十年代也在271团当兵。当父亲和侄女婿聊起这个话题时,父亲有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问题,部队调防没?营房怎样了?有啥新鲜事?两代人成了一个部队的战友。
  记得我读书时学校附近有个60师,60师被称为“红军师”,师部离我们学校不远,我还去参观过,并且到60师下辖的一个炮兵团去参观,这个团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在老山前线作战勇敢,团史馆陈列室里陈列着一些烈士用过的物品,还有仿真的猫耳洞。

  1964.3.5
  从4号那天起,我的心情一直不平静。几年来与大家在一起工作、学习,这时的分离感到依依不舍,离不开大家。下午四点出发时,大家都流泪。热情的挥手送别亲密的战友。我的心情也是很难受的。六年来,部队里的生活过习惯了,一下子离开,感到离不开,另一方面也高兴。

  这应该是部队做出的安排,父亲和其他一些老兵被安排到6600部队退伍团。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每年都会有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退伍时肯定是与战友难舍难分,几年的时光,大家都彼此熟悉了有了很深的感情,那熟悉的操场,那熟悉的宿舍,那熟悉的战友,那熟悉的“豆腐块”被子,此刻都要说“再见”了。
  亲爱的战友,让我们再拥抱一次,让我们再交谈一句,我把钢枪就交给你啦,战友!

  1964.3.6
  今天6号,我的思想与5号那天的思想又不同了。上级叫我到江西一矿去。思想上考虑很多问题,斗争很复杂,去好还是不去好?老是想不通。
  经过支部大会后,我的思想才决定下来,坚决服从组织的需要,叫到哪里就到哪里去!当然,矿山的什么情况也不了解。不过,我是党员,好也要干,不好也要干。我一定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奔向新的工作岗位上去!

  就要脱下这身绿军装了。
  都说部队出来的人素质高,真是这样。在党和组织的培养下,不光军事素质过硬,政治觉悟也过硬。尤其是那个年代,学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要不怎么说“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呢?
  即将结束六年的军旅生涯,一般来说是退伍回乡。那时候规定农村的兵退伍后是不安排工作的,而父亲就来自农村。如果退伍后回家,毫无疑问还是去种田。
  这个时候,“721矿”这个陌生的词开始走进了父亲的生活。组织上早已做出了决定,父亲和其他一些老兵转业到721矿去,从一名解放军转变为一名工人。
  能成为一名工人,在那个年代是许多人的梦想。工人的地位是崇高的,工人的职业是令人羡慕的。

  1964.3.18
  今天,我们全连同志都坐在一个院子里上课,内容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教育。八点半我们接到上级的指示,说各团的首长要来看望我们这些退伍的老兵。大家当听到首长要来看望我们的消息后人人心情激动,感到高兴又感到愉快。高兴的是首长在万忙的训练中抽出时间来看望我们,给我们做一些指示和解释一些问题,也是最后一次与上级首长见面了。有的单位是政委,有的是参谋长,也有的是教导员和营长。我们271团是参谋长同志来的,他带着团党委和团首长及战友们的心情来看望我们这些老战友的。
  首长来看望我们,是对我们很大的鼓励和关怀,使我们深受感动,分手时感到很难受。但是由于党和祖国的需要,不得不与战友分手。由于时间关系,参谋长同志只与我们拉了十分钟话,时间很短,但感情深厚。最后大家高呼口号,掌声不断,送别了首长。

  也许冥冥之中上天注定,父亲与“1,2,7”这几个数字有着不解之缘。当兵在271团,工作到721矿,生命最后一程住院病床号是721,去世那天是7月21日后半夜。
  退伍了,部队首长来欢送,也是给老兵们工作上的肯定。胸戴大红花,“光荣退伍”几个字代表了我曾是一个兵。
  首长们讲话,也是告诫老兵们,要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地方上去,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作贡献。

  1964.3.20
  今天的一天生活得很好,但是到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心里感到有点不太高兴的事,因为我当兵六年来,军衔一直戴在领口上,感到很好,也很高兴。特别是新的军衔,订上时格外的显示好看。但是今天我们退伍了,军衔也要拿掉了,再也没有戴军衔的机会了,所以感到非常可惜,心情有点不太愉快,其他同志也是如此,总感觉不愉快,很可惜。每个人想留一对下来,作为革命的留念。但是上级也不准,都要交上去。我是秘密的留了一对作为我当兵六年的纪念品。有的同志军衔留不下,留一对兵种符号也好。就这样暗暗有人留了不同的东西作为纪念。

  呵呵,看到父亲的这则日记,忽而想起了中国人特别钟爱的几个字——到此一游。有些人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刻(写)上“××日××到此一游”,表示自己曾经在这里驻足过。类似于此,在一个单位工作过,或人,或物,或事,也总有值得留念的。当兵也如此,照几张相是最好的纪念方式。可是照片毕竟不是实物,它只是记录了某个瞬间。如果能有自己穿过的军装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按照规定,军装可以带走,但领章、帽徽、资历章之类的就不能带走。
  父亲和战友们想带一副领章也可以理解,但规矩就是规矩。哈哈,变通的方法还是有的。图片中这副领章,就是父亲佩戴过的实物,被父亲悄悄带回来了。如今已成了宝贵的纪念物品。
  这副领章是55版的,带有军兵种符号和军衔符号。兵种符号是通信兵,军衔是上士。

  1964年,父亲25岁时,远在江西大山深处的这个叫“721矿”的单位,正静静地等待着父亲。而父亲之前对它是一无所知。听这个和部队一样也是用数字代号的单位,凭着职业敏感就知道它绝不会是一般的单位。
  当时,部队领导告诉父亲他们,这个单位叫“江西一矿”。没错!1964年1月之前是叫江西一矿,最早是叫421矿。当然,父亲当时是不知道这些的,也不知道这个一矿是干什么的?上级首长也不说,只是叫大家服从组织安排,对于大家的疑虑,因为出于保密的考虑(一矿是国防保密单位),团里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党支部会议,在会上细致耐心地做思想工作。终于大家想通了,就像父亲在日记里写的那样,既然是党员,就要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党叫到哪就到哪,好也要干不好也要干,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带着饱满的精神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离开陪伴六年的部队,转业奔向那个神秘的721矿。父亲也许也没想到,到江西一矿,这一干,就是一辈子!(未完待续)

@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21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