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卷》,平生最得意之作!

 吾君书香苑 2023-03-09 发布于北京
从前有个出生寒门的小董,小时候一心读书,要考取功名。

在17岁那年,他参加松江府科试。他的答卷文采飞扬,论述得当,他很自负地说:“榜首非我莫属。”可是谁知,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发榜时,第一名是他的堂侄董原正,他屈居第二!

图片

理由很有意思:他的字太丑!

对于自信爆棚的学霸小董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然后他拍案决定:哪里不行补哪里,字写不好,我练!

他借来了所有大师的作品, 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碑》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一笔一划地临摹。

图片
临颜真卿画赞碑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

22 岁的时候,他又开始接触绘画,同样也是临摹黄公望、董源等顶级大牛的作品。

之后,他又遍学诸家,以古人为师,终身不辍。他广泛吸取唐宋元诸家的优长,抉精探微,艰苦的努力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这个曾被评价“字太丑”的小董,
就是后来的一代书画大家董其昌

图片
佚名 · 董其昌小像 · 故宫博物院

他 17 岁学书,22 岁学画,天才俊逸,中年悟入微际,自成一家。

他为官 18 年,退隐 27 年,一生当中得益于为官优势,“以编修养病”,俸禄依旧,时间充裕,优游山林,访贤交友,与汪珂玉、顾正谊、项圣谟、王时敏诸名家往来,探究道、儒、佛经义理,书画源流,鉴赏创作。

图片
高逸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

他主张“以禅入画”,追求忘我、无我的禅定境界,以创作自然适意、平淡幽远的作品。

他的绘画艺术集前人之大成,提出画分“南北宗”的画学审美观,并以创作实践充分印证了其理论,载入了中国杰出文人画家的史册,亦是文人画理论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图片
关山雪霁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

他提出“笔墨论”,翻开了文人画史的新篇章,造就其于画史上集其大成、自出机轴、承上启下的重大历史性意义。

其后,清四高僧、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新安画派,乃至晚清近三百年的画坛,大都受到他的理论影响,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文人画创作高潮。

图片
《董其昌书画全集》第一卷 · 内页图

对董其昌的书法,评价最高的莫过于康熙皇帝。

图片
康熙皇帝朝服像

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

图片
行书岳阳楼记卷(局部) ·  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的传世作品非常多,分布在海内外各家博物馆中,想要一一遍览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近些年来,海内外曾多次举办董其昌的书画展览与研讨会,并出版了一些相关的展览图录或画册。

但由于条件限制,收录作品的数目非常有限,因此读者也无法看到董其昌的艺术全貌,这对于董其昌的学术研究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