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一剂退热:婴儿腺病毒肺炎(蒲辅周医案)

 负鹏载舟 2023-03-09 发布于河南

古今名医经方一剂退热验案分享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内经》首创了六经分证体系,提出了表里传变、经脉传变和直中脏腑的热病传变理论及以针刺为主的汗、泄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统一的热病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尤其在热病的六经分证、传变规律、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和丰富了中医学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经方”,法度严谨、药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更是因此被誉为“方书之袓”。经方退热,通常是“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己”、“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

经方退热疗效神速,古今中外历代名医都有验案为证,但可惜的是,现在使用中药退热的临床中医越来越少,老百姓也不知道感冒发热完全可以吃中药一剂退热,其实西医也不了解中医在此病上的特色,而大多数中医也退居慢性病的调理之中,不敢接诊急危重症。

本文特此摘录古今名医使用经方一剂退热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婴儿腺病毒肺炎(蒲辅周医案)

初某,男,3个月。1961年2月27日初诊。

主诉: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两次。1961年2月24日住院。

人院后检査:体温39.4度 脉搏106次/分,发育、营养中等,右肺叩诊稍浊,两肺呼吸音粗糙,有干啰音及小水泡音,以右肺为著。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9X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

胸部透视:右肺上下野斑片状阴影,肺纹理模糊。

诊断:腺病毒肺炎。入院前,用退热消炎止咳中药罔效,入院后,症见高热无汗,烦躁哭闹,惊惕不安。先用土霉素、红霉素等西药,并投大剂寒凉撤热之麻杏石甘汤,复进银翘散加味,证势依然,停西药邀蒲老会诊。

刻诊:体温40度,无汗咳喘,膈动足凉,胸腹满,面色青黄,口周色青,唇舌质淡,苔灰白,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

蒲老指出:本为感受风寒,始宜辛温疏解,误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宜调和营卫,透邪出表。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桂枝1.5g,厚朴1.5g,前胡1.5g,炙甘草1.5g,白芍1.8g,杏仁10粒,僵蚕3g,生姜2片,大枣2枚。

服1剂微汗出,热渐退,精神佳,膈动、吃奶、口周及指纹青均好转,唯喉间水鸣声,便溏日5次,脉滑不数,舌淡苔秽白。营卫虽和,肺气仍闭,湿痰阻滞。法当温宣降逆化痰。

处方:射干麻黄汤

射干1.5g,麻黄1.5g,紫菀1.5g,前胡1.5g,炙甘草1.5g,细辛0.9g,法半夏3g,炒苏子3g,五味子7粒,生姜2片,大枣2枚。

服1剂体温降至36.4度,精神好转,身潮润,足欠温,腹满减,二便如前,面青白,右肺水泡音较多,左肺较少,脉沉滑,舌淡苔退。表邪已解,肺胃未和。宜调和肺胃,益气化痰。治仿朴姜夏草人参汤加味

处方:西洋参1.5g,炙甘草1.5g,橘红1.5g,法半夏3g,川厚朴1.1g,生姜2片。

服2剂,咳减至微,呼吸正常,纳增,大便日1~2次,成形,小便多,两肺呼吸音粗,少量干湿啰音,舌正常无苔,脉沉细滑。续以二陈汤加白前、苏子、枇杷叶、生姜调肺胃,化痰湿。

服2剂后,乳食调养。胸透示右肺片状阴影部分吸收,临床痊愈出院。

(《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