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百年之大梦当醒了

 HFADHunter 2023-03-09 发布于广东
1864年冬天,为了给吞并中亚的行为辩护,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写了一封机锋暗藏的外交便函(cicular despatch)遍告列强,开头一段是这样的:

俄国在中亚的位置与所有不得不与不具备稳定社会组织的半野蛮游牧民族接触的文明国家一样。 在此种情况下,通常是更文明的国家,出于其边疆安全与贸易利益,被迫对那些因为骚乱而不受欢迎的邻国行使某种支配权。

https://www./stable/826482

图片

是的你没看错,这封外交便函以「文明使命」(civilizing mission)之名遍传欧洲列强的案头,为俄国人永不靥足的扩张欲与征服欲张目。
「被俘民族」(captive nations)千千万,伤心岂独布列哥?

图片

俄国人的思想固然还停留在19世纪,戈尔恰科夫的这封便函恰好在21世纪的今天成了一道回旋镖,扎向贪得无厌的俄国人心窝:

必须打压突袭与劫掠的行为。为制止这些行为,须让边境各部落屈服。一旦达成这一结果,这些部落将习得更和平的习性。

俄国人忘了,自己尚未跨进文明世界的大门。他们至今仍然是欧洲的「边境部落」,唯有失败才能稍稍压住他们突袭与劫掠的行为,帮助他们习得更和平的习性。
想了解俄罗斯,高头讲章与政治宣传均不足恤。Trust but verify俄国的一切,他们三百年编织的斯拉夫大梦终将醒来:结局并不会是普希金预言的那样「斯拉夫各民族都流入俄罗斯的大海」,而是戈尔恰科夫提前为俄国写下的墓志铭:

文明国家有责任保护他们免受这些掠夺,并且惩罚实施掠夺的一方。因此,可见对一个因其社会组织而无法战胜的敌人进行长途跋涉、耗费甚巨、周而复始的远征的必要。如果盗匪一受惩戒,远征旋即撤回,教训就会被迅速遗忘,其撤兵会被视为软弱。

如果文明世界指望绥靖、示好乃至示弱就可以打消俄国人的征服扩张欲望,那就错了。因此,有必要学习俄国人对付自己境内各民族的办法:

从莫斯科打给全国各地下属的电话,口气中总会带着谨慎的关切:「你们都好好地被铁丝网围起来了吗?」

Imperium, by Ryszard Kapuscinski
三百年于一役的战争终将结束,终将撞上铁丝网的俄国熊,终究逃不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