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英雄情结

 凤凰山居士 2023-03-09 发布于江西

TA说
原创|发布:2022-10-23 22:55:38    更新:2022-10-23 22:55:38

  为什么辛弃疾那般力主抗金?这是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战斗的话,那么终将有一日会被异族吞噬,当然他的预言也实现了,南宋王朝在风雨飘摇之间苟延残喘了152年,在这数百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如辛弃疾这般的英雄人物

如果说苏轼让士大夫进入了词的世界,那么辛弃疾则让英雄走进了词的世界。南宋王朝建立在国破家亡的风雨飘零时刻,此时的统治者已经放弃了与覆灭了北宋的金人兵戎相见,他们宁愿在南方偏安一隅,就是在这样的世道之中,出现了无数爱国志士,他们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抗金大旗,试图恢复大宋山河,在这个队伍之中就有辛弃疾的身影,他喊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时代最强音!

▲辛弃疾:南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也是一位豪放派的词人,当他无法实现在疆场上奋勇杀敌之时,他就将满腔的热情都倾注于文字中。

然而江山还是属于帝王的,只要君王不愿意,无论辛弃疾多么渴望奔赴疆场,上阵杀敌,他都无法实现,因为君王早已为他安排好了人生的结局,撤了他的职,将他放逐到江西乡野中去,所以后世对辛弃疾的遭遇才会有这样的评价,“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然而也正是辛弃疾的身份转变,从一介武将开始从文,人生角色的错位才成就了辛弃疾的的英雄情结。

▲对于辛弃疾来说,他人生最大的一场悲剧就是被帝王遗弃,因为不被帝王接纳,他才无法实现抗金的梦想,所以才会在半后生中郁郁寡欢。

对于辛弃疾来说,他的英雄情怀其实与人生经历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这里就是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在被占领区长大的孩子他对于国仇家恨有着更深切的理解,于是在祖父的教导之下,辛弃疾从小就怀揣着报仇雪恨,驱逐金人,收复失地的信念一点点成长起来。在辛弃疾22岁的时候,被占领区爆发了一场反抗金兵的起义,他也加入了这场反抗之中,在这次行动中辛弃疾擒叛徒,斩叛将,无一不在彰显着他的英雄气概。然而南宋的帝王却不是这样想的,对金兵发动战争,那么无非就是两个结果,一是取胜了,另一个就是失败了,但是哪一种都会造成伤亡,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打击,所以统治者妥协了,他们不愿意再战,只想求得眼前短暂的安稳。


▲由于辛弃疾是在被占领区长大的,所以他深刻地清楚国破家亡所带来的痛苦,因此他从小就有着为国效忠的梦想。

由于统治阶级的懦弱无能,就像是一盆冰冷的水一样浇灭了辛弃疾的报国热血上,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才会开始进行创作,在他的诗词之中吐露出真心来。辛弃疾的一首《破阵子》就是极好的说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在创作这首诗文的时候,辛弃疾喝多了,于是才会在醉意醺醺之中想起他当年在军营之中的情形,在出征之前将士们都在分食着牛肉,一个个豪情万丈,誓要将金人赶出原本属于大宋的山河!而辛弃疾也在这首诗中也道尽了他的人生理想,那就是要要为君王、为国家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这样他才能够赢得生前和身后的名声荣誉。在古人的心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辛弃疾而言,他就是要通过立功实现不朽。可是他现在已经无力实现这个梦想了,所以他也只好利用酒精来麻痹自己。

▲在辛弃疾的后半生之中,酒是他的好朋友,因为酒精可以帮助他暂且地忘却烦忧于苦恼。

此外,在辛弃疾的词作之中有着很多关于年少时期的回忆,那时候意气风发,驰骋疆场,所以才会写出“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这般的词句。正所谓英雄之间是心心相惜的,辛弃疾也是如此,在他的诗词中不但出现了历代多位英雄人物的身影,而且他还在这些词中寄托了一种独特的英雄情怀,比如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他渴望收服失地,所以他也向往成为像三国时期孙权这样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孙权:东汉末年的一位诸侯,他揭竿起义,最后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他也是孙吴政权的开国帝王。

然而要说什么样的情绪最为频繁地出现在辛弃疾的诗词中呢?并不是年少时期的意气风发,而是中年的失意怅惘,就像这首《清平乐》中写的那样,“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个时候的辛弃疾已经被帝王所舍弃,在一个寂寞凄苦的雨夜所创作的词,他住在深山中的一个茅草屋之中,简陋荒凉的环境,肆意挑衅的老鼠,闯入屋中的蝙蝠,这些不一不在诉说着凄凉与孤寂。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平生”一词概括他了他的前半生经历,可是“归来”却已经是年近50了,他已经衰老了,再也不能像年轻时候一般投身于抗金事业之中了,而他的退隐并不是自愿的,是被帝王逼迫的,因而从这首词中还是能够感受到辛弃疾的那份悲凉的心境的,究竟谁能够懂得他的那份报国无门的忧愁呢?

▲居住在茅草屋中,一场大雨将窗户纸都打湿了,所以蝙蝠才会闯入,可见这位词人他的生活是多么的困顿潦倒,丝毫没有过往的意气风发。

辛弃疾的一生是悲哀的,他生活在一个扼杀英雄的时代之中,与他的前辈岳飞一样,虽然怀揣着赤诚的报国之心,可是却被帝王忽视,岳飞还被奸臣所害。对于南宋时期的英雄人物来说,他们一生的悲哀都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造成的,他们的懦弱,他们的黑暗,让这些英雄人物变的落寞且凄凉,就像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所写的那样,“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南宋的朝堂之中大多都是主张投降的臣子,所以对于辛弃疾而言,尽管他再怎么想北伐中原,这都是无法办到的,毕竟帝王都不想再战了!

为什么辛弃疾那般力主抗金?这是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战斗的话,那么终将有一日会被异族吞噬,当然他的预言也实现了,南宋王朝在风雨飘摇之间苟延残喘了152年,在这数百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如辛弃疾这般的英雄人物,他们想要为国建功立业,他们想要再次恢复大宋的山河,他们想要一个完整且强大的家国,然而他们都失败了。

辛弃疾是一位英雄,可他却也是一位有着悲剧色彩的英雄!  参考文献

1、浅析苏轼词中的“月”意象及其与情思明暗互动——兼与辛弃疾词比较.余彦汐.名作欣赏

2、在诗词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辛弃疾的词为例.张秋香.新教育

3、诗词审美结构与读者感受层次的对应关系——以辛弃疾的《水龙吟》和《青玉案》为例.刘宇颂.名作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