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林文史】历史回忆:1948年土匪进大板记实 文 陈文增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3-03-09 发布于内蒙古

一九四八年土匪进入大板记实

文 陈文增




     1948年辽沈战役我军解放锦州时,国民党招降的一股土匪武装苏和巴特尔部漏网,约2000人。这股溃匪漏网后,向锦州的西北方向当时属于解放区后防的热河省东北部、昭乌达盟地区窜来,妄图作最后垂死挣扎。11月进入中旬,这股溃匪窜入巴林右翼旗境内,骚扰翁根区、查干诺尔区,11月3日窜入巴彦汉区西部(现巴彦尔灯苏木)。

    我党政军得到情报,这股溃匪要进攻大板。

    当时大板驻军有一个大队,大队下属一连、二连两个连队,两个连加大队部共有280多人,武器装备全是“七九”“九九”“套筒子”步枪,只是大队部有一挺经常出毛病的轻机枪。旗政治处(旗委)、旗政府、公安局、大板区等机关干部共100来人,13日都发了枪、子弹,同我军一起与土匪作战。我军和机关干部共有380余人。

    11月14日清晨,我军和机关干部出发进入阵地。占据的地形是西从大板西梁至大板北石桌子山(现烈士塔陵园),大板近围的这些山头。约11点钟左右,土匪从西面窜来,占据了与我军和机关干部对峙的外围山头。

上图为巴林右翼旗群众自愿组织的保卫家乡的地方武装

      战斗打响了。土匪的武器完全是美式冲锋式机枪,我方人数、武器处于劣势。大队部唯一的一挺轻机枪,只打了一梭子就卡了壳,出了毛病。

     约中午一点半钟时,土匪打了一炮,炮弹落在现在的气象站东沟边上。我军首长和党政领导,考虑到敌我人数、武器相差悬殊,若坚持战斗,定受损失,决定暂时退出大板,撤往林东。于是机关干部先撤,部队首长用红色绿色旗子指挥一连、二连轮番后撤,部队最后由大队部首长掩护。

      土匪见我军人员向东撤退了,他们纵马追来,追在前边的几个匪徒嚣张地狂叫“捉活的,捉活的!”妄想俘获我军战士。

      大队部傅教导员断后掩护战士撤退,哪里出现危急,他催马出现在哪里,他用驳壳枪一梭子一梭子向土匪扫去,子弹在匪徒跟前“噗噗”掀起土浪,匪徒们才不敢追了,叫嚷:“骑黑马的这个家伙厉害!”①(傅教导员骑一匹黑马)。

      大板邮电所的一个同志身背一部手摇电话机,骣[chǎn]骑着马,从大板撤退时晚了点,被土匪围住俘去(三天后他逃了回来)。

      我军和机关干部撤退后,土匪分四路进入大板,一路从西梁汽车路进入现在的大板街西头;一路从现在的工农路北头进入大板;一路从现在的幸福路北头进入大板;一路从现在的巴林路北头进入大板。进入大板的土匪约有400人,这股土匪年龄从二十多岁至六十多岁的都有,胡子邋遢,个个面如死灰,都是些大烟鬼(吸鸦片),进街涌入老百姓家抡起马棒、马鞭子就打,张口先要大烟(鸦片)。大板内立时鸡飞狗跳墙,猪跑马嘶乱糟糟。大众合作社工作人员蒙长瀛被匪徒打伤,大板第三村农会主任管XXX的妻子被匪徒打伤····大板被土匪打伤计有10余人。匪徒们涌入于寿山小铺,将他货箱内的白梨抢光后还要,于寿山说没有了,匪徒们举起马鞭就打。他们找到贮梨的窖窖口,下窖将白梨抢劫一空。


上图为上世纪50年代在大板广场对土匪头子的公审公判

     土匪们在大板内折腾约有两个多小时,这时时间大约已到了下午4点钟,他们不敢在大板宿营,怕被我军包围。一个腰插双枪的匪首叫出“扳垛”的军师,让他算算往哪个方向走太平。“扳垛”的匪徒拆了“八门”,算完说:“点上三把火,向北走太平、大吉。”匪徒们抱来耙搂草,分成三堆点燃,顺现在的巴林路像马群一样乱哄哄地向北窜去。

     据说这股漏网的溃匪奔井洼、胡勒斯台、要日吐这趟川到索博日嘎,窜过坝去进入锡林郭勒盟。不久我军一野战部队跟踪追击,时间不久,在锡林郭勒盟就将这股土匪全部歼灭了。

①注:从我党政军暂时退出大板至傅教导员掩护撤退,是采访参加与匪战斗的知情人忆述记入。

本文摘自《巴林右旗文史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