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姓故事】一桩不被看好的婚姻琐记 作者·张玉国(吉林)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3-03-09 发布于内蒙古

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百姓故事·最是人间

一桩不被看好的婚姻

张玉国(吉林)


    (一)

      2003年,大嫂病故。大嫂患肝病多年,虽经多方救治,还是无力回天。大哥与大嫂结婚44年,相濡以沫,伉俪情深。大嫂故去,对大哥打击很大,整天失魂落魄,茶饭不香,身体憔悴消瘦。孩子们都十分着急,心疼,说该给他爸爸再找个伴,互相关照,共度晚年。大哥再婚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2004年初,大哥单位卫生所的大夫,给大哥提了一个叫王英的女人。是一所医院的护士,丈夫病故,有一个女儿,正在大学读书。让人想不到的是,女方比大哥小21岁,当年大哥68岁,王英47岁。大哥说年龄相差太大,不合适,不想见面了。在介绍人一再坚持下,见了面。王英自我介绍说,她丈夫病故后,女儿莹莹,在省建筑学院装潢系读书,费用比较高,女儿还患甲亢病。她已无力供养孩子学习和治疗,就想找一个男的,帮助她度过难关。听说大哥退休后被市拆迁办返聘,开双份工资,还说张工人品好(大哥是工程师),百里挑一,对生病多年的妻子无微不至照顾,我挺佩服的,我没意见。大哥看到王英性格开朗直爽,面容姣好,也有了几分好感,有意相处下去。

(大哥和大嫂王英)

      大哥回家后和孩子们一说,却遭到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的一致不同意,说年龄相差太大,有代沟;王英看上大哥,是因为经济上有困难,等她孩子大学毕业了,大哥不开双份工资,就会远走高飞,抛下大哥。等大哥再次和王英见面时,说孩子们不同意,咱俩不合适,算了吧。王英却说她相中了大哥的人品,说到激动处,痛哭流涕,态度十分坚决。孩子们看大哥犹豫不决,大女儿和儿媳特意到王英单位医院打听情况。单位有人介绍说,王英在单位口碑不好。王英在丈夫病故后,和一个姓冷的男人处一段时间,经常下饭店,吃喝玩乐。后来王英不同意了,姓冷的到医院大闹,说王英是骗子,让王英还钱。听到单位这样反映,孩子们更加不同意了。大哥儿媳听说王英还在纠缠大哥,生气地说,哪有这样死缠烂打的女人,我找人教训教训她。

   大哥一时很苦恼,寝食不安,眼睛布满了血丝。双阳县的大姐也来看望大哥。一天,大姐 ,二姐,我,还有老妹妹,一起去大哥家,劝说大哥放弃这桩婚事,谈到夜里十二点。我们说一是年龄相差太大,二是王英要是抛下大哥走了,孩子们肯定会有想法,会影响大哥与孩子们的关系。大哥说,我就不明白了,我错在什么地方。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说了算,大了结婚了,你嫂嫂说了算,我现在想自己作一次主。王英不是图我钱吗,我把工资全给她。你嫂嫂在病重时,把家中积攒的钱,大部分都分给了孩子们,四个孩子每人三万元,房子给了儿子。如果有一天王英走了,孩子们不接纳我,我就去养老院。我听了大哥一番话,知道大哥心意已决。就说大哥既然已有了各种思想准备,那我们就支持大哥。如果如愿美满,我们祝福大哥;如果王英真的走了,抛下大哥,那么弟弟妹妹们会一如既往尊敬大哥,关心大哥,相信孩子们也肯定会接纳孝顺大哥的。

     大哥的孩子们抵触情绪很大,怎样破解这个难题。我想到了大嫂的大弟弟延明,想搬兵请他来做工作。他曾在农村大队做过团支部书记,明事理,敢讲话。娘亲舅大,他说话孩子们可能会听。

(大哥和大嫂结婚照)

      一天,大哥把孩子们都请回家吃饭,把大嫂的大弟弟延明也请来,我和二姐,二姐夫都去了。饭前二姐夫和我与延明说明了情况,他听后说孩子们糊涂,这个工作我来做。吃饭时提起了大哥再婚的事,延明说孩子们不同意他爸爸与王英相处,也是为他爸爸着想,为他爸爸好。也有道理,大多数人也会这样认为。不过这事最后还得听你爸爸的,你爸爸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丰富,看人识人,为人处事,咱们都没法比,相信你爸爸会处理好这件事情。大哥的儿子首先表明了态度,说我们就听我爸爸的,我爸爸高兴就行。然后就在饭桌上,把举办婚礼的时间定了下来。二月二是大哥的生日,两件事一起办,双喜临门。安排大姑爷负责家里装修,老姑爷订饭店。一件不可能的事儿,就这样解决了,烟消云散。大哥如释重负,心情十分畅快。大哥的生日和婚礼,如期举行,一切顺利如愿。

(大哥大嫂和孙女张娜)

(二)

  好事成双,2008年8月10日,大哥的儿媳生了个宝贝女儿。大哥的儿子、儿媳结婚多年,都已到了37岁,还没有孩子,全家人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孩子。大家把孩子张娜视为珍宝,掌上明珠。王英在小孩未出生前,就把小孩子的衣服及需要的东西,全都准备齐全。等小孩长到四岁时,王英就给她报各种课外学习班。先后报了唱歌、跳舞、英语、数学、书法、二胡、游泳、滑冰、滑轮等。小张娜也争气,无论报什么都愿意学习,而且学习掌握很快。王英就更加喜欢,给她交学费,领她吃饭,游玩,买衣服,只要有时间,接她送她。每次学习回来,王英都要检查监督她作业完成情况,写不好的重写,二胡拉的不好,重拉。张娜的学习大有长进,二胡名曲《赛马》都拉得像模像样。一次王英检查张娜的书法作业,发现写的不认真,让她重写,重写后还是不合格,王英让她每个字再写十遍。张娜很生气,发了脾气,大声说:“我不用你管,你不是我的亲奶奶!”张娜生前奶奶已病故了,家里人从来没和她说起这些事。她从大人谈话中知道了王英不是她的亲奶奶。因为生气,她把这件事当做一发炮弹,发了出去。王英听了十分生气,认为自己这样关心她,好心当做驴肝肺,气得生了病。

      王英上双阳大姐家,和大姐说了这件事情,还十分生气,说张娜没良心。大姐说张娜说的没错,你就不是她的亲奶奶。你虽然不是她的亲奶奶,还这样关心她,比亲奶奶还亲,说明你做的好,有什么好生气的。王英想通了,回来后还像过去那样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张娜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批评,变得更加懂事乖巧了。

(大哥孙女张娜参加吉林市举办的少儿才艺表演)

      2008年,吉林市进行少儿才艺选拔赛,张娜在比赛中表现突出,被推荐到北京参加决赛。王英很高兴,提出张娜去北京参赛费用,她拿一半,她带张娜去北京。结果张娜爸爸妈妈对比赛兴趣不大,认为没有什么意义。王英很生气,说父母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

     王英和大哥在一起后,和大哥的孩子们相处十分融洽,对孩子们很关心。把大哥二姑娘的儿子安排到她们单位上班,给老姑娘的儿子联系篮球训练场所,经常请孩子们回家吃饭,走时还给孩子们拿吃的。大哥对王英的女儿更是视为己出,每次莹莹从大学回来,都要上街买排骨,亲自下厨做菜。莹莹也亲切地称呼大哥为“老爸”。


      2006年,70岁的大哥从市拆迁办退了下来,因为在企业退休,每月只开不到2000元的退休金。王英是事业单位,每月开3000多元。大哥原来除了退休工资,拆迁办每月还开3000多元,年终还有不斐的奖金。以前大家担心大哥收入减少,王英可能要离开大哥或态度大变,大家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王英还是一如既往关心照顾大哥,感情笃深。大哥说王英是个热心人,粗线条,不拘小节。王英对我老伴儿说:“你大哥对我就像对待孩子,我找你大哥,我和莹莹有福了。”

   王英的性格乐观,比较活跃,好动,喜欢与大哥的孩子们,大哥的弟弟妹妹们聚会聚餐。她休息时组织大家到野外野餐,到洗浴中心洗浴,到松花江游泳。她爱好游泳,蝶泳、蛙泳、仰泳、自由泳都十分娴熟。她喜欢把平淡的日常生活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王英爱穿戴,2008年就花1万多元,买了貂皮大衣。我老伴说王英是享受型的人。

(左起大哥、大嫂、我妻子、我、大姐、二姐在威海)

     在王英的撺掇下,2008年8月31日,大哥、大姐、二姐、大哥的儿媳和我们五家十口人,去山东威海,到二姐购买的度假房旅游。在那里玩了一个月,大家玩的非常开心快乐,妙趣横生。每天的活动安排满满的,早上去赶海,挖螃蟹;然后逛早市,买水果,蔬菜;上午打麻将,打扑克,钓鱼 ;下午到大海里游泳;傍晚到海边等待渔船归来,购买新鲜的鱼,虾,螃蟹;有时还到附近旅游景点观光游览,去了荣城,威海,成山头,渔港,石岛等地。成山头是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出海的地方。威海之行,王英游兴未尽,说等我退休了,咱们几家冬天去海南岛过冬。

(三)

      在2008年春节过后,大哥就发现自己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服了一些药也没见效。王英领大哥看了中医,大夫说大哥年龄大了,中气不足,给开了不少补气的人参、鹿茸等中药,服了后还是没有好转。王英和孩子们都劝大哥到医院做一下彻底检查,大哥就是不去。8月17日,王英给我挂电话,说让我去二姐夫开的药店,有事商量。去了发现王英、二姐、二姐夫、大哥的大女儿都在。王英说她领大哥去了市中心医院做了肠镜检查,查出大哥患直肠癌,中晚期,说完就哭了。大家研究了下步的治疗问题。王英提出要到长春市吉林大学医大做手术,找最好的大夫。关于住院费用问题,说大哥在2006年买了90平方米的新楼,当时借了些外债,现在资金比较紧张。提出她筹措一万,她女儿莹莹筹一万,莹莹大学毕业后在吉林市装潢店打工,大哥的大女儿筹一万五,先把住院的费用交上,以后再想办法。先不告诉大哥,他知道了怕花钱就不想治了。


(左起大哥儿媳、二姐夫、二姐、大姐夫、大姐、大哥、大哥孙女、大嫂、我、我妻子在威海旅游合影)

      大哥知道了自己病情后,压力比较大,心情比较沉重。住院前骑自行车去了以前钓鱼的地方和种菜的地方,担心自己下不了手术台,以后再也没机会去了。21日,我去大哥家,大哥提出到外边走走。大哥,王英和我到了松花江边,大哥郑重地和我说,我要去长春做手术了,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有些话和你说一下。2004年,我与王英走到一起,当时考虑到孩子们有想法,没有和王英登记。在2005年,我与王英登了记,领了结婚证。现在也没和孩子们说,我不能让王英和我在一起名不正言不顺地生活。在2006年,王英把她自己的房子卖了,我又添了些钱,不够我们又借了些钱,买了90平方米的新楼,后来我们共同把外债还上了。买房子时写我的名字,因为写我的名字可享受4到5万元的优惠,这房是市拆迁办自己建的。后来我把房照更名为王英,并到公证处作了公证,把房屋100%产权赠予王英所有。我想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我要为王英和莹莹的以后生活负责。如果我真的下不了手术台,你给孩子们作一下证,这些孩子们都不知道。我听了大哥的话,心里一阵阵疼痛,大哥像是安排后事。我说大哥你把问题想严重了,现在医疗技术这样先进,手术肯定没有什么问题。王英说,这事是你大哥主动提出来的,我不同意,你大哥一再坚持,说要为我和莹莹的以后负责。我听了大哥关于房子的处理,感到非常意外和吃惊,心想要是王英和大哥离婚了,大哥不是人财两空吗 ,到老了连自己住的窝都没了。大哥是只为王英以后考虑,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10月23日,大哥入住了长春市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在11月10日做了手术。给大哥做手术的是吉林省名医房教授,做了四个小时,非常顺利。大夫说,癌症到了中晚期,已转移到淋巴组织,像大哥这样的情况,有65%的患者可能维持3至5年。手术当天,除了王英,大哥的孩子,王英的孩子,弟弟妹妹,弟媳,妹夫都去了,去了14人。大哥在11月25日出院,住院32天。

 大哥住院期间,王英天天在医院护理, 昼夜不离。不嫌脏,不怕累,伺候得非常周到精心。大哥的儿子,女儿来医院想替换她几天,让她回吉林休息休息,她都不回去。大哥非常感动,回来之后当着我和孩子们的面前说,我住院期间,你嫂子给我洗脸,洗脚,剪指甲,喂饭喂水,端屎端尿,别人要换她回去,她都不回去。她这样爱干净的人,在医院跟我滚 了一个来月,连澡都没洗一次,怎么熬过来的。说着说着,就哽咽说不下去了。大哥的大女儿在旁边也掉泪了。大哥患病,是对王英的第二次考验,她知道大哥的病情后 ,心急如焚,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不离不弃。

(四)

  大哥出院后回到吉林,大夫说要化疗八九个疗程,每个疗程一周时间。化疗两个疗程后,反应很大,吃不下饭,耳聋。后来不化疗了,改为吃中药。药方是老妹妹在药店卖药时,从癌症患者抓中药时抄来的方子。大约吃了半年时间,效果比较好,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体重也增加不少。大哥在家,有时和孩子们打打麻将,还骑自行车出去钓鱼。大哥又开始了种菜,一亩左右的菜地是开发商征地多年未开发的荒地。大哥被市拆迁办反聘工作到70岁,开荒种菜干到80岁,大哥是有一分热,发一发光。

      2011年7月18日晚,王英和大哥的儿媳,领张娜去江南世纪广场玩滑轮回来,过吉林大街马路时,出了车祸,王英当场死亡。肇事司机是化工公司工人,醉驾,肇事后逃逸,后被交警抓获,负有100%的责任。肇事司机被判刑三年,缓刑四年,保留工职,处理是相当轻了。肇事方赔偿30万元。肇事赔偿金和王英的房子,作为遗产,由大哥和王英的女儿莹莹分别继承。

      王英出事时才55岁,还没有退休,英年早逝,天不假年,短暂的生命流星般稍纵即逝,大哥美好的黄昏恋戛然而止。给大哥精神上打击很大,很长时间难以自拔。回想起两个人过去的快乐时光,而今人去屋空,不觉黯然伤神,倍加思念。连孙女张娜也很想念王英,多次和妈妈讲要去墓地祭典王英。妈妈说,你还小,等长大了再去。还和妈妈讲,你给我爷爷再找一个,像王英那样的奶奶。童稚之心,情真意切。当初想要找人收拾王英的儿媳妇,现在唠起王英,都直掉眼泪。

     王英去世之后,女儿莹莹把大哥的家,视为自己的家,经常回去。在过春节和大哥过生日时,每次都回去。还经常给大哥钱,多时达上千元。今年春节莹莹和丈夫领四岁的女儿去大哥家,女儿非常高兴,又唱歌又跳舞,晚饭后不想走了了,说要住在大哥家。她妈妈说姥爷家来了客人,没地方住。她女儿说我就睡沙发,把大家都逗乐了。莹莹和大哥的孩子们关系非常密切,经常走动,像亲兄弟姐妹一样。

      大哥,今年八十有七,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当年大哥手术时,大夫说像大哥这样的,能维持三年到五年就不错了。现在已过去了14年,创造了医学奇迹,吉人自有天相。现在家中雇了一个保姆,照顾大哥的日常生活。大哥有时间常到郊外钓鱼,有时钓鱼来了兴致 ,彻夜不归,现如今大哥已经87岁了,紧跟时代还在玩微信,过着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

      现在老年人再婚的比较多,很多人因为经济问题,子女关系问题,出现不少矛盾,有的结合后又分开了。大哥和王英当初结合时,家人和亲属都一致反对,都普遍不看好这桩婚姻。大哥与王英一起生活八年,琴瑟和谐,幸福美满,结出了灿烂之果。究其原因,世上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为。大哥心地善良,坦诚相待,以心换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22.10.23

作者简介

张玉国

    1950年生,满族,党员,大专文化。1969年入伍,1970年进驻内蒙古巴林右旗,1984年从81581部队转业。2010年在吉林市昌邑区人大退休。对第二故乡内蒙古巴林右旗有很深的感情,热爱巴林右旗的山山水水,怀念巴林草原的父老乡亲。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更多张玉国的文章:

【老兵原创】《瓜园》——老兵张玉国先生最新原创散文荐赏

【老兵原创】《蔬菜包》——老兵张玉国笔下疫情中的真实暖心回忆

【老兵原创】老兵张玉国先生的感人力作——《八舅放鹰》

【老兵原创】故乡那片松林 文/张玉国

【老兵原创】原巴林驻军老兵张玉国先生深情讲述:《故乡的大榆树》

【老兵原创】故乡的毡房(外二篇)(作者/张玉国)

【军民情深】原驻巴林草原老兵原创文章选登

【老兵原创】您有过“摸鱼”的经历吗?老兵张玉国先生的这篇《摸鱼》文章定会引起我们记忆中不同的“摸鱼”故事。

END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免  责  声  明

     本平台刊发上述文章是以更好传播文明信息、弘扬地域文化、鼓励原创精神为初衷,没有盈取金钱之目的,凡所刊发文章内有违史实、现实、事实之处或抄袭侵权等现象敬请指正,我们及时更正或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