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东野只歼敌28万?一开国中将晚年透露:因为林彪不敢打攻坚

 梦想童年594 2023-03-09 发布于江西

夏季攻势赢了之后,刘亚楼脑海里又出现了新的想法。

这个想法就是刘亚楼开始重视:

如何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素质和战术水平。

刘亚楼

的确,在攻打四平的时候,东北民主联军在战斗上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刘亚楼作为参谋长,解决这些问题是他的心头事……

刘亚楼拦住火车拿回独立师的秘密武器

夏季攻势打完,刘亚楼就开始着手操心二线兵团的组建问题。

听完刘亚楼的话,林彪倒觉得不以为然,创建二线兵团,无非收纳的也是一些民兵和地方武装,如何组建?编成独立师?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

刘亚楼笑了笑,解释二线兵团主要是起到一个补充兵力的作用,因为东北战场辽阔,蒋介石的部队又全是精良美械,因此我们的“拳头”足够大,才能歼灭敌人力量。

蒋介石

林彪这才同意下来。

二线兵团的兵员有了,那武器装备呢?毕竟现在所有武器都是供着一线部队使用,二线缺乏是必然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刘亚楼早就想好了,部队下的各纵队、各独立师都有着缴获敌人来的武器,大家拼拼凑凑,武器就有了。

于是刘亚楼立马下令全军,将缴获来的武器送到后勤部来,然后尽快给二线兵团装备使用。

没想到,一个独立师却在这时候犯了刘亚楼的大忌。

刘亚楼

原来,这个独立师算是部队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军功积累甚多,还能打硬仗,因此就有了一些自己的心思,面对刘亚楼参谋长武器上缴的命令,这个独立师很是不情愿,甚至还故意藏着说没有了。

刘亚楼是个火爆脾气,立马来到这个独立师的师长面前询问果真没有了?

这个师长也是个硬茬子,一直回嘴说就是没有了。

刘亚楼点了点头走了。

你以为刘亚楼就这样放过独立师了吗?并不是,几天后独立师悄悄从牡丹江搞来一辆火车,准备把武器运走,没想到刘亚楼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了,一声令下拦住火车,派了几十个人上去查。

刘亚楼

果然,火车上都是武器,刘亚楼二话不说把武器全部运回了哈尔滨,独立师师长也傻眼了,以为能瞒天过海。

只是,谁能瞒过刘亚楼的呢?

林彪顺利拿下秋季攻势的胜利

到了1947年的9月,二线兵团正式组建完毕。

此时,正合适秋季攻势的开始,林彪选择把秋季攻势开篇,放在杨杖子之战,此战开始前,林彪下令程子华和黄克诚率领8纵、9纵利用口袋战术,先把国民党的22师给咬下来。而黄克诚等人也不辜负期望,顺利歼灭敌军1.2万人。

黄克诚

紧接着,刘亚楼又率领部队在北宁线上展开了攻势,顺利切断了山海关到锦州之间的铁路,这直接让陈诚傻了眼。

得知此情况的林彪,脸上再次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拿下铁路,林彪又下令给3纵,以日夜奔袭的手段,将国民党116师在威远堡、西丰、头营子和孤榆树的驻扎兵力各个击破,3纵领命后,立马出发。

没想到的是,半路上出现了一点问题,原来敌人增援部队来了,3纵无法短时间奔袭4个地方歼灭敌人。

林彪得知后彻夜思考,在和刘亚楼的商量下决定孤榆树的敌人交给就近的1纵,而剩下的3个地方交给3纵来歼灭。

林彪

万幸林彪调整及时,此战赢了。

听到自己将近一个师的兵力被歼灭,蒋介石吓得立马飞回沈阳,赶快重新部署东北的作战计划。

到了11月5日,歼敌7万的秋季攻势结束了,国民党被迫全部挤到了四平附近,林彪看着眼前情形,总算觉得前不久的四平之战失败的情绪,一下子消散了。

毛主席得知秋季攻势大胜,高兴地向全国发出贺电,夸赞林彪率领的东北解放军是“威震全国。”

整个1947年,东北解放军前前后后歼敌28万余人,东北的敌人也在林彪的攻打下越打越少。

一开国中将透露林彪的一个“缺点”

很快,时间进入1948年。

林彪

年初,东北解放军正式改为东北野战军,简称东野,拿下大胜利的东野开始筹谋下一个动作,而蒋介石也忙着如何招架。

3月12日,林彪下令对四平发起总攻。

此次,林彪总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气,第一次打的时候没有能力,第二次打的时候错失先机,这一次,林彪三下五除二,一口气拿下了这座让他有了“执念”的城市。

拿下四平,敌人再被歼灭1.8万余人,冬季攻势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拿下胜利后,刘亚楼再次下达了一个让东野扬名全国的命令:

绘制东北全部地区军用地图。

刘亚楼

此举,真的是帮助东野打下了扬名全国的基础,因为在辽沈战役发起前,刘亚楼已经命令部队绘制好了地图,这使得在辽沈战役中早早掌握先机,后来建国后,东野的绘制地图科,还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测绘学校,为日后的新中国的事业,又增添了砝码。

不得不说,刘亚楼真是聪明!

完成地图绘制任务,刘亚楼又着手办了第二件大事,组建大兵团和正规化的部队。

这一点也足以证明刘亚楼的聪明之处,当初在攻打四平这样的大城市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大兵团和攻坚城市的经验,所以才迟迟拿不下四平,导致了东野的损失。

就连曾经担任东野3纵政委的开国中将罗舜初也在晚年透露,其实1947年,东野的成绩原本不该只有28万的,是因为林彪指挥的战役中,打援和伏击的战斗比较多,例如平型关大捷。而打攻坚战这样的大城市的时候,林彪就有些谨慎不敢打了,不敢下决心。

罗舜初【照片已修复】

正因如此,刘亚楼也和林彪商量,准备将部队朝着大兵团和正规化迈进,这样一来的话,将来遇到攻坚战也不会再犹豫不决了。

林彪同意极了!

林彪给战士们讲了一个故事

林彪很是同意刘亚楼琢磨攻坚战的问题,在刘亚楼的辅佐下,林彪推出了东野的又一个新的战术:

四快一慢。

所谓四快,就是指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溃败后追击要快。

所谓一慢,就是总攻的时间要慢。

林彪

原来,这一慢是林彪根据四平攻坚战决定的,1947年打四平的时候,就是因为发起总攻太过着急,所以未能详细了解敌情,才导致四平总攻最后损失不少,还没有拿下来。

确定战术,刘亚楼也准备开始练兵,一边实战,一边训练,不至于战术使用效果无法熟知。

至于练兵,刘亚楼也做出了深化,以射击、爆破、投弹、刺杀、土木作业五大技术为内容。

攻坚战,首先就是要破坏敌人的坚固工事,因此学会爆破是首要任务,关于如何爆破,刘亚楼亲自授课,对于有恐惧心理的战士,刘亚楼也亲自进行疏导。

刘亚楼

很快,部队战士们就开始井井有条地训练起攻坚技术,白天练习射击和投弹等等,晚上练习行军、街道巷战以及如何安装雷管和炸药包。

刘亚楼负责技术,而林彪负责心理。

为了让战士们鼓起勇气,林彪给战士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一个苏联的小战士正趴在雪地上修理汽车,因为天气太过寒冷,所以手脚都冻坏了,于是有人问他天气这么冷,值得这么辛苦吗?这个小战士回答:斯大林知道我。

这句话,包含了太多东西了,如果每个战士都懂得“毛主席知道我”,那该是多么大的一种鼓励和精神啊。

毛主席

有了林彪的政治工作加持,刘亚楼的工作也很顺利地开展了,之前练习野战的时候,有畏难情绪的战士们,现在一个个都抢着勇往直前,大家都期盼着毛主席也能知道他们,知道他们这些努力的小战士们。

正因如此,东野强大了。

在经过练兵和调整之后,野战纵队由原来的9个纵队发展到了13个纵队,也就是从27个师的兵力发展到了36个师的兵力。

这无疑于是一个一飞冲天的进步!

也是因为这次调整,等到接下来的辽沈战役发起的时候,东野近百万大军个个战士的素质都是极高,战斗力也大大加强。

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后也亲自送上赞语:

“部队精神好,战斗作风好,指挥得当。”

看来,战士们总算是被“毛主席知道了”,接下来,就看东野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