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洪的功绩被很多人低估了,汴水惨败后他为曹操做出了什么贡献?

 梦想童年594 2023-03-09 发布于江西

接上篇:怼太监、罢贪官、曹操的背后到底站了哪位大人物?(曹叡为啥要追尊一个太监为皇帝?)

西园军在写东汉时介绍过,是当时中央最具战斗力的政府军,后来决定北中国归属的两个枭雄居然都出自西园军!

文章图片1

皇帝兼宦官集团:无上将军,灵帝;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助军右校尉,冯芳(冯芳是宦官曹节的女婿)

士大夫集团: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右校尉,淳于琼;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后入曹操集团,为荡寇将军)

何进嫡系:左校尉,夏牟(谏议大夫,何进被杀时,夏牟因与何进旧部分粮不均而被杀)

曹操凭借西园军的这段共事经验,后来得到袁绍相助在兖州立住了脚。

灵帝驾崩后,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

大将军何进想趁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是何太后始终没有点头同意。何进遂采纳袁绍的建议,征召停留在河东郡的董卓率其部众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

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少帝废为弘农王,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董卓比较重视曹操,要留他在洛阳做骁骑校尉(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

此时的曹操面临了一个关键抉择:是要保住官位还是做大汉的忠臣?

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曹操回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准备讨伐董卓,咱们之前介绍过,曹家是沛国谯县豪族,家族实力雄厚。

曹家、夏侯家联手出品了赫赫有名的八虎骑!

文章图片2

曹真、曹休、夏侯尚要等曹丕时才大放光彩,先介绍下最初登场的几位。

曹仁:攻守兼备的名将,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 ,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曹洪:救命恩人,家中富有为曹操提供了强大财力,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

夏侯惇:镇守后方,军纪严明,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勇猛善战

夏侯渊:虎步关右的闪击战专家,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免。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曹纯:虎豹骑统帅,骑兵战力曹营首屈一指,承父业,富於财,僮仆人客以百数,纯纲纪督御,不失其理,乡里咸以为能。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由是为远近所称。年十八,为黄门侍郎。

尤其曹仁、夏侯惇、夏侯渊三人,后来都独当一面,成为藩镇大员,是曹操能够称霸汉末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图片3

除了能力强,善于带兵作战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忠诚度!

举两个反例,

襄樊大战时,麋芳这些经久考验的老兄弟还是背叛了刘备。

大魏后期军神司马懿,帝国大才,曹家三代人都对他不薄,他又是怎么回报的呢?发动高平陵政变取代曹爽,开启了司马氏的夺权之路。

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外姓人总归不如血亲靠谱啊(当然,宗室也会内斗,但打来打去,还是自己家的)

189年12月,东郡太守桥瑁第一个竖起了大旗,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号召各地举兵讨董。

曹操得知后,赶到己吾招兵,当地豪族卫兹以家财资助曹操,使曹操顺利募得五千士兵。

卫兹在三国里不怎么出名,其实背景很厚,来头不小,曾举孝廉,先后被车骑将军何苗、司徒杨赐等召辟,在己吾素有威望。

在己吾曹操奠定了初期的班底,除了本家和夏侯家的几位主要骨干曹洪、曹仁、曹纯、夏侯惇、夏侯渊,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也在此时加盟曹操。

乐进,字文谦,东郡卫国县人。

曹操为了扩大队伍,将乐进遣回所属的东郡募兵,乐进顺利募得千多人,升任为军假司马(司马是低于校尉、都尉的武官,麾下满员时约千人,相当于团长,假司马主要是辅佐军司马管理军务,相当于副团长)

曹操之前在洛阳曾担任过西园军的典军校尉,练兵有一定经验,整训后曹操就带领这五千人马北上投奔了好友陈留太守张邈。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

东汉有名的“八厨”之一,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

太祖、袁绍皆与邈友。

谁都没有想到,曾经友善的三位好友最后居然都分道扬镳,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张邈此时担任陈留太守,在这场讨伐董卓的行动中是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反董的联军的主力都集中在酸枣,需要附近的陈留郡提供粮草供给。

介绍下反董联军的布置:

冀州方向:袁绍负责冀州牧韩馥屯邺县,河内郡太守王匡屯河内郡。

酸枣方向: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太守张邈、广陵郡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

豫州方向: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郡。

南阳方向:后将军袁术屯南阳郡鲁阳县。

文章图片4

这四个方向自北向南形成一线,对洛阳构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包围圈。

众人公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以此号令整个关东联军,袁绍表奏曹操行奋武将军。

联军的总指挥袁绍首先发动攻击,但是王匡在平阴渡口被牛辅大败。

酸枣方向的联军顿时吓得不敢动弹,虽然有共同的敌人,但是大家内心里都想让别人去打头阵,打赢了跟着上去蹿两脚,形势不利则龟缩不动,谁都不愿意早早就把本钱拼没了(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

曹操的热情比较高,振臂高呼,要求联军主动出击,只有鲍信兄弟愿意陪他闯一闯,加上鲍氏兄弟的万余人,曹操手里才有了一支不满二万人的队伍。

他们的敌人是战力强悍的西凉军,为了汉室,曹操仍勇往直前,当真让人敬佩,虽然曹操后来架空了汉室,但咱们得承认,此时的曹操真的是汉室忠臣。

曹操率领这支人马从酸枣西进,前推到中牟县,本地豪族任峻、张奋率数百人投奔了曹操。

曹操这次的目标是哪呢?

敖仓

文章图片5

敖仓附近有一条汴水,可以联结起北方的黄河水系和南方的淮河水系,各郡的物资通过这条河能很便捷地运来,从秦朝开始就在附近的敖山上修建了一处仓库,用来屯积粮食和军械。

占领敖仓,既可以解决后勤保障,同时也能威慑董卓,鼓舞联军。

董卓方面,防备此路的是西凉军中最会动脑打仗的徐荣。

徐荣主动放弃前沿中牟等据点,把重兵布防在成皋一带,在此以逸待劳。

曹操一路顺利西进,联军如入无人之境,慢慢开始放松了警备。结果在渡汴水时,遭到了凉州军的半渡而击,徐荣率凉州铁骑呼啸而来,联军的士兵多是新招募的,战场经验几乎空白,在骑兵的降维打击下,瞬时大乱。

文章图片6

激战中,曹操失掉坐骑,而董军追袭甚急,曹洪见状跳下马来,把坐骑让给曹操(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

曹操推辞不受(太祖辞让),曹洪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之后又帮曹操寻到一只渡船,让他安然渡河(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曹洪即便后来无甚战功,但凭借这个救命功劳就坐稳了八虎骑的榜单。

汴水之战,曹操损失惨重,主力基本全部报销,两大盟友卫兹、鲍韬战死,自己和鲍信也都负了伤,回至酸枣,十数万联军照样喝酒吃肉,根本没人提讨伐董卓的事。

大败的曹操依然给出了致胜之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依然没人搭理。

曹操很失望: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我替诸君感到耻辱啊!

这些关东领导根本不搭理,义兵?醒醒吧孟德,都乱世了,大汉就要完了,手里有兵才是王,你要去玩命,随便你,咱们可得保存实力。

曹操自幼被儒家思想洗脑,为党锢之祸上书,严惩宦官,黄巾乱时为朝廷效力,济南国打击腐败分子,董卓废帝他玩命讨伐,但是现实的铁拳让他终于明白,时代变了,他也要当乱世最强的人。

这次的汴水惨败,是曹操乱世起步的第一战,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

但是手里的筹码已经打光了,只能再去招募新兵,去哪呢?

关键时刻,曹洪再度建功。

扬州刺史陈温与曹洪是好友(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曹洪在陈温的协助下得庐江上甲二千人。

曹洪的功绩其实被很多人低估了,此时已是光杆司令的曹操,如果没有他拉来的生力军,又如何参与后来的中原大战?

丹阳太守周昕也为曹操募集了数千丹阳兵(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

周昕为啥要帮他呢?

周昕曾辟太尉府举高第,随后当上了丹阳太守,曹操的父亲曹嵩之前通过买官当过一段时间的太尉,也可能,周昕当时入的就是曹嵩的太尉府。

丹阳兵战力之强悍,江东孙氏兄弟最有感触:好武习战,高尚气力,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之前大将军何进也曾派都尉毌丘毅诣去丹杨募兵。

总结下,曹操起兵后先是得到了本身就是豪族的本家及夏侯家相助,参加反董联军时卫兹给予了大量扶持,兵败后,曹洪、周昕又及时帮他募集了强悍的丹阳兵补充兵员。

而作为他一生劲敌的刘备,起步时的差距那是相当大了。

皇叔最后能三分天下,很不容易!很多时候,咱们除了比较个人能力外,他们所处的家族背景也不容忽视啊。

然而等曹操自扬州募兵再回中原的时候,形势再次巨变,联军内部已经打成一锅粥了!

有朋友提醒,不少文章被抄袭,复制,粘贴到其他网站,这个也挺无奈,只能说咱们的文章有些价值,值得别人抄袭了哈。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