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王芳作品丨贵人相助

 梅雨墨香 2023-03-10 发布于安徽

一粒种子的生长,离不开土壤、阳光和雨露;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友人和贵人……

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有幸成为安徽省作家协会的一员,也是自动笔写作以来,从来没有,也不敢奢望的事,没想到变成了现实。自2月17日见到省作协2022年度新入会会员名单公示那天起,激动了好一阵子。

当时晚上放学回到家,打开手机收到县作协王标主任的信息,“王芳,恭喜你”,当时真的不敢相信,立刻截屏转发给县作协韦主席,以示求证。韦主席告诉我,是真的,作家协会群里都在为你祝贺呢!

千真万确,同时,安徽共有198人进入省作家协会,蒙城还有张春霞老师。看到写作前辈和文友老师雪花般的祝贺,心中的激动与甜蜜真的无以言表。

鉴于公示期间,还是悄悄把这份喜悦压在心底,连家人都没敢说。直到3月1日看到公告,这份喜悦才像花儿一样绽放,随即发了朋友圈。说良心话,不是炫耀,只是感恩,我深深地知道,凭借自己的能力,这份荣誉是可望不可及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是贵人把我抬向高处。

当时朋友圈的转发引语是这样的:感谢韦主席,感谢邵主席,感谢魏主编,感谢梅主编,感谢邹校长,感谢席校长,感谢刘校长,感谢孙主任,感谢葛老师、郏老师、杨老师、王老师、毕老师、李老师、巴老师……感谢给予我关注与支持的前辈们,老师们,亲朋好友们,永远感谢你们!也感谢一路风尘,一路斜阳。

很快收到了诸多好友的关注,支持与点赞。

最难忘的是中国作协会员,原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毕四海老师的跟帖评论,他说“祝贺王芳!文学是一生的长跑,你已进入了跑道,准备辛劳永远吧……”毕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想想毕老师曾经为我的一篇小说改稿,在他的指导与帮助下,由2000字的豆腐块变成了15000字的短篇小说,他娓娓道来的话语让我如刚出土的幼苗沐浴温暖的春风。

中国作协会员任宝常老师这样鼓励评论:“祝贺王芳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这粒优良的种子,在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阳光雨露滋润,长成参天大树!定成为祖国的栋梁!感恩有你!”

还有舅舅在家人群里的关心评论:“王芳被评选为省作家协会会员是一件特别值得我们家庆贺的大喜事!希望王芳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希望我们家的年轻人以王芳为榜样,发愤图强,谱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童年时喜欢涂鸦,本子上、墙上、地上,有图有话。少年爱上日记,有心情、有见闻、有爱好、有愿望,也有摘抄。中年再与文字触碰,多了对人生的思考,多了对命运的拷问。常常独自陶醉在那一角芳草地。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这些年来,我热爱我的工作,一直信奉“爱是教育的元素”,喜欢阅读,闲暇之余,时常动笔记下一时的心灵感悟。自2000年9月担任学校通讯员以来,陆续写了一些通讯稿及文学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及报刊,《蒙城教育》《蒙城文艺》《亳州文艺》《绝对文学》《西部散文选刊》《新安晚报》《润物细无声》《今日头条》等曾留下足迹,加上网络平台,至今已发表近20万字。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学校又于2020年成立了“星星草文学社”,后更名为“一角芳草地”,带领热爱写作的孩子们,一同在文字的宝库里浏览,欣赏,摸索。

近朱者赤。

因为一次投稿《疫情,谁之过》,认识了《西散原创》的梅雨墨主编,梅主编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的理事。当时正值2020年的疫情爆发期,梅主编言辞恳切地告诉我,越是在非常时期,作品一定要激发人心,传播正能量。后来多次改稿,题目更名为《武汉别怕,春天已向你张开臂膀》,继而,陆续又发表了《曙光》《愿万家灯火长明》《那些年轻人的身影》等关于抗击疫情的文章。

我手写我心,传播正能量。这也是坚定我写下去的信念。

后来,又以一篇《人生几品》走进了《绝对文学》,认识了主编魏强,三年来,以绝对文学为主阵地,陆续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共计百余篇。

也在绝对文学认识了一些著名的作家,有作品及人品都堪称楷模的毕四海老师,还有中国作协会员老杨头、谭光华、任宝常、刘志强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亳州作协会员洋葱头、王标、杨燕等多位老师。他们对我的每一篇小文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们的鼓励下,我的写作信心逐渐增强。

还有可亲可敬的李登群老师,王勇峰老师,刘芳丽老师,巴建斌老师,庞喜老师,他们对我文章的指导,大到思想感情、文本架构,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每次都让我收获满满,感动万分。

更是在魏主编的引荐下,有幸结识了蒙城县作协主席韦如辉老师,蒙城县原作协主席邵泽涛老师,中国楹联报副主席、《蒙城文艺》编辑邵俊强老师。还有《亳州文艺》编辑段伟老师,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多次参加蒙城县作协地文学研讨及采风活动中,也有很多收获。尤其这次申报安徽省作协会员,韦主席和葛亚夫老师对我的帮助极大。

记得2022年7月,中国作协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学系主任徐贵祥曾莅临蒙城,在蒙城农商银行二楼会议大厅,徐主席两个小时的讲座,没有手稿,没有课件,思维清晰,口齿伶俐,引经据典,谈了如何讲好故事,是写好小说的关键。徐老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天才,是一切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文学梦的开端。文学需要共鸣,也需要舞台与掌声,那就大胆地拿出来吧!哪怕只感动了一个人也好。

写作的路上也曾遭到打击。曾经一次投稿,是一首现代诗歌《炊烟袅袅》:

或丝丝缕缕
或缠缠绵绵
或随风舞蹈
或直插云端
多像一缕白须
联结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逻辑线里
酸辣苦甜咸五味杂谈
人生的每一个台阶
都离不开他温情的相伴
(略)

我在第一小节罗列了几组自认为很好的词语,以便描述炊烟的不同形状,当时有一位不知名字的网友评论说,写诗歌又不是摆地摊。也有人跟帖说,那些词语是递进关系,算不得并列。

也有一次,有人在背后说,“我宁愿多刷一会抖音,也不看自媒体的文字。”

人生路上,鼓励让生命成长,批评让生命坚强。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就是一团欲望。每个人都有欲望,因为这是人的本能和本性。有的人成了欲望的奴隶,有的人成了欲望的主人,还有的人把欲望变成了永不止步的希望。但愿自己努力活成后者。

作家萧伯纳也曾说:“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

因为爱所以爱,爱是最好的动力,站在写作的新起跑线上,我会更加努力,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王芳,安徽蒙城乡村教师,安徽省作协会员。教学之余,读读闲书,记记随笔,常常陶醉在那一角芳草地。多篇文章在《蒙城文艺》《亳州文艺》《西散原创》《绝对文学》《漆园古今》等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