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八月十五日看潮(其五)① 苏轼

 一中大语文 2023-03-10 发布于福建

八月十五日看潮(其五) 

苏轼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月下观潮(其二)

陈师道

素练横斜雪满头,银潮吹浪玉山浮。
犹疑海若夸河伯,豪悍须教水倒流。

【注】①本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甲秋,作者时任杭州通判。②醯鸡∶一种小虫。海若:传说中的海神。③夫差乐犀手:据《国语》记载,吴王夫差有“衣水犀之甲者三千”。雅者自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近城。”

【译文1】

江神河伯泛起微波不过是两只小蠓虫而已,海神挟带潮水汹涌东来气势真如吞吐虹霓。

哪儿能找到吴王夫差的兵士个个身穿水犀甲衣?三千支强劲的弓箭,定把高高的潮头射低。

【赏析1】

       作者抒发观潮所得的感想,这首是组诗的最后一章,诗人纯从想象落笔。前两句:“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似霓。”是由观潮想到《庄子·秋水》所写河伯“望洋兴叹”这个故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不见涯涘。”河伯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等到他东行至海,着到汪洋浩瀚的大海涛澜,这才向海神表示自己的渺小。江神倘若东临大海,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长江大河也都有潮头。诗人表示如以江河的潮水,和这样雄伟的海潮威势相比,那么江神河伯就像小小醯鸡(即蛾蚋),是微不足道的。海若从东方驾潮而来,潮水喷吐,就像虹霓一样,映着中秋的月色,这怒潮就更为壮观。诗人这种来自看潮以后的观感,虽然是以神奇想象的笔思写出来的,但也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后两句:“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诗人感到如此威势巨大的潮水,要把它压低下来,使之为人民造福,是非常不易的。诗中说,倘若能得到当年夫差穿着水犀之甲的猛士,用上钱武肃王(钱镠)射潮的三千强弩,把它射服就范,兴许是个好事。

  “安得”两字,表明诗人的愿望,也是诗人的想象。这两句把两个历史故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水犀手”的故事,出自《国语·越语》:“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因而战胜了越国,成为一时的霸主。射潮的故事,出自孙光宪《北梦琐言》的记载:吴越王钱镠,在建筑捍海塘的时候,为汹涌的怒潮所阻,版筑无成。后来钱王下令,造了三千劲箭,在叠雪楼命水犀军驾五百强弩,猛射潮头,迫使潮水趋向西陵而去,终于建成了海塘。这故事虽近神话,但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诗人把夫差水犀军和钱王射潮两件事融为一体,虽然引用上稍有出入,但设想是颇为神奇的。诗人为官杭州,也曾在西湖中建成苏堤,拦阻湖西群山涧壑注入西湖之水,或使停蓄、或使宣泄,使之造福杭州民众。这说明诗人也重视兴修水利,只不过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好大喜功、害多利少罢了。

  这首看潮绝句,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有意到笔随之妙。在运笔方面,有实写,有虚写;有感慨,有议论;有想象,有愿望。淋漓恣肆,不落常轨,体现出苏轼诗在风格上英爽豪迈的特色。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诗开头“醯鸡”之喻,看似突兀,其实照应了下一句的“气吐霓”,对比鲜明。
B.陈诗第二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潮水汹涌翻腾,撼动岸边山崖的情景,描写逼真。
C.从标题看,两首诗都是以潮为描写对象的组诗典的一首,都属于写景抒情的作品。
D.两首诗写潮皆形神兼具,既刻画了潮的外在特征,也写出了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两诗都以“海若”指称海潮,但用意同中有异,靖对此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3分)B
2.6分)
同:都突出海潮之大,赋予海潮神话形象的神奇特征。
异:①苏诗衬托人力战胜自然的神勇,使减少潮水危害的愿望表达得更豪迈;②陈诗想象“海若”炫耀“豪悍”的场景,突出诗人对涨潮景观的由哀赞叹。
答对“同”给2分;答对“异”给4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