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5年,毛主席让彭老总复出,准备打仗

 历史客栈 2023-03-10 发布于山东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受到了错误批判,不得不搬出了中南海,搬到了北京西北郊的吴家花园。

那几年,彭老总没有工作,闲来无事,就带着身边的几个人开荒种地,日子虽然平淡,但也算充实。

因为害怕受到牵连,很多人都不敢登门,但还是有一些人经常去看望他,比如朱老总,经常去找他下棋,还有韩先楚等人,也会经常过去陪他聊聊天,帮他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当然,彭老总也没有忘记学习,建国前忙于打仗,建国后忙于建设,一直没有时间学习,现在没事做了,正好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下。

彭老总搬到吴家花园的时候,就带了很多书,一有空就看书,让他收获不少,很多以前想不通的问题,现在也能梳理出一些眉目了。

另外,彭老总的组织关系在中央党校,中央党校的同志也会经常登门,和他一起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彭真对党校的同志们说:“彭总到党校,请你们带他学习、读书,主要是学些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他都经历了,比你们知道的更多,这方面你们还要向他学习。……不要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谁也不敢接近了,都是同志,开诚布公地对待。你们帮助彭总读书,有什么问题可以开诚布公地谈。”

转眼到了1965年,这天,彭老总正在院子里种菜浇水,彭真突然来了,简单问了一下最近的生活学习情况,然后就直奔主题,对彭老总说:“中央希望你出来工作,现在西南三线建设任务非常重,中央希望你能去当副主任,抓一下工业建设。”

彭老总听后,心里又喜又忧,喜的是中央终于让他重新出来工作了,忧的是自己从来没从事过工业建设,怕自己做不好,另外,中央给他安排的职务,是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这样让他有不少的顾虑。

彭真也看出了他的难处,就对他说:“依我看,庐山会议对你的批评过于严厉了点,也许是对你错误批判,也许你是对的。”

这句话,让彭老总的心里感到非常温暖,就对彭真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一是怕对工业建设不熟悉,做不好,二是怕自己去了之后,让当地领导很为难,工作不好展开。

彭真就给他解释说,其实毛主席让他去西南三线工作,并不只是主持工业建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准备打仗。

当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随时要有打大仗的准备,而彭老总就是难得的军事统帅,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因此,他将来必定是指挥打仗的重要人选,毛主席让他去西南大三线工作,就是因为当时的很多重工业都放在西南地区,万一将来打起来,西南地区就是重要的战场,有彭老总坐镇,自然可以让中央很放心。

后来,毛主席也亲自找彭老总谈话,说:“现在要建设大小三线,准备战争。按比例,西南投资最多,战略后方也特别重要,你去西南是适当的。”

这次谈话,毛主席还提到了庐山会议的往事,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让历史去作结论吧!”

听到这句话,彭老总百感交集,差点落泪。

当时,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也在场,毛主席对他们说:“彭德怀同志去西南,这是党的政策,是中央的决定。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到三线是我提议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你们召集西南区的有关同志开一次会,把问题讲清楚,如果有人不同意,就让他来找我谈。”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彭老总也增强了信心,很快就启程去了成都,投入到了西南大三线的建设中。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毛主席对彭老总还是非常器重的,虽然有庐山会议的不愉快,但毕竟将才难得,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还是要重用这些老将。

而彭老总也是一位大公无私的革命家,没有因为自己受到了委屈,就破罐子破摔,而是随时待命,只要国家需要自己,就责无旁贷,继续为国效力!

再说彭真,在战争年代,他与彭老总的交集并不多,但是,他对彭老总非常敬重,对他在庐山会议后的遭遇也非常同情,因此,彭老总去了成都之后,彭真也一直在关心他的工作情况。

有一次,彭真到成都主持会议,特地安排彭老总坐到主席台上,合影留念的时候,还让彭老总坐在中间,自己站在他的旁边,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彭老总的支持。

但可惜的是,彭老总刚到西南工作还不到一年,就爆发了那场浩劫,彭老总也被揪到了北京,关进了监狱,抱憾而终。

(参考资料:《彭德怀传》《毛泽东与彭德怀》《张耀祠回忆毛泽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