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学读书笔记

 毕生谈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教育的定义:
一、美国分析哲学家谢弗勒《教育的语言》
教育的三种定义:
1.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
2.描述性定义:罗列描述被界说的对象,词典中的定义接近描述性定义
3.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
二、法国米亚拉雷《“教育”一词的多种含义》
教育一词的四种基本含义
1.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
2.作为活动的教育
3.作为内容的教育
4.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
三、从两个角度给教育下定义
1.社会角度
涂尔干: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巴格莱: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
2.个体角度
特朗里:教育即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李特:教育就是对人性的改造。
四、三个层次的教育
1.低线教育:使人免受伤害的人际交往活动
2.现实教育:使人掌握谋生本领的人际交往活动
3.理想教育:发展人的自由人格的人际交往活动。
五、三种教育观
1.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肯定社会既成的思想、制度、道德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认为教育的使命主要是继承社会的传统,使人在思想、道德、品行等方面尽快地社会化)
孔子:修道之谓教(社会本位,伦理本位,教育本位三位一体)
柏拉图、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西方观: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追求这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
2.科学主义的教育观
把提高认得思维水平和智慧水平,获得职业技能作为目标
形式主义教育观(启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
实质主义教育观(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斯宾塞,赫尔巴特,凯洛夫,要素主义的巴格莱、莫里森
批判者
布迪厄、扬、福柯等关注“科学知识对人的异化”
伊里奇等提出“学校消亡论”

3.人文主义教育观: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具体存在形式
A.顺性达情(老庄)
B.和谐发展(亚里士多德、维多利诺、夸美纽斯)
C.以天性为师(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杜威)
D.人格至上(20世纪6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萨特,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E.终身教育(朗格郎)
困境:如何处理自我探究(解构主义的)与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结构主义的)的矛盾;
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道德纪律(控制)的矛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