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孔》手札三

 毕生谈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孔子年十七,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立。
要绖(die二声):古代丧服中的麻腰带。 要,通“腰”。绖:白色的带子就是说孔子还在戴孝。 
绌:通“黜”,排除,贬退。    
偻:曲背,引申为弯腰鞠躬。 
伛:义同“偻”。 
循墙:挨着墙。 循,沿着。  
饘(zhān,沾):稠粥。 于是:在这个鼎中。 用饘、粥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表示过俭朴的生活。 
当世:指做国君。 
南宫敬叔与孟懿子同为孟釐子之子,此处不应更言“鲁人”。
 
“釐”有三个读音,[ lí ]同“厘”。[ xǐ ]古同“禧”,吉祥。[ xī ]古同“僖”,用作谥号。这里同“僖(xī)”。孟釐子病且死是在鲁昭公二十四年,这一年孔子已经三十四岁,此处记载有误。此处记载说明,三十岁的孔子以树立声名,故曰“三十而立”。
这一段司马迁想说明什么问题?(家庭因素对孔子的影响)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史:一作“委吏”,古代管理仓库的小官。 
料:计算。 量:量具。 平:公平,精确。 
司职使:管理牧场的小官吏。
畜蕃息:牲畜殖兴旺。
九尺有六寸:约合今日一米九。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適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適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鲁君:指鲁国国君昭公。 
毋以有己:忘掉自己。
这里边我们看一下老子写的《道德经》原文中的一段,你们看看,和史记中对老子的描述看看,有什么问题。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发现什么问题,一个说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的人,怎么会“窃仁人之号”?一个反对仁义礼智信的人,怎么会提倡“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说明,要么是《道德经》中窜入了别人的话,要么是司马迁记错了,我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大。读书我们要比对着看,对比之下才能发现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