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的这个小国,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子玉史院 2023-03-10 发布于陕西
 / 子

人世间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生存之术,乱世中的各路诸侯也有其存在的道理。

比如,五代十国中的荆南——

关于荆南的介绍,几乎和“大”这个字绝缘:荆南的领土只有三州十七县,人口也只有数十万。和当时的各路诸侯相比,荆南的每一个领域都拿不出手,甚至都不如李茂贞的岐国、刘守光的燕国。

但恰恰是这个荆南国却全程参与了五代十国的乱局,直到北宋时才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先说荆南的地缘格局——

江陵北控中原,西凭两川,东临江东,南接楚粤,从战略地位的维度来看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想一想三国时曹、吴、刘三方拼了命想占有荆州你就明白了荆南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来说,荆南的地缘特点是最能吸引战火的存在,但自高季昌控制江陵之后不仅在群狼环伺的危局中活了下来,同时还把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活得还很滋润。

也就是说,高家几代人在刀尖上成功挺了近六十年。要说荆南有什么生存哲学,无非也就两条:

精准化抱大腿;狼太多,留下荆南反而能成为诸侯们的战略缓冲地带。

荆南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他直接是从中原王朝的体系中演化出来的,是和五代的“一哥”后梁王朝深度绑定的模式。

这事还得从高季昌的传奇人生说起——

和五代的大部分军阀一样,高季昌的人生开局也是一粒尘土,为了生存,他给人家开封富商李让做了奴才,但让高季昌的人生从此开挂的转折点也正是在这:

李让是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的干儿子,朱温每次来都能见到高季昌

可能高季昌这人天生灵性,特别对朱温的胃口,于是朱温就让李让认了高季昌为干儿子。也就是说,高季昌此时已经进阶为宣武军节度使的干孙子,未来可期

虽然高季昌只比朱温小五岁,却要喊朱温爷爷,但这根本不影响人家两人交往的温度。

朱温当时是宣武军节度使

图源/剧照

唐天复二年(902)五月,朱温在攻打岐王李茂贞的过程中,高季昌略献小计就让朱温赢得了战争,高季昌在朱温眼中的分量再一次增值。

唐天复三年(906)十月,是高季昌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朱温在打下荆州重镇江陵之后将荆南节度使的位置给了干孙子高季昌。

可见,从本质上来说,高季昌算是朱温集团的一员,而且是核心成员。随着朱温于907年建立后梁王朝,高季昌的身份标签也同时进阶为后梁王朝的封疆大吏。

但不同的是,高季昌可以利用自己与朱温的特殊关系将江陵当作自己的私人资产来经营。

这是五代那个乱世枭雄们的常规做法,谁都想借壳上市,尤其是那些远离朝廷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十国中,高季昌的荆南和孟知祥的后蜀基本上是同一套模板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

而像高季昌这样的人对后梁王朝俯首称臣的前提只能是,汴梁城中有一个强势君主坐镇才能勉力维持这种局面,一旦朱温的接班人稍微软一点,高季昌立刻就会挣脱束缚,自由飞翔。

很遗憾,后梁王朝的二代君主是能力很一般的朱友贞。再加上后来,中原大地上王朝更迭的大戏上演得太过频繁,高季昌事实上已经跳出了中原王朝的组织架构,成为被各方认可的一路诸侯。

再加上高季昌基本上维持着与中原王朝面子上的平衡,所以,每一任汴梁城中的大佬也都最大限度包容了他。当然了,中原的内斗太过频繁剧烈也让大佬们没空将手伸向荆南。

就像曹操,他永远都是先稳固了北方的基本盘之后才能腾出手去解决荆州问题

曹操的基本盘也是北方

图源/剧照

当然,高季昌也有玩过火的时候,唐天成元年(926)六月,高季昌伸手给唐明宗李嗣源要夔州(今重庆奉节)、忠州(今重庆忠县)、万州(今重庆万县)这三州之地,甚至连主政官员都派去了。

李嗣源当时估计都被惊呆了,按照江湖规矩,乱世中的土地都是自个凭本事去打,还从没听说过伸手要的。

是的,李嗣源没找他高季昌麻烦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了,没想到高季昌把李嗣源当作软柿子来捏了。

好吧,办他。

很快,高季昌就为自己的狂妄买了单,次年三月,李嗣源直接就派了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东川节度使董璋、楚王马殷的组合来讨伐荆南。

讲真,如果这几个人齐心协力,高季昌的荆南根本是保不住的。但高季昌却是一个能透过事物表象直击本质的人,同为军阀,高季昌认定,董璋、马殷这些人肯定也不想在荆南的战事中消耗自己的实力。

看透了这一点,高季昌就知道牌怎么出了,他直接就以唇亡齿寒的理由劝退了楚王马殷。

瞧,都是乱世的潜规则在给高季昌续命

暂时得罪了中原大哥,高季昌为了活命又与淮南的吴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吴国是南方诸侯中最有实力的存在,高季昌与吴国深度绑定是对抗中原王朝的唯一一张牌。

对,就是孙刘联盟。

可见,高季昌一辈子玩的都是合纵连横。但也确实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但高季昌死后,接棒的高从诲又恢复了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成为后唐王朝的藩属。后唐长兴三年(932)二月,李嗣源封高从诲为渤海王。

一直到荆南灭亡,高家子弟都始终唯中原王朝马首是瞻,因为毕竟,傻子都知道到底是谁的大腿粗。

所以呀,和吴越、闽国、楚国这些诸侯们一样,荆南的生存之道也是紧抱中原王朝的大腿,只要中原王朝还无暇南顾,他们就能暂时生存

南方诸侯之所以不灭荆国,一是因为高季昌并不是菜鸟,吃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就是,如果灭掉荆南他们就会与中原王朝狭路相逢,失去了战略缓冲地带,不好操作。

比如马殷就曾经想灭了荆南,属下王环赶紧劝他:

“荆南是四战之地,留下它可以作为湖南与中原王朝的战略缓冲地带,咱们没有必要与李嗣源狭路相逢。”

对,王环的意思就是,留下荆南,让高季昌承受来自中原的压力

当然,马殷也绝不允许中原王朝将荆南给灭了。唐天成二年(927)三月,李嗣源三路大军征讨荆南,马殷正是在认识到荆南被灭之后后唐的兵锋就可以直抵洞庭湖直接给自己制造压力的情况下才果断退出了讨伐大军。

乱世,大家考虑的都是利益。

所以,如果你非要说高季昌有什么生存哲学的话,其实也没有,是当时军阀割据、中原内斗不断的乱局给了他暂时存在的合理性。

那些年,即使高季昌利用自己交通要道的地缘优势经常干打家劫舍的买卖(劫持诸侯们给中原王朝贡品的事也没少干),诸侯们也最多骂一句“无赖”,实际上还是默认了荆南的存在。

是的,存在即合理。

说实话,这已经到达荆南的边界了,高季昌想走扩张的路线,门都没有,再加上荆南本就地脊民贫,也没有经济实力支撑高季昌开疆拓土。

这种情况下,高季昌只能向内求,努力发展生产。为此,高季昌网罗了梁震等人才,一心聚焦经济。

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南方诸侯的选择。问鼎中原无望,搞扩张又比较困难,只能将所有精力聚焦到经济发展上。

所以呀,五代的天下,中原王朝经常是硝烟弥漫的乱局,但南方的经济却被按上了加速键,诞生了一个个桃花源。

这样看的话,吴越王钱镠、楚王马殷、闽王王审知这些人都给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还有,高季昌和他的子孙们虽然都被打上了“无赖”的标签,但实事求是地说,高季昌这人其实也还好,能够对局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李存勖入主中原之后,高季昌为了表忠心曾经北上见过李存勖,回来后他就作出了李存勖必不能长久的判断。因为,此时的李存勖不仅深度沉迷于酒色,还极其自负,认为打天下的功劳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得罪了整个军人群体。

李存勖的短板特别明显

图源/剧照

后来,李存勖兵变身亡的事实也验证了高季昌的判断。

在李嗣源三路大军围剿的危局下他也能从唇亡齿寒的角度出发施展连横之术,成功劝退楚王马殷,直接让李嗣源灭掉荆南的计划破产。

说实话,即使高季昌再聪明能干,荆南的基本盘也决定了他这一生都是小打小闹

后唐天成三年(928)十二月,高季昌于江陵城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北宋建隆三年(963)二月,荆南被赵匡胤派兵灭掉。

在这四战之地挺了近六十年,也够牛了。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手拿曹操的牌,朱温打得怎么样?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