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每日练 | 花开花落花满天,人潮人海人种田(2023届267)

 hjh2004 2023-03-10 发布于福建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考一模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地处巴西南部,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花卉种植、采集及畜牧兼备,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的统一。湿季,农户在村落附近养殖牲畜、栽培花卉,在大田种植庄稼。干季,农户将牲畜转往海拔1000—1200米的山地,不设围栏,全村不同的家庭共用山地牧场游牧。游牧期间,农户搭建木屋或开凿岩穴作为临时居住地,并在山地牧场采集天然花卉。庭院和牧场的花卉最终用于干花制作并销售。图10示意埃斯皮尼亚苏农业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

图片

(1)简述当地农户干季在山地放牧的原因。(4分)

(2)分析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的益处。(4分)

(3)说明当地花卉种植和花卉采集兼顾的原因。(6 分)

解题思路

本题以埃斯皮尼亚苏山脉为背景材料,以当地农户干季在山地放牧的原因、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的益处、当地花卉种植和花卉采集兼顾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工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地理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简述当地农户干季在山地放牧的原因。(4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

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条件较山下好;气候凉爽,蚊虫较少;交替利用不同的草场,利于草场休养生息。(任答二点得4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可知“湿季,农户在村落附近养殖牲畜、栽培花卉,在大田种植庄稼”。由此推得干季农户或为农闲时节(类似中国冬季,春节前后为农闲时节),较适宜发展(转场)牧业——交替利用不同的草场,且“不设围栏,全村不同的家庭共用山地牧场游牧”,类似中国的天山转场农牧业,既方便草场休养生息(充分利用各个海拔的草场资源,又能避免一地草类资源过分开发即枯竭),又利于牲畜及时获得“补给”。

【继续滑动查看】

此外,当地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而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一方面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利于牧草生长;另一方面气候凉爽,蚊虫较少,对于牲畜生存有好处(蚊虫喜高温)。

(2)分析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的益处。(4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

扩大牲畜活动范围,提高畜产品质量;保持草场的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邻里交流,维持和睦的村民关系。(任答二点得4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围栏放牧,主要是圈占(强占)地盘放牧,为的是权责明确,互不打扰(便于牲畜管理,利于维护自身利益)。但是,围栏放牧,范围有限,(一户或一方)牧草使用量有限,且限制了牲畜活动范围,所产畜产品质量低(类似如今的不少地方养猪或养鸡的模式,一改圈养形式,而让其在山野中自由生长)——扩大牲畜活动范围,提高畜产品质量。

【继续滑动查看】

其次,围栏难免要打桩或设隔离物,对于牧草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且降低了牧草利用率),而开放式放牧,则可以保持草场的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最后,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不是各管各的生活生产,邻里交流较频繁,可以维持和睦的村民关系。

(3)说明当地花卉种植和花卉采集兼顾的原因。(6 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

村落附近可达性强,便于精细化管理,以种植花卉为主;(2分)利用在山地牧场放牧的时间兼顾山地花卉采集,合理安排农事时间;(2分)扩大干花制作的规模,丰富产品种类。(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巴西80%的“永生花”发现于埃斯皮尼亚苏山脉。每年4月至10月,旱季来临的时候,生活在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的农户就会上山采摘“永生花”(指经过晒干处理后能长期保持原貌的花朵)。这种花卉的采摘不仅是当地人谋生的手段,也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采摘时节,全家人往往一起上山,不同村落的居民也在此时相聚,举行会议及婚礼等活动。

【继续滑动查看】

根据材料,我们可知农户在山上放牧时,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自由放牧,牲畜自由觅食,农户基本无需管理,即处于农闲时间),可以兼顾山地花卉采集(充分利用农事时间)。其次,“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花卉种植、采集及畜牧兼备”,即村落农业发达(以种植花卉为主),且附近可达性强(交通便利),便于精细化管理。最后,二者兼顾的最大好处,就是掌握产品的全流程,制作干花的原料丰富,利于扩大干花制作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此外,当地花卉种植和花卉采集兼顾,产品种类多样,经济效益高(当地的“永生花”目前大部分以干花形式出售,小部分做成手工艺品或配饰,产品附加值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继续滑动查看】

注意,由于农户熟悉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植物,他们采取的每种农业活动适应特定的土壤、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助于保护该地区的作物品种、植被和景观。采摘时,人们会有意识地“留而不采”,以保证物种生存延续;种植时,会在不同地区间进行种子交换,延续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此外,采摘和放牧带来的迁徙也促进了物种的自然流动。

课后拓展

巴西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北走向,绵延1000多千米,生态多样性极为丰富)南端的传统农业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人因地制宜,在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海拔600米至1400米的山区高地,发展出集鲜花采摘、畜牧和种植于一体的农业体系(立体的复合生态种植基地)——种植和畜牧满足了当地家庭绝大部分的粮食需求,“永生花”和干果、叶子等装饰性植物的采集,则成为最重要的家庭收入来源。

海拔1000米以上的区域,牧草丰盛,居民在那里收集“永生花”(指经过晒干处理后能长期保持原貌的花朵)及放养牛群;海拔700米至1000米区域是稀树草原,有可供采集的水果、草药和鲜花等;村庄则坐落在海拔约600米的山麓,气候湿润,人们在房屋后院开辟小片菜地,种瓜果蔬菜,也会开垦较大面积的农田,耕种木薯、玉米和水稻等,同时饲养一些家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