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谈谈太极拳的“虚领顶劲”在螺旋运动中的表现

 洪式太极 2023-03-10 发布于江苏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洪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杜建刚先生,曾在本平台推出多篇原创文章。文中观点是作者本人对拳法的体悟,如有读者对此观点持有不同意见,请在文末留言与作者本人探讨交流。

《太极拳论》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互隐互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这段话中“虚领顶劲”的含义,个人体会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在拳架中各肢体端点的劲要虚领,二是推手技击中接触点的劲要虚领。这两方面,都是始终贯穿在螺旋运动中的。

这里的关键是“虚领顶劲”的“ 顶” 是什么?现在社会上基本都解释说是头顶,指脑袋这叫“ 顶头悬”。实际上,这个“顶 ”除了指是头顶外,推手技击中还指接触点。 

第一个方面的“虚领顶劲”体现在拳架的螺旋运动中,肢体各端的劲要虚领。“虚领顶劲”对太极拳螺旋运动动作有普遍要求,与太极拳前辈们总结流传下来的很多技法拳诀相切合,如“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王宗岳)、“立身中正”、“提顶吊裆”(武禹襄)、“以手领肘,双肘领肩;下则以足领膝,以膝领大股。其要处全在以手足指头领住运行”( 陈鑫)、“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手法上顺逆缠法的“中指引领方向”(洪均生)、“梢节领劲”(张志俊)等等,均有助于使肢体动作符合螺旋运动规律。

第二个方面的“虚领顶劲”体现在推手中,是对推手接触点的技术要求。推手技术要符合螺旋运动,接触的那个“顶点”要“虚领”,要圆、要松、要合(粘、黏)、能螺旋引偏来劲,能圆能和,能轻能灵,才叫“虚领”。把这个点顺来脉走圆,虚虚地领起来,轻松地粘着对方,这样的行为符合螺旋运动才能达到效果。这样的虚领顶劲,引实入虚、轻灵如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谓会听劲,最终达至听劲灵敏。能听劲,才能做到《太极拳论》中讲的,“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用顺来脉、随曲就伸、化打合一的螺旋的借法和截法,意走人先,引实入虚,引使其过犹不及而击之,击敌所不救,曲中求直、蓄而后发;辩知阴阳,阴阳相济,黏即是走,收即是放,是谓懂劲。能懂劲,才能做到《太极拳论》中讲的,“ 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 '黏’ ”。再由懂劲,勤加练习,而渐至随心所欲。

有拳友认为“虚领顶劲”的第一个意思就够了,不要乱移花接木,二者虽有近似的意思,可细思不妥,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个人认为,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第一个掌握好了也是很不错的。但是,第二个不这样,推手技击中就容易犯顶的毛病。大家仔细体会下,如果第一个掌握好了,第二个不也就顺理成章了吗?

虚领顶劲,对于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螺旋运动动作的准确性和推手技法的正确性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螺旋运动之理,适用于包括“ 虚领顶劲”在内的太极拳各种技法要求,在变化多样的现实情况下加以熟稔运用,即是《太极拳论》讲的,“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