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握电子合同,建筑行业也“数字化”了

 电子合同网 2023-03-10 发布于浙江

“万物皆可数字化”的时代,建筑行业也被倒逼进入了“业务线上化”时代。

作为建筑企业最为看重的考量因素,智能化、高效率、低成本是建筑企业选择数字化产品的首要要求。而涵盖电子招投标、内部劳动合同、总分包合同、行政无纸化办公等功能的电子合同,受到了诸多建筑企业的青睐。

降本增效、合规可信、简单易学,电子合同可为建筑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电子签约解决方案,进一步激活建筑行业生产效能与释放企业生产力,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大环境风云变幻

“智能建筑”刻不容缓

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业签订合同总额为65.69万亿元,新签合同额34.46万亿元。作为传统行业,建筑行业多产业链并行发展,有体量大、能耗高、效率低的特点,在工业化和数字化方面都相对落后。高合同金额的背后,也意味着大量的合同签订、流转、管理工作。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国家发展大计,早已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中。2020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建筑行业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时隔两年,绿色建造与智能建造被写入《“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

国家政策的颁布不仅进一步激发了行业发展潜能,更倒逼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日益上升的市场需求。精细化运营、平台化管理、产业生态赋能,对建筑企业来说无一不是挑战。而电子合同与电子签名的出现,如同为建筑企业注入了一道迎接时代挑战的鲜活之力。

电子合同可助力采购管理、物资管理、竣工管理、检查审核、物流管理、内部审核、劳务分包等环节形成线上闭环,为建筑行业提供专业的在线签署解决方案。具体来看,电子合同的应用覆盖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供应链、竣工交付、材料管理、勘查设计等业务场景,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升级,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赋能。

安全、合规、高效

“双碳”大计贡献力量

安全可靠、合规高效,是电子合同应用于建筑行业中最显著的特点。

建筑企业在签署电子合同时,第三方平台会进行实名认证并颁发CA证书,确保业务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可批量发起合同签署相关施工条件,减少了等待审批的时间,也减少了建筑项目合同篇幅长、不易携带、签署对象多、流转时间长、手动签字盖章效率低等问题。

企业采用电子合同,签署后所有文件可按自定义类目自动归档。工作人员可按需随时调阅,了解项目和施工情况。纸质合同和单据导致的储存难、调阅烦的问题,由此成为历史。

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劳动合同。电子合同的司法存证会大大提高建筑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因签约不当导致的合同纠纷。

除了给企业带去便利和安全感,电子合同的应用还切合国家政策。2020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建筑企业因采用电子合同实现的流程无纸化也为国家的“双碳”大业贡献了行业力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日益迫切,电子合同正以高质量的行业解决方案持续为建筑企业添薪续力,加快行业整体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