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劳动合同为什么这么多省市都在用?

 放心签 2021-11-29

在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成为企业发展主旋律的当下,电子合同作为富有“新基建”属性的基础设施之一,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配”,助力企业合同签署及管理降本增效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企业员工及客户的签约体验,更建立了企业在业内积极引领数字化建设的标杆形象。

近日,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以网上直播的形式,向全市餐饮从业者及会员单位培训共享用工、电子劳动合同、餐饮行业金融服务以及创业补贴等问题。推行电子劳动合同,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跨区域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已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电子劳动合同目前作为企业内部人事场景的基础工具,覆盖入职、离职、转岗、调岗等一系列场景;同时也在业务协议及合同管理方面,协助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电子劳动合同解决了传统纸质合同签约过程中的大量业务难题,如:

解决了异地邮寄过程中,纸质合同容易丢失,资金、时间成本过高的问题;

解决了印章管控,印章权限调度困难的问题;

解决了纸质合同冒名代签、劳动仲裁举证困难的问题;

解决了合同存管成本高,查看搜索难的问题。

其实,自2020年3月人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以来,仅1年时间,“电子劳动合同”逐渐从“可以采用”到“普及应用”,全国10多个省市全面普及应用!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沈阳、浙江、福建、海南、天津、辽宁、山东、深圳、武汉、云南、吉林等十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政策,实现电子劳动合同普及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