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戏,背后原因有这些

 墨遥在成长 2023-03-10 发布于山东

你好,我是墨遥~

这几天写了几篇跟青春期有关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戏,其实是在自救》引起了很多家长的讨论,也让我一下子涨了100多个粉丝。感谢关注我的朋友们。

家长们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家长的代表,在他们眼里,游戏就是洪水猛兽,就是十恶不赦,是游戏害了他们的孩子,把好好的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和父母说话,不好好学习,日夜颠倒,作息不规律,完全不是小时候可爱听话的样子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游戏会有如此的魔力,可以改变一个人?

另一类是现代家长的代表,在他们看来,孩子喜欢玩游戏很正常,大人也经常会喜欢玩,孩子喜欢玩就玩一点,他们不会太焦虑,认为玩会儿游戏孩子就废了。平时他们也会带孩子出去玩,对孩子的陪伴比较多。这类家长总体上比较平和,孩子也比较平和,虽然也玩游戏,但成绩还可以。

前天有位家长看了文章找我,说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不想上学了,把自己关在家里玩游戏。刚开始那几天,不分白天黑夜地打,跟他说话也不搭理。这几天好一些了,至少白天玩,晚上睡觉,偶尔也能和爸妈说几句了。

这位妈妈特别厉害的一点在于,她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说自己有点着急了,希望孩子能马上回去上学,但她知道,孩子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去学校,而且她也给孩子办了休学手续。这说明她是理解孩子的,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她能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和别人一起对付孩子。这一点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

所以,孩子现在在慢慢变好,从黑白颠倒到正常睡觉,都是向好的迹象。这位妈妈也看到了这一点,她愿意继续陪着孩子,用时间的力量来改变。而且,她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于是去看书去听课去思考。

她问我,孩子14岁了,我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现在永远是最早的时候。

试想一下,如果这时候她拔了网线,摔了手机,甚至把孩子暴打一顿,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孩子可能直接就离家出走了,甚至还会发生更坏的结果。

而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都不能放弃。

昨晚快11点了,又有一位家长加我,说自己的孩子也是沉迷游戏,已经不上学了,她快愁死了。因为太晚了,还没来得及跟她细聊。

但是我发现,这样的情况真的太多了,很多初中高中的孩子因为游戏几乎放弃了学业,让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孩子玩游戏只是一个结果,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结果就去动手,而要找到原因。那孩子沉迷游戏有哪些原因呢?我大体总结了这么几种,可以对照看一下。

  • 过度崇拜成绩,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从小就严格要求,让孩子的生活除了学习没有别的,就像一潭死水,毫无乐趣可言。小学时孩子可能还不错,但上了初中,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就要反抗了,而反抗的方式除了不学习就是玩游戏,父母不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这在家长眼里,就是叛逆

  • 把游戏妖魔化,让孩子从小就远离手机

我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有次期末考试,考第一的家长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她洋洋得意地说,我从来不让儿子看手机,那东西一看上瘾就完了。他哭着跟我要我都不给,只有考第一的时候才能看10分钟。

10分钟啊,能满足孩子吗?当然不能。假如让你吃个你最喜欢的菜,刚端上来5分钟就给你拿走了,你会愿意吗?只因为他是孩子,你就可以控制他。而且,他小你能管的了,长大了呢?等他上了大学呢?他能听你的才怪呢。

  • 家庭氛围不好,孩子在家里感觉不到关爱

有的家里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打骂孩子,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感觉不到关爱,他的能量就不够用了,没有能量了怎么办呢?家里没有温情怎么办呢?他就到处去寻找,去找一个能给他能量能满足他的地方,而手机游戏就可以。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没有人批评他,不但不批评,可能人家还追随他,崇拜他,而游戏里通关马上就有反馈,就不停地给他力量。这里多好啊,要一直待在这里面。

  • 平时要求太严格,孩子没有喘息的自由

很多家长信奉严厉教育,认为孩子就是要严管,不然他就会堕落,于是,他们给孩子安排很多的学习任务,不让他和成绩差的孩子交往,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学什么兴趣班也都是家长规定好的。

家长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少走弯路,将来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可在家长控制下长大的孩子,从来不曾享受过自由,等他开始意识到,就会反抗

其实,孩子沉迷游戏没有那么可怕,关键在于家长的认知和态度,你把这件事看得越可怕,感觉孩子这样无可救药,那孩子就会朝着你想象的样子去做。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所以,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说他是网瘾,无可救药,孩子会变好的,一定会变好,家长先相信孩子,再相信自己。

至于怎么去做呢?后面我们会继续说。

关注我,学习更多家庭教育知识。


我是墨遥,一个喜欢阅读和写作,追求自我成长的二胎妈妈,分享家庭教育,分享人生故事,分享自我成长。

当一个女人成为妈妈,她最该看重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因为,只有妈妈好了,孩子才会好。当一个人真正学会爱自己,她才能学会爱别人。

我曾经考过家庭教育辅导师和绘本教育指导师,它们带给我的不仅是育儿知识的获得,还有自我的提升,这个提升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我更看重自己了,更接纳自己了,也更喜欢自己了。

因为持续不断的学习,我走出了原生家庭的束缚,从一个农村小女孩,成长为今天的自己。

育儿先育己,育己比一切都重要。

                                                             喜欢你就点个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