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误判心理学及其在投资和生活中的运用(一)

 仇宝廷图书馆 2023-03-10 发布于黑龙江
《穷查理宝典》从本质上讲,不应该称之为一本书,这显然低估它了,它是一份非常宝贵又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还是人生和投资的指导蓝图。
笔者认为《穷查理宝典》有三个重要的营养成分:人类误判心理学、多元思维模型、从芒格的生平向偶像学习。

本书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是芒格在原来三次演讲的基础上专门为本书大刀阔斧修改而成。笔者之所以将人类误判心理学放在最前面,是因为芒格认为该内容的重要性极高:

“他把人类做出错误判断的某些心理因素当做能用于判断投资机会的最重要的思维模型”

“如果你想要拥有任何普世的智慧,心理学是太过重要了。……

心理学最有用、最具实践价值的部分——我个人认为聪明人一个星期就能被教会——是极其重要的。……全学到手之后,我觉得自己(从前)是个十足的傻子。

……它的核心内容重要的让人难以置信

……帕斯卡还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那是思想史上最精确的论断之一了。帕斯卡说:'人类的头脑既是宇宙的光荣,也是宇宙的耻辱。’”

是的,人类大脑是历经300万年从动物脑进化而成的,它在多数时候是有用、高效的,但是与远古时代相比,现代发生了很多变化,它的进化却没有完全跟上,所以有时候又是荒谬、可笑的。

下面笔者会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这些心理倾向,可能与本书不一致,但是思想内核是不变的。

(一)胡萝卜🥕和大棒的超级威力

这里指奖励、惩罚对人类的认知、行为具有巨大影响。

一、利益是超级强大的力量

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宝典》中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中国也有很多词句形容利益的强大力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字当头”、“有钱能使鬼推磨”、“无利不起早”。

奖励/利益的作用非常强大,强大到芒格都总是低估那种威力。

芒格曾经问某眼科研究所 “你们为什么用一种完全过时的白内障手术来治疗白内障呢?”那个人回答说:“查理,这种手术很容易教呀。”后来他不再使用那种手术,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病人都用脚投了反对票。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金钱是最主要的奖励形式,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其他因素如性、身份、地位、伴侣、友谊等也可能是人们的驱动力。

图片

二、利益可能扭曲人们的认知、行为

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极其可怕的事情。比如:

图片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赚钱,收取应变费和保密费,提供逃税服务,伪造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为了获利,使用激进的会计法、甚至创造性会计法——伪造财务数据;

政府和企业采购没有明确的价格标准,就会滋生了许多腐败受贿的事情。

利益不仅驱使人们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而且人们还会给自己寻找或编造各种借口自欺欺人。

图片

就像很多恶贯满盈的罪犯并不认为他们自己有那么坏,由于生活中遭遇的压力和种种不幸,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值得原谅的。

芒格家乡有一件比较极端的事情——某外科医生年复一年地将大量正常的胆囊切除。他当然可以从手术中获利,但是他同时还给自己找了个高尚的借口并且深信不疑——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胆囊是所有疾病的祸根,切除胆囊是爱护病人。

三、“有利可图”能促进习惯的形成

奖励尤其是即时奖励,在改变和延续某种行为习惯方面十分有效,可以养成条件反射——“重复有效的行为”。

如果是培养好的习惯,这有助于形成正向循环。比如某人努力工作,获得升职加薪,于是他会持续甚至更加努力地工作。

但是如果由于坏的行为而获得了利益,这种坏行为会比好行为更容易形成习惯,而且还很容易“传染”。为什么?因为好行为通常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坏行为通常是不劳而获,更容易被强化。比如:


在发明收款机之前,小商店的员工经常偷钱却很少被抓住,于是这种行为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以至于很多商店赚不到钱。

有漏洞的工伤赔偿制度,使得许多弄虚作假的员工、律师、医生等参与到工伤诈骗、骗取保险金中来,即使某工厂的工作根本就不危险,每年也要支付许多赔偿金。

如果贪污腐败、徇私枉法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和严厉的制裁,就会愈发猖獗和蔓延,最后洁身自好的公务人员将成为异类被排挤。

图片

四、建立好的激励机制

正所谓“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前面讲到的这些不良后果大多是错误的激励机制导致的——人们因错误的行为获得了利益。也许最重要的管理原则就是,“制定正确的激励机制”。那么怎样制定正确的激励机制呢?

1、制定严厉周密的制度,在设计上要防止有漏洞可钻,发现后应及时弥补。

大多数人看到制度的漏洞总是忍不住去钻,“有便宜不占是傻子”,这是由利益确定的(可以少劳多得或不劳而获),在钻空子方面,人们往往表现得极富创意。

2、加强监督。

比如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还可以使用类似于收款机这样的防止不良行为的机器。

3、尽量避免奖励容易弄虚作假的事情。

芒格认为,由于某种高尚的想法,使得工伤赔偿、车祸赔偿的诈骗高发,实际上却是在纵容恶行,破坏社会文明。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制度更严苛一些,虽然可能会有少数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对整个社会造成的损害会小得多。

4、对败露的不轨行为进行严厉的公开惩处。

五、惩罚

与奖励类似,惩罚也强烈地影响到行为和认知,也是管理的必要手段。

但是惩罚的效果比奖励差一点,所以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要以正确恰当的奖励、鼓励、表扬为主,以惩罚为辅。

六、对个人的借鉴意义

人们必须怀疑或有保留地接收利益相关方的建议,由于涉及利益,他有可能刻意地甚至无意识地偏离客观公正。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在做判断和决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经过客观慎重的考虑后再做决定:

1、如果某人提出的建议对他自己特别有利,你需要特别警惕。

2、学习并使用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使自己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通过上网、买书、向朋友或专家咨询等,获得相关基本知识是比较容易的。

3、交叉验证。

简单说,就是多找几家问问,或者找相关方面的渠道、专业人士、资料从侧面印证一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笔者曾经听说,某人去医院突然被大医院的专家诊断为重病并建议尽快手术,他震惊之余,又找了其他几家医院的医生检查,得到的信息却都是不需要手术,同时他自己也查阅了相关资料,最后没有听信第一个医生的建议。倒不是说第一个医生一定存了坏心,人都是自身局限性的。

(二)爱的循环

人类天生会喜欢喜欢他、对他好的人,被喜欢的人反过来又更喜欢他,由此形成一个循环,并不断地进一步强化。

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人类和动物的小宝宝都是类似的,天生会喜爱呵护自己的母亲,这又会激发母亲更爱他,形成爱的正向循环,这种基因使得小宝宝们能够得到更好地生存、长大。

人类天生就喜欢被其他人喜欢和欣赏的感觉,到了什么地步?即便这些人与自己毫无关系,也是如此。

我想这也是由基因决定的,因为被人喜欢,意味着获取更多资源的可能性,也满足了人类天生的自大(以后会讲这点)。

在情场上,最终决出胜负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许多时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她能否表现出比竞争者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图片

通常来讲,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喜欢你,你应该先向对方表现出欣赏、喜爱。所以,爱要说出来、做出来,让对方知道、看到,这是主动开启一段感情关系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图片

感情关系——包括父母与孩子、配偶之间、情侣之间、珍贵的友情(古人所讲的“义”)等关系,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生活最美好的部分,正是由于存在爱的循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会变得愈发难能可贵、厚重温暖。笔者姑且称之为感情的复利效应,不光财富能滚雪球,感情也可以滚雪球哦

图片

一、负面作用

就像人们常说的,“爱是盲目的”,“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俗称“恋爱脑”),“情人眼里出西施”,许多人在恋爱中仿佛智商下降,不仅无法保持理性,很多时候甚至连对常识的判断能力都丢失了。

在爱情领域之外,人们也往往容易过度美化自己所喜爱的对象,在他们的眼里,对方是如此完美,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帮他找理由、视而不见,甚至歪曲成优点。

比如历史上政治领袖的个人崇拜,支持者们会狂热地认为他永远是智慧和正确的化身,无论他做什么都百分百支持。

比如两个明星闹出矛盾,各自的粉丝群会无脑地攻击对方,并认为自己的爱豆很无辜。

所以,喜爱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失去理智。

前面讲到,爱的循环一旦启动,会不断自我强化,当这种爱强烈到一定程度,再叠加爱的盲目和不理智,人们可能会因为所爱之人做出非常不合常理的事情:歪曲事实、失去判断力,过度付出,更有甚者不惜自我毁灭。

歪曲事实、失去客观的判断力,这个很容易理解。当你明白了这种心理机制,就能够很好地预防它。

过度付出,比如有些父母过于宠溺子女,笔者认识一位已过退休年龄的阿姨,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早已成年,但是两人都不工作,天天在家打游戏,老人不仅要外出打工赚钱,还要做饭做家务。这样的故事很多,我记得曾经还有一位上海老妈妈实在无法支撑,把常年赋闲在家、靠她养老金过活的高材生儿子告上法庭。

自我毁灭的例子也很多,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焦仲卿和刘兰芝,或者是突然发现伴侣的背叛,强行被迫打断的爱情循环是常人所难以承受的打击,有时会造成非常极端的后果。当然,即使没有发生极端情况,受害者通常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法正常生活,承受巨大的心理痛楚,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缓解,但是仍会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图片

二、爱屋及乌与榜样的力量

人们喜爱某个对象,会受此影响,连带着偏爱与其相关的人和物,甚至连能够联想到该对象的人和物,也会受到偏爱。

比如很多父母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小朋友,也会面带笑容,爱心爆棚。

比如很多老年人对毛主席和共产党很有感情,他们会偏爱毛主席喜爱的红烧肉、周总理爱喝的茅台酒、红军吃过的粗粮饭。

还有一首歌的歌名就叫做《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在与感情无关的领域,这种效应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使它尽量发挥积极的一面:

1、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

孩子天生喜爱、崇拜并模仿自己的父母,所以言传不如身教。

图片

2、挑选正面、积极的优质榜样

你的偶像指引了你前进的方向,所以,可以这么说,偶像的好坏决定了你的努力方向正确与否。一个好的榜样对人一生具有巨大的正面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在人生某个迷茫的十字路口,想要改变却没有方向,或者想坚持不懈却没有信心,或者遭受打击、意志消沉,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偶像,曾经从类似的艰难中走了出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感觉就如同拨云见日,一扫阴霾,整个人就像获得了无穷的动力。

芒格说他喜欢看传记,和已故的伟人交朋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常,他们都是全人类中杰出的佼佼者,而且生平大都早已盖棺定论,不会突然出个丑闻或者反转什么的,哈哈。

身边的榜样影响也很大。比如,巴菲特和芒格曾多次建议,如果有选择的话,要为自己最敬重的人工作,就如同巴菲特当初特别想为格雷厄姆工作那样。再比如:孩子到了中学以后,会更喜欢模仿同龄人的行为,所以和优等生交朋友,可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相反如果和“混子”交朋友,可能就会以“大哥大”为榜样,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

3、社会公众人物应当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

一些人有可能引起极度的喜爱和倾慕,比如政治领袖、明星、成功的企业家、行业专家等,他们的言行举止在社会有极大的影响力,其意义远远不止于个人权利。所以这些人应当更加注重和约束自己,因为它们拥有了公众赋予的“影响力”这把利剑,就应当正确地挥舞它。

本书有一段话说得挺好,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如果你取得了很高的地位,那么你必须遵守某些行为规则。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酗酒的铲沙工人,你可以去脱衣舞俱乐部;但如果你是波士顿的主教,那你就不应该去了。”

图片

为了避免文章太长、不便阅读,笔者计划每写到不超过4000-5000字就发出来一篇。人类误判心理学挺长的,多元思维模型可能更长……,慢慢填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