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大学,该怎么办?

 徐柒七 2023-03-10 发布于浙江

遗憾已经那么多 就不要再错过我

文| 卷心菜
编辑 | 徐柒七
01

某个大一的深夜里,我拿着灯成为寝室里最后一个睡觉的人,黑暗之中只有我周围的一小片区域里明亮着。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来,在一年前高三的某个深夜里,我曾经梦到过同样的场景——我梦到同样的大学,同样的深夜,和同样晚睡的我。


我拿着灯在黑暗里愣了很久,我怀疑我记忆是否错乱,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但就在那一刻,我与自己终于在漫长的一年之中与自己达成和解——冥冥之中,或许这个学校就在我的生命里。


经历过高三和大一之后,身边那些熟悉的人们都开始逐渐远离我们,家人,朋友,同学,新的大学生活意味着一段崭新的旅程。


有的人拼了好几年如愿以偿,有的人阴差阳错成为了幸运儿,当然还有人在滑档后遗憾地使保底院校成为了最后的归宿。

很显然,我是“幸运”的后者。

我无数次地幻想着时光倒流,幻想着修改志愿,幻想着再多拿一分……幻想多一分,对现实的不满就更多一分,从录取至今,我大概一直如此。

是的,一直以来,我不甘让自己埋没在这里,不甘心成为普通人,不甘心没有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可是我却没有勇气复读。

我想,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或许和我一样生活在不是很满意的校园里,甚至和我一样大一就开始着手考研,把自己努力地向上抬,向上爬……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是学生中最与众不同的那个,我永远愿意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才华,相信自己能成为那个万众瞩目的人,可是最后的结果让我成为了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人。

02

大一的这段时间,我无数次地试图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这所学校其实没那么差,让自己相信其实我还有机会。

可是长时间以来,除了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压力和焦虑以外,这个办法没有任何用处,主观上牵强的理由还是会成为我的负担。

甚至于,我曾在这段时间考虑过要不要退学复读重来一次?

算了吧,我没那个勇气,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我始终是软弱的,既不甘心,又不想做出改变,可我知道,我不该是这个样子。

我从来都羡慕着朋友圈里985和211的同学们,从来都向往着可以炫耀的大学生活,但其实在这些虚荣背后,事实却是——我身边的绝大多数同学,那些比我的成绩要好许多的人,大多都留在了本省甚至是本市。

我才突然意识到,最初我并没有什么太过不切实际的目标,我只想出省,到一个没有亲戚可以照顾的城市,自己一个人去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然而在这个规划之中,当初的我并没有给自己设定什么硬性的大学目标。

河南的艺考文科生——听起来就是一个“光荣而困难”的身份,我顶着这个身份走到了现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没有辜负自己,坦白说,我很满意自己的成绩,也正因如此,我并不满意我的大学。

来到新学校之后,我发现我拥有很多“同类”,种种原因使得我们觉得自己存在于这里是一个错误,当然我也意识到,在糟糕的情况下,我要处于这样一个割裂的状态下整整四年。

就在这个情况下,我在深夜里想起了我一年前的梦。

我从不迷信,从不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唯心观念,但我相信,我的潜意识在告诉我——你该和自己和解了。

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从单一的价值序列中解放出来,我们不再受单一的价值观所影响。

正因如此,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诸如此类的影响——我没有上一个好学校,没有上985,211,这意味着在社会公认的价值体系里,我没有被很好得认可。

很显然,这种焦虑和心灰意冷不可能是暂时的,怎样给自己一个好方法与自己和解?我想这不仅是缓解心理困惑的关键,也是自己努力方向的关键。

像我这样的大多数同学基本上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了,有的选择通过考研上一个自己真正满意的学校,有的选择在兼职上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何尝不是一种低谷时期给我们带来的清醒?相比于浑浑噩噩度日,我们更愿意再次通过自己的能力给自己铺一条路——一条让自己舒适的路。

这不是内卷,也不是贩卖焦虑,这大概是给自己的一种在逆境之中的“妥协”。

好吧,既然如此,以后的情况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只要往前走,未来的路永远比现在要宽阔。

当然,我们对自身的学历焦虑也好,知识焦虑也好,是非常正常的,无论这种焦虑来自外界的舆论氛围,还是来自于自我施压,或许都是给自己的提醒。

你想要变得更优秀,但不代表你现在一无所有,正因为你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能力,所以你渴望成为你心中的那个更好的自己。

和自己和解并不意味着就此躺平,并不意味着原地踏步,并不意味着认命过后不思进取,而是意味着我们该放下不必要的烦恼,脱下自己的伪装,认清现实之后带着勇气奔赴远方。

时间或许会给我们答案,或许那个你在不怎么满意的大学里,还有你不曾发现的惊喜和机会。

那个深夜里的灯火里,我似乎用一种浪漫而荒诞的方法和自己达成和解。那么到底如何该和自己说一句“这样挺好的”,或许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大家该如何面对呢?

我想丰子恺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描述了很多人所向往的样子,我想,抛开那些功利性的目标,真正的成熟应该是他所写的那样。

“不困于心,不乱与情,不惧将来,不念过往。如此,甚好。”

或许你还想看:

我知道你最近有点焦虑。

我在大学兼职送外卖,丢人吗?

关于人际关系,你一定要知道这3点

下班后两小时,决定你将会成为怎样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