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劝你:少在网上看这3种东西!

 徐柒七 2023-03-10 发布于浙江

心里有光 自带锋芒

文|安知
编辑 / 徐柒七
柒七talk: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愉悦,但同时也越来越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

今天就想借这篇文章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安知的文对你能有一点点启发和帮助~

以下是正文内容,如果你愿意花上3~5分钟仔细看看这篇文,柒七会很开心的❤️

自从上了大学开始,手机就越来越成为我离不开的东西。

闲暇的时候刷会手机,吃饭的时候刷会手机,睡前也要刷会手机。

在线冲浪的时间越来越长,受到的信息冲击也越来越多,但我个人的思考和想法却越来越少。

我惊讶的发现,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正在渐渐趋同网上的内容,以至于变得完全不像原来的自己。

经过我的反复对比和探索,我发现,下面这三点,是最容易让人情绪上头和去模仿的,同时也是最需要我们警惕的。

01. 别人的成功之路

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标题:做副业一个月,到手五位数。

“在人生最美好的20岁,攒钱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开公司,创业,投资,聊聊我是怎么从大学就开始挣钱的。”

我之前每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就焦虑一次,大家的成功怎么那么唾手可得。

相比之下,20多岁的我,还没大学毕业,偶尔兼职挣点零花钱,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什么商业头脑。

与他们相比,我简直就是一个失败者,也一直为此自卑,有一种怎么努力都追赶不上别人的无力感。

直到偶然间看见一个这样的帖子。

帖子里,大概是一位学生家长在问:上了大学还需要给孩子生活费吗,我见网上好多大学生可厉害了,根本不需要生活费。

底下纷纷都在反驳,热评第一说:

你孩子一定很感谢有你这么个家长,看见网上说啥的都信。正是学习的年纪,你让他上哪去养活自己,拿一些极其特殊的案例来要求你孩子。我也没见你孩子要求你像网上优秀父母一样,一个月给个万儿八千的,别听风就是雨的,什么年纪干什么事,让他专心学习吧。

我恍然大悟,我不就跟这个发帖的父母一样吗,被网上的优秀案例蒙蔽了双眼,以至于忽视了现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

记得看过一个说法,叫幸存者偏差,就是指当取得咨询的渠道,仅来自幸存者时,此咨询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我们看多了别人的成功经历,就误以为成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殊不知,成百上千的人已经被浪击倒在沙滩上了。

况且,我们也不能确定,别人的成功就是真的成功,任何一个人,经过互联网的包装,都可以成为专家或者成功大师。

所以啊,希望我们能理智一点,努力是很有必要,但是我们没必要用过高的要求去衡量自己,就让花顺其自然的开放,时机到了自然会有芬芳。

02. 他人的爱情观点

我发现,现在网上情感博主是越来越多了,简直层出不穷。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信任这些博主的恋爱箴言,甚至把它们奉为圭臬。

男朋友回消息慢了,是不是不爱我了,去查一查视频,看看是什么原因。

“男朋友不爱回你消息,一般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对你不上心,没把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二是在跟别的人聊天,很可能是新目标,这样才会忽视你的消息去回她的消息;三是他想分手,但是不想自己主动提,所以冷暴力你,想让你主动提分手。”

对标哪一条我都觉得有道理,于是我疑神疑鬼,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他变心的证明。

后来男朋友被我每天神经兮兮的举动惹烦了,某天他很严肃的站在我面前,说要和我谈谈。

我们摊开了所有问题,我问他为什么最近回消息那么慢,态度也很冷淡,他问我为什么最近情绪那么奇怪。

男朋友说,他最近工作上有个新任务比较重要,忙起来一时顾不得回消息,但其实他看见后有时间也都回复了,哪来的什么变不变心。

我告诉他,我最近在跟着情感博主学习恋爱心理,也是因为看了视频才会疑神疑鬼,小心翼翼。

他被气的笑了出来:“宝贝,为什么你会觉得恋爱是一件需要别人参与的事情,谁能说明白恋爱到底要怎么谈,说到底都是一件私人的具有主观感受的事情。”

“你可以把他们当成一些参考,但是把这些话当成真理大可不必,这些恋爱专家自己的恋爱不知道谈成什么样呢。”

感情它不像别的事物一样,具有模仿性和可参考性,就像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一样,每段感情都是不一样的。

不要跟着别人去学习谈恋爱,而是自己用心去爱,也不要简简单单因为别人的判断就去猜疑,那真的是非常本末倒置的事情。

03. 碎片化知识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之前是一样的想法,就是碎片化知识,也是知识,我只要看了,就算有所收获。

所以我非常心安理得的在闲暇时间刷手机,看视频,看知乎,有时候是一些科普,有时候是一些干货文。

每当我看到非常不错的内容的时候,我就会点个赞放到收藏夹,甚至还会再看一遍。

我蛮自信地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能学到不少知识的,虽然可能没那么深奥,但是浅浅了解一下也是不错的。

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对于之前看过的内容,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别说清晰记忆了,就连零星几个相关字词,都需要想半天才能想到。

原来,碎片化知识之所以被那么多人诟病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碎字。

把一套系统的打磨好了的知识体系,给拆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完全无法连点成线,连线带面。

我们在浏览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的时候甚至会沾沾自喜,因为记住这些简单直白的知识不需要费什么脑子。

可其实这些只言片语就算被我们记在脑子里,也是不值钱的。

因为我们只是知道,却不是了解。

看见几条金句,以为自己学会了写作,可自己提笔时还是一窍不通;看到几个窍门,以为自己掌握了一门技术,实际上自己只会那几个小窍门罢了。

我们都知道,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它的宝贵之处就在于教会你从0到1,授人以渔,而不是给你一些碎片知识,扔给你两条鱼。

真正想要学到本领,一定需要长期而系统的学习,这样才能在脑海中搭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才能灵活地被我们运用。

碎片化知识虽好,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不能依赖碎片化知识让我们成长。

最后,借用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互联网的更新带给我们海量的咨询,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沟通,欣赏不一样的风景。

可我们一定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潮流中找到真正需要的内容,别被信息茧房迷花了眼,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以上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