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旭诊室故事 | “阳康”心慌难入眠,养阴清毒心可宁

 我们是最好的人 2023-03-10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图片

图片开栏语:【邹旭诊室故事】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带领团队开办的专栏,将围绕邹旭诊室里发生的真实案例,有故事,有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有专业的医学剖析,同时介绍一些效果确切、操作性强、简便廉验的日常调理小妙招,以达到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的作用。

图片

54岁的何女士已经“阳康”一个多月了,自己复测几次抗原都是阴性,但是自从发热退烧后,以前的失眠、情绪焦虑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而且还出现了心慌、动则汗出的症状。何女士自己尝试了许多种食疗药膳都不能明显改善症状,于是在家人朋友的推荐下,她来到了邹旭教授疑难杂病门诊寻求治疗。


图片

刻下症见:夜间难眠,心慌心悸,心率偏快,动则汗出,口干口苦,肢体乏力,情绪焦虑,舌尖暗嫩红,苔薄白,寸上脉,脉弦细,寸尺弱。

邹教授结合患者症状及病史,诊断为不寐,通过经脏腑辨证方法,认为该病是感染新冠疫毒后余邪未清,于六经属少阴热化、少阳不舒,于脏腑属心、肝、肾,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火扰心、肝气郁滞证。

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清心安神、疏肝解郁为法,方选桂甘龙牡汤、沙参麦冬汤、小柴胡汤、归一饮合用,并予金盏银盘、黄连清热解毒,皂角刺、路路通行气透邪,茯苓、法半夏化痰除湿。共14剂,水煎服。并嘱患者多晒太阳,循序渐进有氧运动,时长20分钟左右,以微微汗出为度。

一月后随访,患者诉坚持服药后目前已经可以十二点前入睡,现无明显心慌心悸,焦虑状态也较前缓解,平日精神状态明显转佳。

按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Long Covid)通常是新冠感染发病后3个月,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又称为COVID-19后遗症、COVID-19长期症状等。

临床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不仅攻击人体呼吸系统,而且会影响人体多组织和器官,约67%的长新冠患者可出现中度至重度的自主神经障碍[1],导致失眠、心率快、心率不稳定、疲乏劳、汗出等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有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如中风、嗅觉丧失、意识受损甚至更严重的症状[2]。还有研究报道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与嗅觉、记忆等相关的脑区会发生退行性变化[3]。

邹旭教授指出,失眠是新冠核酸转阴后的常见症状之一,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成为“长新冠”的表现,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冠病毒在中医理论中属“疫毒”范畴,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患者群体即使核酸转阴,疫毒的湿热余邪并未尽去,且疫毒之邪耗伤人体气阴,正气受损,抗邪无力,更易导致症状缠绵。

该患者初诊时见双侧寸上脉、脉弦细、寸尺弱,根据长桑君脉法理论,双侧寸上脉代表着阴维、阳维为病,是心肺、肝肾阴虚阳亢的征象,脉弦细、寸尺弱是少阳不舒、气阴不足的表现。整体来看,该患者是素有肝肾不足、心肺失养,加之新冠感染,湿热疫毒侵犯,耗伤气阴,故而有长期失眠、肢体乏力;余邪未清,上扰心神,故出现失眠加重、心慌汗出;湿邪粘滞,阻碍气机,肝气不畅,故有情绪焦虑、口苦口干等症。

整体而言,该患者素有肝肾阴虚,新冠感染后余热未清,更使气阴不足,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邹教授在确定患者总体病机后,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清心安神、疏肝解郁为法,遂予桂甘龙牡汤养心宁神、沙参麦冬汤益气养阴、小柴胡汤疏肝行气、归一饮生发元气,加用金盏银盘、黄连、皂角刺、路路通、茯苓、法半夏等药物使气机条畅、湿热得去。

参考文献:
[1] Larsen NW, Stiles LE, Shaik 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utonomic symptom burden in long COVID: A global survey of 2,314 adults. Front Neurol. 2022 Oct 19;13:1012668. doi: 10.3389/fneur.2022.1012668.
[2] Mao L, Jin H, Wang M, et al. Neur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Wuhan, China. JAMA Neurol. 2020 Jun 1;77(6):683-690. doi: 10.1001/jamaneurol.2020.1127. 
[3] Douaud G, Lee S, Alfaro-Almagro F, et al. SARS-CoV-2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UK Biobank. Nature. 2022 Apr;604(7907):697-707. doi: 10.1038/s41586-022-04569-5. 

图片


失眠的中医辨证思路


失眠在中医学中可归属到“不寐”的范畴。“不寐”的相关论述最早见于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将其称之为“不得卧、不能卧”。睡眠觉醒与阴阳的变化相关,《温病条辨·下焦篇》云“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阳主动,阴主静,阳气昼行于表,夜入于里,阴阳调和是睡眠的产生与维持的基础。

在临床诊疗中,失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阳不入阴型,此类病人多以难以入眠为主要表现,伴有心烦、焦虑、口干口苦、大便硬结等症状,病机上属于阳盛阴虚,治疗上多以引阳入阴、清心安神为法,常用方剂有半夏秫米汤、黄连阿胶汤等。

其二,阴不制阳型,此类病人则多以夜间易醒多梦为主要表现,伴有心悸怔忡、精神倦怠、腰酸无力、动则汗出、怕冷怕热等症状,病机上属心肺肝肾阴虚,治疗上多以交通心肾、养阴宁神为法,常用方剂有交泰丸、酸枣仁汤等。

图片

失眠的中医调养

01

重情志调养

很多的失眠是由于受到情绪困扰引起“心病”而导致的,针对此类型的失眠,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指出“养生必先养心”,牢记“知足,贫者亦乐;不知足,富者亦忧”,心态上要保持知足常乐。除此以外,邹教授建议可以每天参加适当的室外体力劳动或在阳光下活动半小时以上,这亦有助于舒畅情志。

02

避免食物刺激

“胃不和则卧不安”,这提示我们很多时候失眠都是因为饱食或者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的。邹教授建议“过午不食”或者晚餐仅食少许蔬菜或馒头、米汤等清淡的食物,注意睡前三小时避免再进食,以减轻胃肠负担。

03

睡前安稳心神

《景岳全书》提到:“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邓铁涛教授认为,睡前静坐可以帮助心神安定。静坐的要点是单腿交换盘坐,稳坐于板椅上或硬床板上,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放空思想,均匀呼吸,静坐约30min。

04

安眠从足开始

邓铁涛教授认为“人的脚,犹如树的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日常养生,足部的护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静坐的同时用双手揉搓脚背及脚心,以劳宫穴摩擦涌泉穴,按摩10分钟以上,以足心产生温热感为度,可达到心肾相交的作用,并能加速脚部的血液循环,随经络温养五脏六腑。

除此以外,邓老还喜欢采用沐足助眠的方式。


沐足方可选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

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取水3升,煮沸10分钟后,待水温温和时进行沐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