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邹旭诊室故事】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带领团队开办的专栏,将围绕邹旭诊室里发生的真实案例,有故事,有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有专业的医学剖析,同时介绍一些效果确切、操作性强、简便廉验的日常调理小妙招,以达到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的作用。 65岁的符女士患有双下肢湿疹20多年,曾寻求中西医多方治疗,但是效果总是不能让人满意。为求进一步诊疗,遂于2022年7月到广东省中医院邹旭教授门诊就诊。 初诊时症见:双下肢湿疹,左下肢为甚,皮肤潮红皲裂,散在鳞屑,局部可见黄色渗液,瘙痒,肿胀;眼睛涩痛,口干口苦,易饥,眠差,小便淋漓,大便难解;舌淡苔白腻,脉弦滑,双寸上脉。邹旭教授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四诊合参,认为本病病机为湿热蕴毒,阻于肌肤,治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为法。方选归一饮升发阳气;渗湿和里汤燥湿和中;消瘤丸活血化瘀通络;猪苓、泽泻利水渗湿;大黄、黄连清热解毒除湿,配合赭石通燥结;土茯苓燥湿祛邪,使湿祛而毒无所附;紫珠草、白鲜皮、路路通祛风通络止痒;当归养血活血;羚羊角粉清热解毒,张锡纯谓之“其性凉而解毒”,善于托毒从表而解,“即表之不出而毒气内陷者,服之亦可内消”。 符女士坚持服药1年余,2023年9月复诊,自诉服药后双下肢湿疹好转,局部渗液减少,皮肤皲裂、肿胀减轻,但有复发,右侧腰部也出现湿疹,局部肤温升高;怕热,双下肢尤甚;舌淡嫩,苔薄滑白腻,脉弦滑迟,双寸上脉。上方基础上,去延胡索、水蛭、牡蛎、当归,加石膏30g,夏枯草30g。 一月后复诊时症见:左下肢、腰部湿疹好转,皮肤干燥,瘙痒,遇风后加重,口干口苦,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舌淡嫩苔薄,脉弦细,寸上脉。前方基础上,去滑石、通草、羚羊角粉、石膏,加桂枝10g。配合消炎止痒霜(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外搽。 PART.01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 湿疹在中医属于“湿疮”范畴,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因皮损总有湿烂、渗液、结痂而得名。其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 本病多因湿热之邪蕴结体内,复因外感风、湿、热邪,内外邪气相合,溢于肌表而发为本病。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缠绵难愈;水湿蕴久不解,化热成毒;毒可助湿为虐,湿有留毒之弊,二者互为因果,胶结为患,使疾病迁延不愈,这是难治性皮肤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此外,湿邪易耗伤阴血,湿邪停聚日久,易化燥伤阴,血虚则虚风内生,致使湿疹反复发作。 对于此类反复发作的湿疹,邹旭教授认为,其治疗关键在于祛湿解毒,兼以养血活血。慢性湿疹患者,多因脾虚失于运化,湿浊内停,郁久化火成毒而发病。对此,邹旭教授常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善用渗湿和里汤加减“开五门”以祛湿外出。其中苍术辛散逐水,发汗解肌;茯苓淡渗利湿,善化胃中痰饮为水液归于膀胱,此二药共开鬼门。厚朴辛温散湿满,苦降泄实满;半夏辛而开郁降逆,温而除湿化痰,此二药共开贲门。枳实化痰消胀;槟榔攻坚去胀,消食行痰,此二药共开幽门。滑石滑淡利窍渗湿,甘寒益气泄热,开腠理而发表,走膀胱而行水,通六腑九窍津液;通草甘淡性寒而体轻,引热下行而利小便,此二药决三焦之渎,使经络水气皆从小便而去,共开水门。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导湿热从大便而出,用以开魄门。五门齐开,因势利导,共奏祛湿之功。此外,邹旭教授常加入土茯苓、白鲜皮解毒除湿止痒。 湿邪伤人,多在卫分与气分,而火热毒邪能挟湿入营血,燔灼津液,耗伤气血,正虚不得托毒外出,邪毒留恋,所以慢性湿疹皮损肥厚难消,病势缠绵。邹旭教授常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消瘤丸,以改善下肢微循环,对于瘀血导致的下肢肿胀尤为适用,其中水蛭活血搜络,善入血分而破瘀血,延胡索活血行气,牡蛎化痰软坚,三者合用,能有效改善下肢浮肿。另外根据病情需要,酌加当归、鸡血藤等养血活血,紫珠草散瘀解毒,路路通、忍冬藤祛风通络;热盛者加羚羊角清热解毒息风。对于瘙痒明显的湿疹患者,邹旭教授还常嘱患者用忍冬藤五两煮水外洗,以清热疏风,活血通络,对于缓解瘙痒有很好的效果。 PART.02 湿疹的日常调护 1.饮食调护 湿疹多责之于湿热,内生湿热往往是因为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因此湿疹患者应忌食辛辣、鱼虾及鸡、鹅、牛、羊肉等发物,亦应忌食香菜、韭菜、芹菜、姜、葱、蒜等辛香之品。 2.预防感染 湿疹患者应避免搔抓,急性湿疹忌用热水烫洗,忌用肥皂等刺激物洗患处,以防皮肤破损而引起感染。 往期推荐 邹旭诊室故事 | 肝旺脾弱性格急 抑木扶土来帮你 邹旭诊室故事 | 面瘫头痛难挣眼,针药齐施彰效力 邹旭诊室故事 | “阳康”低热身乏力,养阴透邪水火济 邹旭,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主攻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疑难杂病。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次参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 新冠疫情期间,十次逆行驰援疫情防控一线,与张忠德教授联合创立的扶正解毒方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2022年担任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成员,2023年作为“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赴港助力香港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在雷神山医疗队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代楷模”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人民好医生”“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邹旭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竹心有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