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子仪,手腕圆融的将将之才

 南国红叶LY9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郭子仪(697-781),玄宗天宝初年的武举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随即攻破洛阳、长安,玄宗逃亡蜀地。肃宗即位后任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二都,而后数年在叛军内讧不断的情况下彻底平乱。他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是唐朝中兴名将。

图片

大唐名将郭子仪不但战功彪炳,而且还很长寿,活到八十几岁,当时唐期的将帅几乎都是出自他门下,儿孙多到不认得。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如果没有郭子仪,就没有唐朝后段的江山,跟他一起平定天下的大将军李光弼,功劳不能跟他比。但郭子仪不是一个军事将领,而是个政治将领,他擅长调和矛盾,而不需要亲自上阵,这点很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与马歇尔、麦克阿瑟相比,战功可差远了。麦克阿瑟是个战将,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有在前线立过汗马功劳,但要安排那两百万的骄兵悍将不冲突,很不容易。前往巴黎的路上,不管哪一国的军队,喝了酒都可以立刻打起来的,但是艾森豪威尔的调和功夫好,最后还当了总统!麦克阿瑟就不行,他永远只能是一个战将。

安史之乱足足乱了八年,战将如云,但真的能统率这群战将的,也只有郭子仪一人。他为人宽宏大量,非常谦和。所以这个人,他的功劳是千真万确的,但是他自己在打仗方面是否有瑕疵呢?九个节度使的军队联合起来,负责监军的是皇帝派来的太监鱼朝恩,这个时候郭子仪没辙了,指挥权在别人手上。结果这次大败,连郭子仪自己都败了。但他能使九个节度使联手,这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图片

 至于他用的兵,也不是汉兵,用的是朔方的兵、回纥的马。军队都是北方的杂胡,也就是各式各样的胡人,马则是回纥人提供的,就是今天伊犁的马,所以他基本上是以胡兵、胡将、胡骑,来打安禄山的胡兵、胡将、胡骑。中国北方变成胡人自相厮杀的战场,郭子仪正是在这个当口所造就出来的英雄。

他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他儿子娶了公主。小两口吵架。公主说,我爸爸是皇帝。儿子说,我爸爸给他皇帝他都不做呢。公主回家告状,说郭子仪有不臣之心,他连皇帝都不想做,何况他手上的兵权比皇帝还大。结果郭子仪就把儿子绑了送上朝廷,皇帝也没话说了。可见郭子仪的手段有多柔软。


摘自 | 《领导文萃》2023年1月下
稿件来源 | 《从历史看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