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利用粉丝文化正确引导个人思想层次发展

 井冈雄鹰 2023-03-10 发布于江西

粉丝文化所涵盖的范围甚广,所涉及的行为主体众多,因此欲降低其对中职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单单依靠学校内部付诸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社会对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复杂的,以至于没有整个社会高度的教育素质,教师不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最完善的效果”。因此,呼吁整个社会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解决粉丝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章图片1

针对大众传媒、文化产业、明星个人以及粉丝群体,政府应当加强职能监管的力度,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粉丝文化,还中职校园一个“清朗”的文化环境。要对文娱市场进行实时监管,及时掌握粉丝文化最新动态,对于那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违背公理道德、践踏法律尊严的粉丝文化行为与实践要做到“零容忍”。只有多加防范、及时治理,才能将粉丝文化给中职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自“清朗行动”展开以来,选秀类节目被叫停,“饭圈”恶意互撕引战、恶意营销、诱导粉丝应援消费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已经得到广泛整治,我国娱乐圈与粉丝圈的风气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只要粉丝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还存在、还对中职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对其监管就不能松懈。

呼吁文化产业与大众传媒树立优质榜样,输出高质量文艺作品,打造温暖互助的粉丝群体。根据本文调查与过往研究,粉丝文化确实含有与主流文化相悖的不良因素,但一个积极向上的粉丝文化环境能给中职粉丝带来的疏导与疗愈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中职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有对文化与情感的旺盛需求,文化产业与大众传媒应助力学校显性文化环境的营造,树立行业中值得中职学生学习的优质榜样,挖掘优质娱乐明星身上的“正能量”,产出与宣传有助于中职生审美陶冶、价值塑造、健康成长的文艺作品,呼吁打造温暖、互助、友爱的粉丝群体,用健康、清朗的行业环境给中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以艺术滋养。

文章图片2

促进家校合作,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

中职学生的粉丝心理、粉丝实践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环境中不断寻求自我认同、解决内心矛盾而逐渐生成的。

中职学生身处家庭与学校环境的时间最多,受这两方面文化的影响也最深,因此,在解决粉丝文化给中职学生带来的负面问题方面,家校必须加强协作,共同打造良好的显性校园文化环境。中职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文章图片3

有些受自身文化素质限制认为难以对孩子施加正面文化影响,有些家长则忙于工作难以对孩子的文化生活付诸太多关注。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促进家校共建优秀校园文化,呼吁家长与孩子之间多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家长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帮助挖掘家长们身上值得中职学生学习的优秀品质,举办亲子文化活动,树立家校文化榜样,让中职学生意识到值得崇拜的偶像其实就在身边,促使优秀的家庭文化环境与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相得益彰。

学校树立问题意识,制定粉丝文化教育管理目标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管理人员尚未意识到粉丝文化已经深入学生群体,并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应树立问题意识,制定科学、明确、可预期的粉丝文化教育管理目标,以便在处理粉丝文化相关问题时采取具有能动性、层次性、前瞻性的反应。

文章图片4

首先,粉丝文化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注重能动性。学校在粉丝文化面前是绝非被动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直面由粉丝文化引发的学生管理问题,通过深入了解粉丝文化造成的诸多影响,剖析产生具体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

其次,粉丝文化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注重层次性。过分笼统将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生管理部门应将总的目标细化分解,然后分配给学业管理、生活管理、社团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四个维度,建立起中职学校在学业上既传授可用知识技能又不乏文化熏陶;日常生活上宽严相济、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社团建设上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兴趣爱好;思想政治教育上善于创新、趣味横生的文化管理目标体系,以更加合理、健全的文化阵地姿态重新吸引中职学生注意力,助力中职学生摆脱对粉丝文化的过度依赖。

文章图片5

最后,粉丝文化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注重前瞻性。当代粉丝文化借助科技的快速变革已经衍生出许多令“圈外人”感到陌生、难以理解的领域,为学校妥善管理增加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必须灵活、敏锐的掌握粉丝文化动向,及时将那些有可能导致中职学生态度偏差、行为失当的现象纳入管理视野,做到防患于未然。

呼吁社会相关主体提升觉悟,制定长远文化目标

目前,不乏许多经纪公司、明星工作室、大众媒体为了追求短期商业效益而不顾自身声誉和口碑,制定不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不利于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企业目标,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清朗行动”过程中必将受到严厉的打击与制裁。诚然,获得商业经济效益是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绝不应该是首要目标,若一味的“割韭菜”、“赚快钱”,损害的不仅仅是自身公众形象和长远效益,更给青年一代造成不良的诱导。因此,社会文化产业、大众传媒应该提升觉悟、树立崇高理想、坚守文艺的审美价值,要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文化目标,推动文化事业由“高原”向“高峰”持续迈进。

文章图片6

协同家庭达成文化共建目标,参与粉丝文化教育管理

通常情况下,学校的文化教育管理目标是通过精心设计、严密推敲,具有一定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而受文化素质、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家庭并没有针对孩子、尤其是孩子参与粉丝文化提出过明确的教育管理目标,即便是有,依然存在目标具有一定偏差的可能性。因此为了对粉丝文化把好关,真正科学有效的对中职学生施加正面教育影响,学校与家庭应该做到目标一致,要协同家庭成员达成文化管理共识,共同引导和教育中职学生对粉丝文化去芜存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粉丝文化中的正能量充实自己。

文章图片7

在我国,面对粉丝文化给中职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学校、社会、家庭应协同起来,凝聚“以人为本”的真理共识,内化以学生为本、以受众为本、以孩子为本的共同价值理念。文化产业与大众传媒是与粉丝文化极度相关的两大社会主体,面对当今粉丝文化对中职学生产生较多负面影响的情况,这两大主体应该形成与社会、学校、家庭一致的价值观念,肩负起净化社会风气、提升青少年认识的社会责任。

对待文化产业,学校应勇于提出教育者对于该行业的要求与期待。打造未经深度考察过的速成艺人、推出缺乏基本文化内涵的商业烂片、煽动舆论引导学生粉丝打榜、控评、过度消费都是社会责任观念浅薄的体现。文化产业繁荣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格调。文化产业在输出作品的同时必须时刻铭记自身社会责任,坚决杜绝产出对当代青少年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隐患。

文章图片8

大众传媒的首要责任是为人民群众客观、如实的进行报道,任何情况之下,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都应该被放在职业信条的首位。针对中职学生受到粉丝文化不良影响的情况,大众传媒应牢记自身使命,传递有利于中职学生思想观念健康、理性成长的新闻内容,加强对社会道德楷模、先进事迹的报道。对待明星偶像也应该着重关注其身上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正能量部分,而不是以商业收益为首要目标,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大谈特谈明星偶像的绯闻八卦、家长里短等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的内容。应铭记承担社会责任、呈现与阐明正确价值观才是传媒行业的立身之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