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祖德||又到油菜花开时

 安福县南乡风物 2023-03-10 发布于广西

又到油菜花开时

这次返回老家正赶上油莱花盛开的时侯。在堂弟的陪伴下我漫步田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丽日当空,春风轻拂大地,黄灿灿的油菜花在春阳中摇曳着发出闪闪的亮光,如火如荼如诗如画。正像宋人王庆所描述的那样“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沿着垅中小径一路前行,我俩徜徉在花的海洋中。花香扑鼻而来,清幽中带有几份泥土的气息。小巧玲珑的油菜花挨挨挤挤缀满枝头。勤劳的蜜蜂煽动着翅膀在这朵花上停留片刻又倏的飞向另一个地方;各种颜色的蝴蝶似一群顽皮的孩子在花丛中追打嬉闹。我被眼前迷人的景象所陶醉,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奇妙世界之中。我连忙掏出手机环拍全景,然后小心翼翼抓拍这些小精灵的可爱模样。我想通过视频告之远方的朋友,让他们一同分享家乡的美景,分享我无比快乐的心情。

我指着不远处原来的一块低洼地问堂弟,那里怎么也能种上油菜。堂弟面带笑容地告诉我,这几年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你看淤塞的那些小溪现在全部疏通了,坍塌的岸基修补完好排灌方便多了。那块低洼地纵横交错开挖了许多排水沟,现在也不积水了。原来只能种一季中稻,现在都能种上双季稻,所以也就可种油菜了。我不由感叹地说:“现在条件得到了改变,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提高,还是党的惠民政策好哇。”

此时,我脑海中浮想起曾经和父亲一块耕种的情景。

为了解决一年家庭的用油量,在秋季收割后就要选好种植油菜的田块,趁着土地还潮湿用牛拉犁将地翻过,待土坯泛白老天一降雨后就及时耙耕,这样的劳动至少要重复两次以上。遇上干旱天气土坯难易破碎,重种时还得用锄头或木制坯杵将大块头细细敲破。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手掌还会磨起血泡。因此,那时大多数人家种的油菜不多。

油菜是耐肥作物,在化肥缺少的年代只能施点农家肥,而农家肥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数量毕竟有限。二次犁耙后只能稀稀疏疏泼点人粪尿用作基肥,待油莱長成两片真叶后再薄薄盖上一层带有猪牛粪便的稻秸。

油菜还得吃“天年”,若抽苔时遇见久雨低温就容易染上根腐病,好端端的苗叶和子茎就会变黄变白,那时防病治病的药物很少,市场上也很难买到,遇到此种情景只能自认倒霉。

肥料不足,种子原始,即使好年成产量边不是很高,加上难易抗御的病害,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如当年风调雨顺家里能收菜籽两三百已算不错了。

堂弟告诉我现在种油莱省力多了。一辆油菜耕种机,轻轻松松一天就能种上8、9亩地。你只管在田中撒上化肥、种子,农耕机边开沟边覆土,事后只要背上喷雾器在表层喷上适量的除草剂药液就大功告成了。如果遇上病虫害也不用犯愁,乡农技站会提前发出预告,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就行了。采收时也不用再弯头勾腰了,收割机一下田转眼间就能割下一大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在油莱种植上也得到充分的验证。

望着那一大片金色的油莱花,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农民喜获丰收时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END

      这是关于地方乡土文化的公众号平台,旨在收集整理乡土风物,传播分享地方文化,推送乡贤乡友作品。也为地方乡土文明的延续保存一点记忆......欢迎分享及转发,传播地方文化,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