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女明星养孩子的方式好怪异:自己不带,也不让父母带,而是丢给外人

 亲子学乐 2023-03-11 发布于河南

你会在孩子多大时送他/她去早教、托育机构或者幼儿园呢?

几个月?1岁?2岁?还是3岁?

一般来说:境遇不同,理念不同,选择也自会不同。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只要不对孩子有什么损伤,任何人都有权自己做决定。

这事本来也没什么值得抬杠的,但前几天,papi酱就透露曾因把一岁三个月的孩子送去托班,而遭遇了网友的狂轰乱炸。

《鲁豫有约》中,papi酱提到再次被骂很是不解。

小时候,她就是那样被送去托儿所过来的,现在也没长残长歪长恶劣;

发小在美国,那边的小孩,4个月就能送去日托机构,日本的孩子,6个月以上也可以去。

为什么她这样做,却会遭遇一片骂声?

Papi酱是个冷静的事业型女性,在她看来,生儿育女这件事可以通过逻辑分析解决:

孩子生下来总归要养,如果只有夫妻两个人,势必要牺牲一个人的事业;

要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人也会比较劳累;

育儿嫂等家政阿姨?她又不放心把孩子交到一个陌生人手里……

几方权衡下,度过母乳期之后,她选择了相对专业的托育机构。

在她看来,育儿这事该夫妻管,不能麻烦双方父母,但夫妻双方又都处于事业上升期,还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完全陌生的阿姨,所以推算下来,只能把孩子送去托儿所了。

Papi酱说,孩子在托儿所里面很开心,托儿所也很专业,自己很放心。

她和她的先生,还解放了自己,专心做事业;孩子回来了,就用心去陪伴。

Papi酱能够解释自己的选择,但网友们却并不买账。而且,在很多人看来,papi酱这个人不是第一次特立独行了。

在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代际关系上,她一贯不走寻常路。

作为“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顶流网红,papi酱一直行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9年,她在《拜托了冰箱》里自曝:

和老公恋爱十年、结婚五年都没去过婆家,过年也都是各回各家,甚至双方亲家一直都没见过面。

她认为对她老公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儿子是最重要的;对自己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女儿是最重要的。所以其实女婿要不要带回来,儿媳要不要回家里,都是次要的。

而且,婆婆可以把儿媳当成女儿来宠,女孩却只能把婆婆当婆婆,因为一个人所有的坏情绪都会对妈妈展现,会认为妈妈给自己做事是理所当然的,但婆婆不是,所以她从来不会使唤婆婆。

可尴尬的是,“独立女性”的标签还没粘牢,不久后,她就官宣“卸货”产子,孩子由婆婆帮带。

后来,她对生子、让老人帮带做出了解释:

大概二十岁出头,她的卵巢就长了一个囊肿,通过十年的培育,囊肿就长越变越大,到了不得不割掉的情况。

当时,大夫说囊肿拿掉后要尽快怀孕,因为怀孕会导致绝经,没有月经的话,囊肿就不容易复发。

为了身体考虑,她才把备孕提上日程。

至于和婆婆住一起照顾孩子,是因为老公的父母本来就住在北京,很方便。

而且,“我的小孩真的很不好带。每天下来,我、我老公、我阿姨、我婆婆,4个人都能全被他干趴下。”

而她把一岁多孩子送进托儿所也证实了,确实只让婆婆帮带了产后恢复的那段时间。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看出,一个女性,在生子之前、之后,对于家庭和长辈的看法,会发生很大变化。

强如papi酱,有时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同为妈妈,学乐君对papi酱的育儿选择,抱有几分同情和理解。

首先,她的选择很现实。

有孩子了,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人专职看护。不想麻烦家人,就只能选择专业人士。

作为一个不愿放弃事业的女性,送孩子去托育机构是无奈之举。

papi酱老同学霍泥芳说,曾有很长时间,papi酱拍摄短视频并不赚钱,但她仍然一直拍,一直拍,只因为“喜欢”。

她自己也说没什么想做的事情,“到现在为止,可能拍短视频,还真是最喜欢的。”
况且,她拍短视频,除了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多地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现在还是非常赚钱的。

作为最早靠短视频成名的网红,她的第一个短视频贴片广告就拍卖了2200万的高价。

如今,她又涉足综艺、影视等行业,事业仍在稳步进展中。

在这样一个阶段,一个自强的女性不愿放弃自己的事业,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不仅是papi酱这样的事业女强人,即便是普通家庭的妈妈,也有不少人想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

去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

有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强烈的入托需求。

只是目前托育机构以社会力量投资为主,九成是营利性机构,绝大多数地方的托育服务收费超出家庭可负担能力……

男人们可以为事业打拼,女性们也同样可以追逐自己的事业。妈妈,不应该就被束缚在家里,只能抱着孩子做饭拖地。

如果说旁人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许并不常见,但papi酱做出这种选择倒是知行合一。 

“人生排序”中,Papi酱一直坚持自己是第一位的: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在节目中,曾有主持人刻意引导“生孩子后有什么变化”,她也坚持“没什么变化”,因为变的只是“身份”,内核依然没变。

自始至终,她都坚持“自我”,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自己都不爱,怎么去爱别人?

就像尼采所说: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作为反例,徐艺洋在《上班啦妈妈》中提到:

“我妈妈真的没有自己的社交……好像就一直在家待着。”

“对于我妈妈来说,现在她的世界就全是我,但其实我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我就很难受。”

字字句句,诉尽的都是身为女儿压在心里的负累和愧疚。

那时候,她其实背负的是两个人的人生。

她的妈妈,也像极了我们身边太多的传统妈妈,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甚至在不计回报的给予中渐渐忘记了自己。

作为子女,却可能背负着这种愧疚,压力山大。

较之徐艺洋,papi酱显然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在父母、子女和自己三者中,她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边界:

父母的人生是父母的;子女的人生是子女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

她让自己的孩子在一岁三个月的时候就去托育班;怂恿妈妈在退休后去报老年大学,而不用给她看孩子……

 

Papi酱的选择只是个人选择,旁人谁也无权干涉。但网友们之所以有诸多批评,其实也是在替孩子操心:这么小的孩子,能够离开父母吗?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心理受伤,甚至产生永久性的“童年阴影”?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对于婴儿来说,的确需要亲生母亲的时刻呵护;但对于一岁多的孩子来说,其实已经可以接受适度的分离了。

在儿童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客体永久性”,可以用来考量母婴分离是否到了合适的时间。

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事物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内,也就是说看不到摸不到听不到时,人们也知道那个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对于成人来说,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我的手机放在客厅充电,躺在床上的我当然知道手机就在一墙之隔,没有消失。

但对于9个月前的孩子来说,这个物理规律却是无法理解的。

婴儿们认为:看不到就是不存在。

比如看不到妈妈了,妈妈就是不在了,消失不见了。

为什么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种族的孩子都喜欢玩“躲猫猫”?只要大人用手挡住脸,又突然笑着出现在孩子眼前,就一定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直笑?

就因为“客体永久性”:

你一藏起来,孩子就觉得你不存在了,你一出现,在他的世界中你又回来了,所以躲猫猫对于婴儿来说就像是神奇的“魔法”,是“大变活人”。

那么,孩子要到多大才能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呢?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发现: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可以获得“客体永久性”,到了大约18个月时,就能以基本成熟的形式对消失的人、玩具进行心理表征。

换成大白话,就是1岁左右的宝宝就发现了“魔法原来都是骗人的”。Papi酱的一岁三个月的宝宝,不会以为见不到妈妈就是妈妈没有了,他也知道从托儿所回家就能再次见到妈妈……

常有一种调侃,说“分离焦虑”其实不是孩子在焦虑,而是妈妈在焦虑。

学乐君见过一个妈妈,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之后,就自己坐在小马扎上,一直等到孩子放学。

对于孩子来说,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当然会产生焦虑。

但孩子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很快就能和小伙伴们玩到一起,从托儿所或幼儿园放学出来的孩子,一个个都开开心心。

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三岁送去幼儿园会有;六岁送去学校也会有;一岁三个月送到托儿所,当然也会有。

对孩子的爱,需要用陪伴来验证,但对于没有条件的妈妈来说,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的陪伴来证明。

每一个生孩子的妈妈,都是第一次做妈妈。

学乐君最想说的,其实是:做了妈妈之后,也要有自我。

要不要把孩子送去早教、托育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无需抱歉、无需愧疚,也无需受限于世俗。

毕竟,生为女性,本就有太多负累,千万别让别人的声音、别人的做法、别人的评论左右自己的生活。

正如《找到你》中的一段话: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觉得,不算是一个职业。”

但,妈妈真不是超人,哪怕强大如马伊琍,都坦诚事业家庭不可能平衡:

“我绝对不相信谁可以做到如此光鲜亮丽的把职业成功女性和一个优秀的妈妈两者兼并,绝对不可能。”

她甚至肯定地说所谓的成功妈妈,家里一定有很多帮手,因为“所谓的达到平衡,一定是多方面一起的,你一个人是平衡不了这些事情的。”

未来,愿每一位女性,做了妈妈也不要忘记自己,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