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贫穷的本质》:「揭秘贫穷的根源,摆脱贫穷的陷阱」

 云语禅心 2023-03-11 发布于河南

电影《何以为家》相信大家都看过吧,这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刷新了人们对贫穷的认知。扎因一家住在贝鲁特的一个贫民窟里,12岁的他,没办法跟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而是在杂货店打工,跟父母一起照顾自己的六个弟弟妹妹,迫于生计,父母决定把他的妹妹早早地卖给别人当老婆,他再也无法忍受这个家,选择离家出走,最后他把父母告上法庭,控告他们生下了自己。

文章图片1

这个世界上,贫穷人的生活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而在一切就真实的发生和存在着。

根据英国《卫报》2019年初的报道,目前全球仍有34亿人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这个庞大的群体日均开销在5.5美元以下。

书中所述“贫穷”二字的概念:不是相对贫穷,也不是我们内心“我好穷,买不起房”,或者“我好穷,还不起房贷”这种意义上的贫穷,而是绝对贫穷:每天只靠99美分,即6块5人民币生活的穷。

文章图片2

由于缺乏稳定生活来源,穷人长期处于生存压力下,导致他们在应对生活风险时采取了错误的应对策略,进而陷入“贫者更贫”的贫穷陷阱。

从表面上看,贫穷的原因是财富或资本匮乏;如果从深层次角度分析,造成贫穷的本质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贫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懒惰、愚蠢、短视以及穷人思维上,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专家,他们在装修奢华的工作室里,喝着浓香的现磨咖啡,对贫穷夸夸其谈,仿佛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这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事实上,穷人根本不懒,甚至比富人更加勤奋。

有一位女博士深入底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咸鱼翻身,她看到的场景是穷人要在早上四点多起床,赶到30公里外的地方工作,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中午甚至没有时间吃饭,说这些人懒,他们是瞎吗?

穷人也并不愚蠢,而是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智慧,他们会精打细算自己的每一分钱,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维持家庭的生计。这位体验底层生活的女博士,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尽管她是一位高智商的大学教授。

另外说穷人短视,不如说是没的选?如果有的选,穷人也愿意让孩子接受教育,也愿意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也愿意接受医疗机构的援助,但由于信息闭塞和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考虑今天吃什么,晚上在哪儿睡?

文章图片3

那贫穷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为了探寻贫穷的真正根源,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深入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地区和国家,了解穷人的饮食,健康,教育等生活问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两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倾听他们深度解读《贫穷的本质》,并思考贫穷陷阱是如何偷走一个人的未来的。

文章图片4

生育陷阱:为什么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文章图片5

因为父母穷,父母的阶层,生活环境和各人经历会对你的人格动机和思维方式产生一生的影响,这种影响让贫穷就像DNA一代传一代。

我们可能会觉得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生得多,开销大,所以导致越来越穷的。实际上穷人之所以生得多,恰恰是因为他们想改变贫穷。

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未来,是一种经济保障,存储产品,甚至是彩票,买的多中奖概率就高,孩子长大了,有钱的出钱,有力出力,不管怎样都会改善现状。

来自印尼西卡达斯贫民窟的帕克苏达诺,告诉作者他有九个孩子,其中几个孩子混得还不错,但孩子多也伴随着问题,数量影响质量。其中一个孩子就患上了抑郁症,并且失踪了。另外,孩子成年之前家庭的负担也会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甚至不知道究竟哪个孩子有能力为自己提供保障,把注押在不确定因素上的道路必然是晦暗的,但没得选,他们不得不这样走下去,除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受益于退休金,不然只谈人口,就是一纸空话。

健康陷阱:为什么花更多钱治病,而不是预防?

文章图片6

《贫穷的本质》提到过一个数据,生活在印度乌代布尔地区的穷人,每个月的医疗费用超过228美元,几乎是人均月消费的10倍。

更匪夷所思的是,虽然有很多国际救助组织会提供廉价甚至免费的预防治疗手段,但绝大多数人生病时,更愿意花钱去一些私立医院,找孟加拉医生治疗,孟加拉医生就是卖狗皮膏药的江湖郎中,结果往往是让身体的状况恶化得更快。

不仅如此,他们明明可以买一个蚊帐来预防疟疾,却更愿意拿这笔钱去买海螺馅饼吃;明明可以接受医疗机构给予的消毒剂来预防痢疾,却更愿意尝试传统的药草和咒语,你可能会觉得他们信息闭塞,知识匮乏,还拖延,事实上咱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特质。

区别在于,很多东西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得到了。我们不用想着每天早上,往水里下消毒剂,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打疫苗,生病了也能及时到公立医院就诊,这些几乎不用消耗我们的自控和决策能力,而穷人每天都要重复的运用这些能力。

而这就是《稀缺》一书中提到的稀缺状态。打个比方,明天要交作业,你还没有开始写,怎么办呢?交不上就得罚站,所以你现在肯定是抛开一些干扰,全身心投入到作业中,这就是稀缺状态,穷人就像每天都在赶各科作业一样,他们的带宽就会变得很窄,根本没时间理会立竿不见影的事情。

消费陷阱:穷人为什么会买奢侈品?

文章图片7

在摩洛哥的一个偏远山村,作者遇见了一个叫欧查姆巴克的人,他们家都快吃不上饭了,但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和dvd。

作者就问他:“你都要吃不上饭了,为什么还要买这些呢?”欧查回答:“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贫穷的本质》提到,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乏味,这可以是一台电视机也可以是一点儿特别的食品,比如一杯加糖茶。为了买电视机或者ipad,他们宁愿交不上房租,被房东赶出去;为了吃一顿美味的龙虾,他们宁愿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天天吃泡面;为了一套华丽的时装,她们宁愿去借高利息的贷款。

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这种超前消费的观念,导致了他们的贫穷,但事实上很可能是因为贫穷才导致了他们花钱如流水的习惯。

因为对于穷人来说,即便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斤斤计较每一分钱,他们都很清楚,摆脱贫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也不是他们不懂延迟满足,而是因为他们更担心夜长梦多。

咱们的生活很可能一切都在计划中,上学,上班,吃饭,睡觉。他们的未来就充满不确定和危机,而且一点小意外就可能让他们跌入深渊,难以恢复。他们对生活缺乏掌控感,对自己缺乏信心,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他们生活有根本改变的可能性。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还愿意把钱投入到一些短期看不到效果的地方,比如投资,教育,保险之类呢?

教育陷阱: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文章图片8

人们常说教育改变命运,但前提是得能接受到教育。印度的一次教育改革中,引入了父母监督子女就读小学的模式,联邦政府出资,在每个村庄都建立了教育委员会,以监督教学质量,然而现实呢,计划实施了五年,有百分之九十二的家长没有听说过这个委员会,甚至有1/4的委员都是“被委员”,也就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委员,委员政策不能落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家长们对教育的错误认识。

作者曾经在印度的贫困地区组织过一次活动,请一些家长来,让他们从各种杂志剪写下一些图片,用图片内容呈现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结果,家长们选择的图片大同小异,都是黄金,钻石,名车这些。

在摩洛哥,人们认为每一年的小学教育可以使男孩儿在未来增收5%,每一年的中学教育增收15%,很多家长都会将教育看成是获取财富的投资。投机心理让家长对未来的收益和当下收益进行权衡,如果他们觉得未来的收益值得期待,就会让孩子念书,反之就会对孩子上学失去兴趣,在这种心态下,家长会把宝压在最有可能出头的孩子身上,其余的回家挣钱。

就这样,很多孩子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作者展开的调查显示,儿童辍学率在14%到50%之间。

金融陷阱:为什么穷人摆脱不了贫穷?

文章图片9

按照咱们正常打工族的收入,每个月除去房租生活费这些,还会剩下一笔钱,而这笔钱会慢慢积累,越来越多,当然月光族除外。

对于穷人来说,储蓄这件事要困难得多,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靠省吃捡用就能解决的,打个比方,我每天只有十块钱的收入,你别说是省钱了,能活过半个月都费劲。

他们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开销,不得不向明天预支更多的钱来填补今天的漏洞,而且别人不会白白预支钱给你啊,时间越长,利息越高,所以穷人的钱是一天比一天少的,他们的财务状况跟我们恰好是相反的。

举个例子,有一个收破烂的穷人,他没钱买推车,所以每天都是从为数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来租推车,当时一家小额信贷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听了他的故事之后,决定借钱给他,这个收破烂的人就用这笔钱买了推车。不久就还了欠款,日子也越来越好。

你看穷人好像就是缺了一笔启动资金,那为什么穷人不愿意去借钱,利用杠杆摆脱贫穷陷阱呢?

原因很简单,银行不给借,唯一肯借钱给他们的,只有民间的放贷机构,而他们的利率有高得惊人,所以即便穷人赚的钱比以前多了,但因为高额的利息,留在他们手里的钱也少的可怜。也不能全怪民间放贷公司,你想,穷人欠钱不不还的概率很高,所以放贷人只能通过更高的利息来抵消违约的损失。另外放贷人为确保穷人能够还钱,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更为细致的监督,却也增加了贷款成本,穷人处在金融杠杆中的不利地位,想利用金钱游戏翻身也变得难如登天。

贫穷就像一道陷阱,让深陷其中的人无法逃离,尽管有逃出陷阱的梯子存在,但梯子并不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踏上梯子。电影《小丑》中,小丑亚瑟说过一句话,贫穷才是真正的病,对于每周只有四美元收入的穷人来说,贫穷才是最可怕的“绝症”,它不只让一个人的现在变得狼狈不堪,还悄悄偷走了他们的未来!

文章图片10

在这里要引入两个概念☞

在计算机中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设备的数据量。这里的带宽用来比喻就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什么是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须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贫穷的本质》

什么是执行控制力?

“执行控制力”,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

执行控制力就像中央处理器一样,是我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必要能力,可以决定我们的专注力和转移注意力的能力、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以及自我监督的能力。

《贫穷的本质》

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穷人为什么穷呢?

作者说,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

如何才能从贫穷到富有呢?

阿巴希·巴纳吉夫妇也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第一条路是创业。但是这对于极端贫困的人来说,创业失败的概率很高。一个更实际的选择往往是是政府机构的工作。这些工作机会相对比较稳定,这会让穷人有机会进行长期投资,增加自己的“带宽”,进而实现家庭从贫困到中产的跃迁。

同样的,在《格调》这本书里按“收入模式”,把美国社会分成九个阶段,其中自己掌控一个大公司的属于上层,公司白领是中产。

从“怎么赚钱”模式来看,我从这个图里发现,如果想从下层突破到中层,需要靠知识(技能)来改变命运,这就是读书和学习到意义所在。也就是第二条路。

文章图片11

比如去大的公司或者单位工作,这些地方相对稳定,让你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为未来准备,从而增加自己的“带宽”。

如果想从中层突破到上层,就需要创业(自己做生意)了,而只靠上班是很难突破到上层的。

比如airbnb的创始人,刚开始的时候是一边上班一边创业。等做到一定规模,没有风险了,才全职出来创业。

看了这些,对你有什么启发呢?欢迎留言区发表您的见解哦!

文章图片12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美文共赏,子陌期待与您共勉,非常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